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瑞医药的“喜”和“忧”
(原标题:恒瑞医药的“喜”和“忧”)
一、行业现状
从全球格局来看,随着生命科学基础研究的突破性进展,医药产业发展和创新已成为战略制高点,医药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承载着前所未有的重任,也让医药行业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
我国人口众多,药品市场绝对体量仅次于美国,是全球最重要的药品市场之一,中国药品总支出已从2013年的930亿美元上涨到2022年的1660亿美元。据IQVIA预测,未来5年,受创新药上市数量和用量增加驱动,中国药品总支出将以5.7%的CAGR(年均复合增长率)增长,预计到2027年将达到1940亿美元,预计同期美国药品总支出将达到7630亿美元。
从仿创产品结构来看,以仿制药为主的化学药品制剂仍占据我国药品市场容量的主导地位。根据米内网信息,我国仿制药市场规模约占整体医药市场规模的69%。随着国家带量采购的持续推进,仿制药价格大幅降低,重复、低端仿制药将逐步被市场淘汰或被优质产品替代,首仿、难仿产品将成为仿制药市场未来的增长点。
根据BCG及EVALUATE PHARMA数据,2021年我国创新药市场规模仅占整体医药市场规模的11%。同期美国创新药销售额占比高达79%,远超我国同类产品占比水平。
在政策、市场、人才、资本的合力推动下,我国已构建起了一个相对完整的医药创新生态系统,近年来创新药行业发展迅速。与全球相比,中国医药市场在研发投入方面仍有较大的增长潜力,预计到2025年中国药品研发投入将达到496亿美元,复合年增长率为15.0%,远超全球增长率。随着国内自主研发药品数量不断增加,创新成果持续显现,预计创新药占整体医药市场规模的比重将持续提高。
随着生物科技的快速发展及资本和政策的支持,生物药已成为制药行业近年来发展最快的子行业之一,全球及中国生物药市场均保持高速增长,2025年全球生物药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4699亿美元,中国生物药市场规模预计将达到8322亿元。
二、恒瑞医药2022年报和2023年一季报财务数据
恒瑞医药2022年营收212.75亿元,同比减少17.87%;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39.06亿元,同比减少13.77%。
2023年一季度,收入55亿/+0.25%,净利润12.4/+0.17%,改变了连续6个季度的单季度收入负增长的局面。
三、恒瑞医药的“三忧”“三喜”
先说三忧:
一忧:集采影响渐弱,但并未消除;医保谈判降价温和,但影响不可小觑
第一,自2018年以来,公司涉及国家集中带量采购的仿制药共有5品种,中选2品种,中选价平均降幅74.5%。2021年9月开始陆续执行的第五批集采涉及的8个药品,2022年销售收入仅6.1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22.6亿元,同比下滑79%;2022年11月开始陆续执行的第七批集采涉及的5个药品,2022年销售收入9.8亿元,较上年同期减少9.2亿元,同比下滑48%。
第二,2022年1月1日起,阿帕替尼、吡咯替尼、硫培非格司亭、瑞马唑仑、氟唑帕利、海曲泊帕等多款创新药执行新的医保谈判价格,医保销售价格平均下降33%,加之产品准入难等因素,部分创新药收入增长较慢,个别创新药甚至全年销售金额同比有所下降。2022年创新药销售收入81.16亿元(含税86.13亿元),明显低于市场之前的预期。
二忧:研发投入资本化加大,净利润“含金量”相较之前下降
2022年累计研发投入达到63.46亿元/+2.29%,研发投入占销售收入的比重同比提升至29.83%,其中费用化研发投入48.87 亿元,研发费用占销售收入比重同比提升至22.97%,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当期利润。
之前恒瑞医药的研发支出全部费用化,但从2021年11月份开始,研发支出开始进行资本化,2021年资本化2.6亿占整体研发支出的4.2%,2022年资本化14.6亿,占整体研发支出的23%。
如果按照之前全部费用化,2021和2022年净利润分别为42.7和24.5亿(资本化后的净利润为45.3亿、39.1亿),而2020年的时候净利润为63.3亿,差别还是有点大。
三忧:国际化虽有有成果,但任重而道远
2022年国外收入创新高达到7.8亿元,收入占比有所提升,但仍低于5%,国际进程任重而道远。
再说三喜:
一喜:研发持续投入,为公司长远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目前公司已有12款自研创新药、1款引入创新药获批,7款新药处于审评阶段,12款产品处于III期临床研究阶段,在研自主创新药超过80个,加速推进国内外260多项临床研究。
二喜:人员优化初见成效,研发人员增加,销售人员减少
2022年,公司共引进600多名核心人才,其中100多名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
实际上公司一直在精简人员。2021和2022年员工总人数累计减少8286人,其中销售人员减少6746人,而研发人员增加294人,公司在人员方面是大刀阔斧的改革,减少费用的同时,提升了效率。(2022年多位高管离职,还是要引起管理层的重视才行)
三喜:海外授权迈出新步伐
今年2月,恒瑞医药自主研发的抗癌创新药EZH2抑制剂SHR2554实现海外独家授权,将在大中华区以外的全球范围内开发、生产及商业化的独家权利许可给美国Treeline Biosciences公司,除了1100万美元的首付款,未来还有权收取最多6.95亿美元的里程碑款。
四、估值情况
恒瑞医药上市以来收入负增长只有两年——2021年和2022年,净利润负增长只有三年——2022年、2021年和2022年。2021和2022年是恒瑞医药比较“惨”的两年。
市值上来看,2021和2022年大幅震荡,最高时高于6200亿,最低时低于1800亿,高点到低点打三折。2018年收盘市值1942亿,2020年收盘市值5943亿,股价涨了2倍,净利润只涨了50%,透支比较严重。恰逢2021和2022年收入和净利润负增长,股价出现调整与基本面正相关。从长期来看,市值的涨幅与净利润的涨幅吻合度很高。
东方财富对恒瑞医药2023年净利润的预期是48亿,周五收盘市值3019亿对应PE为63倍。单纯去看估值的数值的确是不便宜,而且恒瑞医药后期的业绩波动幅度也会逐步加大。
经历2021和2022年的大动荡,我们也看到了管理层改革的决心,恒瑞医药的创新药还是值得期待的,你说呢?@今日话题 $恒瑞医药(SH600276)$ $百济神州(BG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