济宁市发布“为农民工办实事”项目清单
济宁新闻网讯 近日,济宁市就业和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发布了2023年“为农民工办实事”项目清单,涵盖“转移就业”“返乡创业”“职业培训”“权益保障”“公共服务”5个方面20项实事项目,着力提升农民工就业创业质量和技能水平,加快推进县域农民工市民化,促进农民工工作高质量发展。
转移就业质量提升
1、启动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集成改革,多措并举稳定和扩大县域就业岗位,提高县域农民工就业稳定性。
2、滚动实施城乡公益性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大力开发公共管理、公共服务、社会事业、设施维护、社会治理等公益性岗位,2023年新创设城乡公益性岗位5.23万个左右。
3、积极开展东西部劳务协作,建立鲁渝人力资源市场求职招聘信息互通常态机制,稳定吸纳中西部脱贫人口来济就业不低于4100人。
4、引导县域大力培育发展劳务品牌,2023年培育特色劳务品牌15个以上。
5、组织开展“春风行动”等专项招聘服务系列活动500场次以上,实现公共就业服务覆盖全体城乡劳动者。
返乡创业质量提升
6、实施“创业齐鲁十大推进行动”,大力支持包括农民工等群体投身创业活动,全面强化培训、资金、场地、用工等扶持。
7、加大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实施力度,将符合条件的新市民纳入创业担保贷款扶持范围,对返乡创业农民工等重点群体10万元及以下的个人创业担保贷款,原则上免除反担保要求。
8、高质量建设创业孵化基地等返乡入乡创业平台,政府投资开发的创业载体安排一定比例的场地免费向返乡农民工等创业者提供。
9、实施返乡入乡创业带头人培育行动,举办“雏鹰计划”创业训练营活动,举办返乡创业农民工大赛,选树“十大返乡创业农民工”创业典型。
职业培训质量提升
10、面向农村劳动力开展大规模和多形式的职业技能培训,年内开展农民工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2万人次以上。
11、深化农民工学历提升“求学圆梦计划”,帮助农民工提升学历水平和能力素质。
12、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推进青年农民、女性农民等重点群体、重点区域产业带头人培育。
权益保障质量提升
13、扩大农民工参加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规模,全面放开在就业地参加社会保险的户籍限制。
14、强化临时救助救急解难,由急难发生地直接实施临时救助,对遭遇急难的农民工做到凡困必帮、有难必救。
15、开展“尊法守法·携手筑梦”服务农民工公益法律服务行动和“法援惠民生·助力农民工”等活动。
16、及时有效查处拖欠农民工工资案件,畅通劳动争议仲裁“绿色通道”,健全法律援助和法律服务网络。
公共服务质量提升
17、推进“一县一家”零工市场建设,推广应用“活灵活用”求职平台。加强工会户外劳动者服务站点建设,持续建设“希望小屋” “阳光驿站”。
18、持续落实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入学政策,稳步提升随迁子女在公办学校就读或享受政府购买民办学校学位服务比例。
19、加大保障性住房建设力度,及时将符合条件的进城农民工纳入城镇住房保障范围。
20、全面落实县城取消落户限制的政策,实现稳定就业生活的农民工便捷落户。
来源:济宁人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