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建设海洋强国
2012年,党的十八大报告首提“建设海洋强国”,为我国海洋事业发展确定了战略目标。
2022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海南考察时的讲话中指出,建设海洋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大战略任务。要推动海洋科技实现高水平自立自强,加强原创性、引领性科技攻关,把装备制造牢牢抓在自己手里,努力用我们自己的装备开发油气资源,提高能源自给率,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习近平总书记在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加快建设海洋强国。
中国海洋学会2023海洋学术(国际)双年会暨2021年海洋科学技术奖颁奖仪式将于2023年4月18日在厦门举行。会议主题为“保护海洋生态系统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会议将在海洋生物医药、海洋测绘、海洋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等方面展开交流与讨论。
2021年度海洋科学技术奖暨海洋优秀科技图书颁奖仪式将在主会场开幕式上举行。其中,海洋科学技术研究类共有22项成果获奖,其中特等奖3项、一等奖8项、二等奖11项;海洋科技成果转化类共有21项成果获奖,其中一等奖6项、二等奖15项;海洋科技图书共有20部图书入选。
小编整理了近年来出版的海洋研究主题书单,供参考。
洋底动力学:技术篇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
本书介绍了洋底固体圈层相关的调查探测、数据处理、模拟分析、科学可视化等系列技术。本书以地球系统科学思想为指导,循序渐进地从洋底浅表系统讲述到洋底深部系统调查、探测与研究的技术体系,最后通过洋底构造数据处理,从多维度构建洋底固体圈层立体多源信息,达到透明海洋的“透视海底”目的,是一本既有基础知识,又有研究前沿技术成果的教学参考书 。
· 2 ·
洋底动力学:动力篇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
本书介绍了水平与垂直、绝对与相对的板块运动学特征及研究方法;从动力学角度,分析了地幔的固态流变特性和板块的受力系统,对比剖析了板块模式和柱模式的两种地幔对流,阐明了全地幔对流系统的示踪与模拟技术及其揭示的地幔不均一性。本书以地球系统科学思想为指导,综合回顾了固体地球驱动机制探索的历史和论争,深入介绍了最新的相关驱动机制;最后,从多圈层角度,上升到探索地球系统驱动机制,分析洋底各种现象的多圈层耦合动力机制。这是一本既有基础知识,又有前沿研究成果的教学参考书 。
· 3 ·
洋底动力学:模拟篇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
本书介绍了地表动力系统的数值模拟技术及相关软件,以及不同洋底动力过程的物理模拟技术及实例。本书以地球系统科学思想为指导,构建了深时古气候、古源汇、古板块的多圈层耦合技术体系,也深入介绍了地幔对流模拟的相关核心技术方法。这是一本既有基础知识,又有前沿技术的教学参考书 。
洋底动力学:应用篇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
本书介绍了洋底流固耦合、洋底壳幔耦合、洋底深浅耦合三大方面的理论及数值模拟方法,以及不同耦合过程的应用实例。本书以地球系统科学思想为指导,构建了从浅部海洋沉积物输运、盆地成藏-成矿、地震-海啸过程,到深部俯冲过程、洋中脊增生、深海盆地过程之间的多圈层耦合技术体系,深入介绍了深部地幔柱-俯冲系统与浅部动力地形之间的耦合机制。这是一本既有基础知识,又有前沿研究成果的教学参考书 。
· 5 ·
全球微板块重磁图集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
· 6 ·
南海深水地质灾害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
本书是根据深水地质灾害团队最近10年的科研成果,在结合全球地质灾害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综合分析和总结了我国南海深海地质灾害的类型、特征和防治,提醒政府和大众关注深海水地质灾害的巨大危害。全书总结了南海的灾害类型和国际研究进展,阐述了滑坡、浅层气、浅层水合物、浅水流和地震海啸等重要地质灾害的特征、危害以及各种预测技术。该研究成果将为我国海域深水油气勘探及开发工作和南海开发利用提供指导。
· 7 ·
天然气地质概论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
本书总结了天然气水合物国内外研究的最新进展,系统地介绍了天然气水合物形成的地质理论。针对我国南海海域,建立了一套估算无井和有井地区天然气水合物饱和度的方法,阐述了天然气水合物富集机理,并对南海天然气水合物进行了远景资源评价。本书是天然气水合物研究的系统总结,无论是基础理论的创新,还是对勘探实例的分析都有独到的见解,可为天然气水合物的研究工作者和地质专业学生,以及对新能源有兴趣的读者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 8·
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特性与定量评价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
