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桦甸:做强科普之翼,打造特色科普“桦甸”品牌
编者按:近期,中国科协公布了2021—2025年第二批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认定名单。几年来,经过吉林省科协统筹组织、分批推进,各县(市、区)积极响应,对标创建,目前,长春市宽城区、长春市九台区、长春市公主岭市、吉林市桦甸市、吉林市磐石市、四平市铁东区、四平市伊通满族自治县、辽源市东丰县、通化市辉南县、白山市抚松县、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市、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敦化市共12个县(市、区)分两批次获得认定。现推出系列宣传,旨在展示吉林省全国科普示范县(市、区)科普工作特色,进一步发挥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推动基层科普工作不断迈上新台阶,更好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80%的行政村设有科普活动场所;500余位农民获得专业技术获评农技师;拥有40所科普工作先进学校;先后荣获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全国科普示范县、全国文化先进县、“中国好粮油”示范县等27项国家级荣誉……这里,是吉林桦甸。
近年来,桦甸市科普事业蓬勃发展,市民科学素质快速提高。该地积极推进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壮大科普工作力量,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大力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在应急科普、科普信息化建设、承接相关科普工作等方面均走在全省前列。
加强组织建设,壮大科普工作力量
为推进科协系统深化改革,着力加强组织建设,桦甸市通过科协系统深化改革实施方案,完成3方面11项改革任务。积极承接吉林省科协“县级科协能力提升计划”试点工作,召开了桦甸市科协第六次代表大会,并在全省率先完成换届工作。
桦甸市不断壮大科普工作力量,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吸收全市农技专家、协会负责人、产业致富带头人、种植养殖大户组成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技科普志愿服务队和农业科技讲师团,以助力乡村振兴和脱贫攻坚为重点,契合群众需求,开展志愿服务活动。加强乡土科普人才培养。通过开展新型职业农民专业技术能力评定工作。已有500余位农民分别获评高级农技师、中级农技师、助理农技师。
金沙镇黄牛养殖培训。
统筹规划,打通科普工作新渠道
加大科普经费投入,着力改善科普工作条件。目前,桦甸市将科普设施建设纳入市政、文化建设规划之中,统筹规划合理安排。全市所有乡镇、街道都已建成专用科普活动室或合用科普活动室,全部城区社区、80%的行政村有科普活动场所。加大科普信息化投入,建立社区科普e站,利用现代传播手段,精准宣传普及科学知识。积极对接“科技富民科普超市宽带终端进村工程”,为农民群众学习科普知识和接通外部信息世界打通新的渠道。
爱华社区科普竞赛。
组织观看火箭发射和航模飞行表演,参观科技文化走廊、科学探究馆、3D科普图片展,观摩科技教育兴趣小组活动……近年来,桦甸市不断推动科普进校园活动,先后表彰科技活动先进校区2个,科技教育示范学校2所,科普工作先进学校40所,有力促进了青少年科技教育的发展。
面向基层,科普服务乡村振兴
在服务乡村振兴方面,桦甸市实施农民科学素质提升行动。几年来,桦甸市科协联合多部门突出“服务脱贫攻坚、助力乡村振兴”主题突出抓好科技之冬培训。采取集中培训、经验交流、实地指导等活动形式,开展了实用技术培训近百场,举办新型职业农民培训班60多场,受训农民5000多人次。
公吉乡大肚川现场指导黄牛养殖。
桦甸市始终坚持面向基层、贴近群众、创新科普服务方法,实施社区居民和城镇劳动人口科学素质行动。几年来,桦甸市科协先后在社区、机关开展健康养生、食品安全、低碳环保、消防安全、心理健康等知识讲座150次,举办各类科普文艺演出25次,科普巡展50次,科普知识竞赛25次,共计5万多名群众参与。其中,桦甸市科协科普日活动3次受到中国科协表彰。
东胜社区全国科普日期间演出。
在提高科技意识和科学决策水平方面,桦甸市把提升科学素质与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的政治、业务、培训工作相结合,作为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重要内容。在开展领导干部培训班、青干班等各种形式培训中,将环保知识、消防知识、防邪知识等科普内容纳入培训课程。举办有针对性的专家科普讲座。使干部不断提高对学科学、用科学重要性的认识,更深刻地理解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内涵,从而进一步增强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科普作为提升科学素质的重要手段,推动了科技的创造、传播和应用,广泛影响社会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未来,桦甸市将以做优做强科普示范县为己任,创新落实各项举措,务实探索县域科普工作,聚焦靶心、多点发力,打造具有桦甸特色的可复制性样板科普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