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首都人社事业上留下青春的印记

  边学边思找到窍门夯实知识架构

  白天,陈京博是教练、领队,主要工作是安排指导队员备赛,她要撰写模拟试题、组织考试、分析成绩并完善学习计划;晚上,作为参赛队员,要完成备赛的各项准备。她付出的时间几乎是别人的一倍甚至更多。

  比赛基础题库有4000余道题,涉及的人社政策有150万字,其中至少要对30万字进行精准记忆背诵。如此大题量、宽范围,且高手云集的比赛,要想取得好成绩,需要过人的毅力和良好的学习方法。

  功崇惟志,业广惟勤。为了挤出更多的学习时间,她为自己制定了详细的学习计划:每天下班回家后,要持续学习到午夜;周末、节假日取消一切外出活动……

  然而,陈京博很快发现,即使采用“5+2”“白加黑”方式学习,仍然有很多学过的知识不能熟知熟记。“人社业务点多、线长、面广,死记硬背政策文件和业务知识,记得快忘得也快,往往是事倍功半。”陈京博说,这种学习方式还存在理解不当和局限在固有思维模式的弊端。

  学而不思则罔。经过不断思考,陈京博很快找到了窍门:先初步架构起知识体系,再通过做题、出题、交流讨论查缺补漏,最后不断巩固记忆,进一步夯实知识架构。这种从整体上把握、逻辑性梳理、实践中加深认知的方法,使她的学习效率不断得到提高。

  陈京博从就业创业、社会保险、人才人事、劳动关系四大板块着手,分门别类制作了27张思维导图。为了做到熟练掌握、举一反三,她将知识点纳入架构并相互串联,通过纵向梳理、横向对比、发散思维等方式加强理解。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规定,申报人所在工作单位应当对申报材料进行审核,并在单位内部进行公示,公示期不少于5个工作日……”“《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规定,工程完工且未拖欠农民工工资的,施工总承包单位公示30日后……”对于数字、日期节点等容易混淆的地方,陈京博也专门进行了总结归纳。

  陈京博还喜欢和队员一起开展“头脑风暴”,通过疑难探讨、收获分享,交流对政策的理解;通过场景化的记忆,补漏洞、强短板。

  “教练、队长、队员,这三重身份压力成了我源源不断的动力,只有比队员先学一步、快学一步、学深一步,才能不负重任。”陈京博如是说。

  以练促用在为民服务岗位一展风采

  练兵是学习政策、熟悉业务、增强本领的加油站;比武是练有所得、比有所获、赛有所用的检验场。比出高下、决出胜负不是目的,以赛促学、以比促练、以练促用才是根本。

  积学于己,以待用也。经过练兵比武的洗礼,陈京博在自己所从事的劳动仲裁岗位上,运用法律法规更加准确、熟练,在向当事人进行释法说理时更加严密、透彻。

  今年3月,申请人李某认为单位终止劳动合同违法,主张索要赔偿金,而单位的抗辩意见认为李某所从事的公益性岗位不适用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很明显,双方各执一词,且当事人李某对单位说法根本不认可。陈京博基于所学知识循循善诱,向李某阐明了公益性岗位的意义和特殊之处,用法理释义、情理解惑。在她的耐心开导下,李某的情绪逐渐平复,表示了对规定的理解,最后案件得以顺利审理。

  “您主张的该项仲裁请求不属于仲裁的受案范围,现对您进行风险告知,您是否坚持继续主张该项请求?”今年初,申请人张某提出一项支付失业保险金的仲裁请求,但该项请求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理劳动争议案件的受案范围。庭后,陈京博用在练兵比武活动中学习到的知识,主动向申请人介绍了失业保险金的相关政策,告诉他申领条件和程序,张某表达了感谢,并撤回了该项仲裁请求。

  “我们掌握运用法规政策的程度决定了为民服务的速度和温度,业务能力是一名仲裁员的立身之本,通过参加练兵比武活动,我进一步夯实了岗位业务知识,通过提升作为一名仲裁员的专业素养,让仲裁活动更具公信力。”陈京博说。(赵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