本书总结团队多年来关于我国南海与国际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富集特征差异、物性反演与定量评价方法的研究成果,围绕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地球物理识别与评价面临的科学难题,开展了天然气水合物岩石物理分析,系统梳理了多类型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物性的定量评价技术,创建了基于统计学反演、多属性融合与循环迭代的多类型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物性的高分辨率预测方法与空间分布精细刻画技术,揭示了南海细粒天然气水合物富集特征,提出天然气水合物 ? 游离气共存类型、识别技术与评价方法,实现了理论和技术在南海天然气水合物勘探试采中的应用,可为我国天然气水合物储层精细评价研究提供科学理论与技术参考。
· 9 ·
海洋环境分析监测技术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
本书系统介绍了海洋环境分析监测领域的相关仪器、方法、技术及发展动态。全书主要包括七个部分:对海洋环境监测的定义、对象、类型和发展趋势进行概述;介绍海洋常规环境,包括针对水文气象、营养盐和叶绿素等的监测技术;介绍海洋典型污染物,包括针对典型重金属、有机物、赤潮毒素和油类的分析监测技术;介绍环境总毒性的生物可视化分析与新型污染物分析监测技术;介绍现代海洋环境立体监测体系的构成与平台,包括立体监测集成系统的基本组成,多元化的监测平台及数据与信息服务网络建设等,以及国内外生态环境立体监测系统;介绍海洋环境业务化的分析监测方案;针对我国未来海洋环境分析监测所面临的挑战,给出了相应的解决思路和建议。
· 10 ·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
本书介绍了近年来对洋中脊、板内火山以及弧后盆地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调查与发现,描述了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区的分布特征,讨论了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热源和通道,给出了现代海底热液活动的成因模式。本书亦进行了热液柱的讨论,阐述了热液柱与大洋底层流对富钴结壳形成与分布的控制作用。
· 11 ·
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测量技术与应用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
本书主要介绍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的测量技术及其在海底沉积物声学特性调查中的应用情况。全书共分为两篇, 上篇为海底沉积物地声属性测量技术及应用, 主要包括海底沉积物地声属性预测模型、海底沉积物地声属性取样测量技术、海底沉积物地声属性原位测量设备介绍、液压式海底沉积声学原位测量系统、地声反演技术以及海底沉积物地声属性测量技术应用。下篇为海底声散射特性测量技术及应用, 主要包括海底声散射强度测量方法、海底声散射测量仪器设备以及海底声散射测量技术应用。本书大部分内容是作者近几年的研究成果, 同时也参考了其他文献中的相关内容。
· 12 ·
地球物理数据分析-离散反演理论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
地球物理反演是处理复杂地球物理问题的重要手段,它基于观测数据,利用数学手段来估计地球物理参数的分布状态、时空演化。近年来,地球物理反演被广泛应用于板块构造、资源能源勘探、环境变化分析、气象预测、海洋水体监测、行星构造等研究领域,是地球物理学、环境科学、大气科学、物理海洋学、遥感学等学科的重要手段。本书以离散反演理论为对象,在介绍离散反演理论所需要的编程和基本数学工具的基础上,系统讲解线性反演理论的三种观点,并介绍非线性反演理论、因子分析和连续反演理论的思想和要点,讨论地球物理的典型反问题,列举离散反演理论在地球物理中的应用实例。随书附带的网站提供诸如例题源代码在内的学习支撑材料,可供读者自行练习,以理解相关章节的内容。
· 13 ·
“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重大计划最新研究进展
本书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 重大研究计划最新研究成果的系统总结。黑河流域生态-水文过程集成研究以流域为研究单元, 瞄准陆地表层研究的难点问题, 建立系统研究的思路,以认识陆地表层多要素过程为核心, 以集成研究为重点, 以期达到区域水资源管理的目的。全书分6章, 分别介绍了黑河计划的背景、天空地观测系统、数据制备手段与方法、生态-水文过程与驱动机制、生态-水文集成模型以及水资源管理决策支持系统。
更多水专题书单
· 13 ·
海洋防污抗菌功能材料
点击图片,购买图书
本书结合近年来海洋生物污损机制及防污新技术研究的进展情况,系统介绍海洋生物污损机制及海洋防污涂料的发展方向,重点阐述新型防污剂的表界面调控策略及研究进展。首先通过介绍海洋生物污损的危害及海洋生物污损防治的主要方法,指出目前海洋防污抗菌功能材料研究遇到的重大挑战;然后从氧化亚铜防污剂及低铜化改性、环境友好型碳基功能化防污剂、环境友好型有机类防污剂、抑菌防污智能高分子材料四个方面重点阐述当今海洋防污剂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最后总结新型海洋防污剂在防污涂层中的应用及防污涂层最新的构筑方法。
更多海洋专题书单
识别二维码,找到更多好书!
本文编辑:张菊
地球为你而转!
欢迎关注:赛杰奥(sci_geo)
科学出版社地球科学订阅号
传播科学,欢迎您点亮★星标
文末分享、点赞、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