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育助并举

  □ 本报通讯员 蒋衍玺 郭茜茜 张垚瑶

  今年,山东建筑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不断擦亮“贴心服务”育人品牌,从资困助学、择业就业、学业帮扶、家校联动等学生切身相关的层面入手,精确摸查、精准服务,打造“三座桥”,贴心解决学生急难愁盼问题,育助并举,扶智扶志,将教育的徐徐春风吹进每一位学生的心中。

  精确摸查,筑牢学生所需的“立交桥”

  持续深化“我为同学办实事”专项工作,构建“资助直通车”。该学院通过精确摸查,掌握学生家庭实际情况,一方面应助尽助,实现困难学生资助全覆盖;另一方面,动态管理,实时掌握学生遇到的家庭变故等特殊情况,立体式、动态化管理资助数据库。

  为全方位解决困难学生所需,该学院结合学生需求,提供生活困难、离乡返校、就业交通、日常用药等多项补贴,将资助服务直通学生日常生活的痛点难点,筑牢学生所需的“立交桥”。土木工程专业2021级学生魏某不幸遭遇车祸,手术50余次花费50余万元,让本不富裕的家庭雪上加霜,该学院了解情况后,第一时间筹措资金,送去温暖。

  精细管理,打造学生所愿的“专属桥”

  该学院以学风建设与学生就业为两大抓手,持续推进“432”管理体系,即锻造辅导员、学生党员、团干部、学生骨干四支队伍,联合本科生班主任、学业导师、校外导师三类群体,以学业情况大表和就业情况大表两类台账为支撑,在精细分类、精细管理、精细引导中形成“比学赶帮超”的浓厚学习氛围,全面提升学生培养质量,促进学院就业工作高质量发展。

  该学院为每一位新生都设置了专属成长档案,记录从新生报到到毕业离校的成长点滴,包含课程成绩和获奖情况等,结合学生成长情况,校内外老师为每一位学生精准画像,与学生共同制订专属的毕业计划和就业去向,并能够有针对性地、及时地解决学生在不同学段遇到的不同问题,为学生指点迷津,答疑解惑,努力解决学生学习和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

  精准服务,架起情牵家长的“连心桥”

  为解决家长因“管不了”“不会管”带来的一系列教育问题,土木工程学院关注覆盖面、把握关键点、完善工作线,将家长由被动参与转变为大学教育的共赢“合伙人”。2023年春季开学月余,该学院党政人员、辅导员、班主任集体备课,召开不同学段、不同主题,分年级、分专业、分专题的家长会百余场,从学业发展、职涯规划、生命安全、文明养成等角度一一宣讲,与家长凝聚共识,同频共振。

  同时,把握时间节点,针对学业困难、就业困难、心理困扰等问题与学生家长一对一连线,确保第一时间反馈学生情况,家校协同,一人一策,确定管理服务方案,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保驾护航,开创了家校和谐共育的新局面。该学院一位学生的家长说:“辅导员的反馈和沟通,让我及时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和心理状态,以前面对孩子的不听话、叛逆任性都束手无策,现在在老师的指导下,能够与孩子坦诚交流,共同面对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