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tGPT

  

  自2022年底发布以来,因强大的语言理解和文本生成能力,ChatGPT引起了中外各界的广泛关注与讨论,而教育是先一步受到实质影响的领域之一。面对ChatGPT等人工智能技术的挑战和冲击,许多教育从业者都在探讨ChatGPT对教育可能会产生的影响,高校老师们也非常关心新技术将为他们的教学和科研工作带来什么改变。

  慧科副总裁,研发中心负责人李祺在近日为“山东职业教育教师的教育教学研究方法专题研修班”培训时,进行了以“课程教学数字化转型实践”为主题的分享,聚焦数字化技术对教学场景的影响、数字化工具在教学中的实践应用、教学中一些数字化转变及教学反思的数字化支撑等内容,另外,针对大家近期特别关注的热点,与老师们探讨ChatGPT等新一代人工智能技术对教育的影响。

  01 技术更新,带来教育改革契机

  “这实际上是很好的一个教育改革的契机,”李祺老师谈到ChatGPT在教育领域带来的机遇时表示,“区别于传统教改需要很多新的方式和设计,这个技术本身就与新方式绑定,这方面绝对是一个契机。”

  “第二个是大大将老师从一些重复性的工作中解放了出来。”李祺老师解释道,目前老师在教学过程中仍有部分重复性工作占据了很多精力,而ChatGPT则可以很好胜任这些工作,这样老师就能释放更多精力,投入到好课、精品课的制作与教研中,这无疑是有利的。

  这场培训中,李祺老师就将ChatGPT作为信息获取工具进行教学设计,并将过程原本地呈现在培训内容中,让老师们对它的应用有了更直观的感受。

  此外,ChatGPT还可以为老师的科研提供一些新的方向、灵感,不仅是在计算机或技术领域,它适用于各个领域。

  对学生来说,ChatGPT所提供的便利也是显而易见的。“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比原来快捷得多”李老师说。并且学习方式也随之带来变化,他以课堂的场景举例,目前的课堂仍是以知识传授为主,利用新技术后,大部分的知识都能通过ChatGPT获得,学生尤其是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的对课堂的需求更多的变成了“为什么要学”以及了解具体的应用场景等,“这就把课堂变成真正的由学生为主导的翻转课堂了”,李祺老师表示。

  02 技术挑战,拥抱变化积极创新

  随之而来的“挑战”同样不言自明,面对传统的考核方式,ChatGPT能够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使它可以给出有逻辑、言之有物的回答,这也会成为部分学生应付考核的“捷径”。“但这不是学生的问题,这倒逼老师们要设计、更新考核的标准和方式。”同时,他表示,在道德、法律和价值观层面的问题也是目前需要考虑的。

  谈及新技术对于老师的挑战,李祺表示,未来它可能会替代不少老师的工作,对其岗位形成冲击。老师最核心做的两件事就是知识的链接和引导,以及处理与学生的关系,如果在这两方面上没有优势的话,其教学岗位可能会受到一定威胁,这就需要老师们及时做出改变。例如在教学场景中的行课流程,原来课前、课中、课后由老师主导的很多事情,未来都能由AI主导,老师们可以把工作重心从知识传授和学生考核转变到如何做好知识链接、课堂设计以及价值观引导。

  “从意识,到技术,到拥抱变化,再到积极创新”,李祺老师认为高校老师要有意识地去提升自己的数字素养。只有主动拥抱技术,才不会被淘汰,尤其是传统专业的老师。

  在意识到ChatGPT即将带来的影响与变化后,慧科合作院校厦门华天涉外职业技术学院的慧科运营老师陈艳秋便首先组织了“《我的求职之旅》之我适合做什么”主题分享会,围绕ChatGPT对动漫专业可能带来的冲击,通过分享技术对各类岗位所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让同学们更清楚地意识到未来可能面临的就业压力和机会,帮助他们更好地渡过求职迷茫期。

  同学们讨论ChatGPT会带来的影响

  除了老师的引导,也有部分同学已经自动自发地了解甚至使用了ChatGPT的技术,而面对冲击,他们的态度也各有不同。慧科合作院校北京城市学院软件工程专业的温艾宸同学已经使用过ChatGPT了,他表示这项新技术能够方便快捷地查询资料,大大缩减了这部分的时间,相应的也会提高学习的效率,但还是有些担心新技术会影响到未来的职业发展。他的同学许秋晨也有着相似的担忧,但同时也认可了对学习会有帮助,他用“超级搜索引擎”来定义ChatGPT。

  也有同学保持着积极的态度,同样来自软件工程专业的佘金明同学表示,他更想和ChatGPT聊有关互联网技术、生活娱乐或者文学创作相关的内容,他认为这项新技术可以提高人的生活效率,对他的专业也会有些影响,比如可能会替代掉大部分初级的程序员,但他同时也充满了信心,认为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提高,自己可以掌握主动性。

  为了使老师和同学都更快接触、适应新技术带来的变化,慧科的研发团队正在探索未来数字化技术平台上,利用ChatGPT去增加相关的功能模块,帮助老师进行教学和实验辅导。

  03 技术发展,加速推进教育数字化

  加快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是我国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的必然选择。党的二十大报告作出“推进教育数字化”部署,报告中强调科教兴国战略,将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进行统筹安排和一体部署,这本身就很好地说明了科技与教育之间相互促进的关系。教育与AI的深度融合趋势不可阻挡,在如何利用新技术推动数字化的转型上,不少教育人士表达了积极的态度。

  上海市宝山区教育局局长、特级教师张治在近期一次讨论会中表示:“要从‘有目标的教育’转向‘有意义的学习’。教育要培养和创造更多样的思维,而不是试图让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未来教育应重新认识人机协同的智商,增加实践性课程,支持个性化学习,创造更多样的学习方式。”

  同时,武汉理工大学校长、教授杨宗凯认为:“不管技术如何发展,教育总有“不变”的东西。“不变”的就是培养人的目标、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教育永远是一个心灵启迪另外一个心灵的过程,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自由发展。还有一个“不变”就是“变”,“变”也是“不变”的。教育环境过去是“人机、师生、生生”,这些年已经开始从二元的“人机”转变为“师机生”三元教育场景和环境,教学方法、教学内容等都在发生变化。通过技术赋能的“师机生”三元结构将促使教学模式、考评体系和教育生态变革,加快培养智能时代的合格人才。我们要处理好这样一个“变”和“不变”的关系。”

  但也不少人表达了担忧。

  目前,国内外多所大学明确禁止在论文和课程作业中使用ChatGPT,将其视为学术不端的行为,而有的教育人士则用“把教育逼到了墙角”来形容ChatGPT对教育的影响。南京师范大学道德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冯建军就提到:“在教育领域,ChatGPT注重知识教学,忽视了教育的根本在于育人;缺少辨别信息、答案的能力,忽略了批判性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少情感交流;可能导致学术作弊和学术诚信问题。”

  04 技术问答,ChatGPT会对教育有何影响?

  对于ChatGPT对教育可能会带来的影响,我们也和ChatGPT本身进行了互动,而它也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Q: ChatGPT将对教学带来什么影响?

  

  Q: 高校老师会因此受到什么挑战?

  

  Q: 未来高校老师应如何使用ChatGPT这项技术开展工作?

  

  Q: 面对以ChatGPT为代表的AI带来的机遇和挑战,教育需要做哪些调整?

  

  Q: 哪些专业的大学生在就业时容易受到AI技术的威胁?

  

  Q: 你建议大学生选择哪些专业?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