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中旗:织密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网 为创建国家级质量安全县护航
为切实抓好农畜产品质量安全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舌尖上的安全”,我旗始终把农畜产品质量安全作为民生工程放在突出位置,采取有力措施,不断强化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以及质量安全县国家级的创建工作。
监管+监督抽样检查织密农产品质量安全网。狠抓专项检查和督查落实,围绕重点品种、时段、区域加强监管,采取有力措施,重拳出击,做到风险隐患提前发现、尽早处置,提高了监管工作的靶向性。一是规范种植养殖屠宰行为,落实种植养殖者主体责任,组织安全用药宣贯培训,引导其严格落实安全间隔期休药期制度。二是加强风险隐患排查,实施农产品质量安全网格化监管,针对无牌无证,黑工坊进行严格检查,查处整改并取缔违法违规经营,实现网格内重点监管对象排查全覆盖。三是加大监督抽查力度,配合自治区、市农安中心按照“双随机”要求对我旗集中上市的种植产品、禽蛋养殖场、牛羊肉等重点品种开展监督抽查。一季度共抽检农畜水产品200批次。四是加大案件查办力度,对于发现的问题线索,紧盯不放,发现一个,查处一个,形成严密的质量安全监督查处机制。加强不合格产品后续处理,对于监督抽检中发现的不合格样品、第一时间进行核查处置,追根溯源一查到底。
完善档案+能力认证考核为创建质量安全县提供坚实保障。在2021年自治区质量安全创建的基础上,整合近两年的资料,重新摘录归档,及时收集并完善档案资料,按照考核要求查漏补缺,做到安全县创建档案资料完整、真实、全面。在实验室方面,质量安全检测中心继续刻苦钻研,分别在农兽残两个领域扩大检测项目,并成功的通过了2023年3月份的自治区能力认证考核,充分展现了硬件过硬的实力。
加大宣传力度营造创建质量安全县氛围。结合我旗实际,紧紧围绕大宣传开展整体创建,确保完成创建各项目标任务。制作一期质量安全县宣传片、在国道省道的中间和两侧桥墩上、路面显著位置制作了宣传牌、墙体喷绘、杆标语等,形成了桥上有横幅、开阔地有标牌、灯杆上有标语,桥墩上有标语,墙上有口号的宣传形态。组织开展农畜产品质量安全“进企业、进基地、进社区”活动,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悬挂宣传标语,大范围高频率地向广大群众宣传创建知识,积极营造创建氛围。
强化“追溯”管理意识,保障监管信息的真实性。我旗成功运用自治区大数据智慧监管服务平台开展日常巡查检查,动态管理主体名录,共纳入农畜产品生产经营主体135家,确保了每一家生产经营主体的信息真实有效,在检查过程中可第一时间上传工作内容到终端,实现各部门之间数据的联合共享性,并保证了检查的及时有效性。随着监管网络的不断健全,我旗结合互联网大数据,在日常检查工作中的效率同比提高了5%,保障了监管信息的真实性。
提高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旗将严格按照创建国家农畜产品质量安全示范县的整体部署,深入开展国家农畜产品安全县建设,全面落实属地管理责任,深化诚信体系建设,创新监管机制,增强监管合力,力争在2023年完成国家级质量安全县的建设。
编辑: 刘振民 责任编辑: 周勇 郝冬 监审: 王星
【来源:巴彦淖尔农牧局_安全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