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想周刊荐读|“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系列策划推出樊和平文章《自强自厚,“
新论
“厚德载物”作为中华民族精神的要义有二。一是“载物”之“载”,它宣示中华民族对待世界的伦理态度;二是“厚德”之“厚”,它宣示中华民族对待自身的伦理态度;二者的结合,演绎中华伦理型文化的气质特征和价值取向。从“厚德载物”倾听中华民族的精神气息和文化脉动,关键在于理解两大关系:“自强不息”与“厚德载物”的关系,“载物”与“宰物”的关系。
——《自强自厚,“载”而不“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⑧》樊和平(作者为东南大学资深教授,道德发展智库首席专家)
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公安机关要切实把党的二十大精神贯彻落实到公安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强警之路,大力推进公安工作现代化,牢牢把握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的总要求,切实肩负起捍卫政治安全、维护社会安定、保障人民安宁的重大使命任务。
——《以绝对忠诚捍卫国家政治安全》黄进(作者为江苏警官学院副院长、教授)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推进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建设,形成与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相适应,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相适应的社会主义法治文化,必须坚持守正创新,为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和强大精神动力。
——《筑牢全面依法治国的文化之基》李炳烁(作者为江苏大学法学院〈纪检监察学院〉院长、教授,本文系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党的十八大以来党领导全面依法治国的实践和经验研究”〈项目号:22ZDA071〉阶段性成果)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关键在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战胜一个又一个困难,取得一个又一个胜利,关键在于我们党用实践印证了“勇于自我革命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的显著标志”这一重要论断。中国共产党与时俱进深入推进新时代党的建设伟大工程,并以伟大自我革命引领伟大社会革命,担负起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使命。
——《深刻理解“勇于自我革命”的重大意义》王者愚(作者单位:苏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提高党的建设质量研究”〈项目号:22AZD024〉阶段性成果)
政声
党的二十大报告就重要体制机制改革、转变政府职能、优化政府职责体系、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提出明确要求。全省机构编制部门将牢牢把握机构编制工作在党和国家事业全局中的战略定位,坚持以健全完善机构职能体系为重点,以推进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动力,以优化机构编制资源配置为抓手,以推动机构编制法治建设为保障,全面落实深化机构改革各项任务,着力提高机构编制工作质量和水平,以“敢为、敢闯、敢干、敢首创”的担当作为,为在新征程上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更好为“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提供坚实机构编制保障。
——《为“扛起新使命、谱写新篇章”提供坚实机构编制保障》李伟(作者为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编办主任)
抓好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是省级机关党组织必须扛起的重大政治责任,也是深化省级机关模范机关建设的重要内容。省级机关党组织要抓住这一重要契机,发挥自身独有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密切联系群众的优势,把主题教育谋划好、组织好、落实好,不断丰富省级机关模范机关建设的创新实践,努力在以学铸魂、以学增智、以学正风、以学促干方面走在前、作表率。
——《扛起政治责任努力争当模范》苏春海(作者为省委省级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
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动绿色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绿色发展,既是新时代的主题,也是新时代的命题。新的绿色技术、绿色产业、绿色职业,对绿色人才、绿色技能培养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作为技术技能人才培养的主阵地,职业教育当起而行之,全面融入这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之中。
——《践行绿色发展培育优质人才》黄志良(作者为江苏城乡建设职业学院党委书记)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党校建校90周年庆祝大会发表重要讲话,围绕坚守“为党育才、为党献策”的党校初心做了全面深刻阐述,是指引新时代党校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献,充分体现了总书记和党中央对党校事业的高度重视和亲切关怀。我们将深刻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坚持“敢”字为先,书写红色学府新荣光。
——《坚持“敢”字为先书写红色学府新荣光》汤新明(作者为南通市委党校副校长)
智库
4月15日至16日,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讲堂”走进淮安市清江浦区,举行第三期“对话清江浦——清江浦发展论坛”。论坛由新华日报社、淮安市清江浦区委、清江浦区人民政府主办,新华日报社新华传媒智库、中共淮安市清江浦区委组织部、区委宣传部、区委政法委联合承办。论坛以“主城区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的实践与探索”为主题,邀请了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丁元竹,江苏省社科院区域现代化研究院副院长、研究员徐琴,与清江浦区委书记朱海波及广大党政干部展开面对面交流对话,为清江浦区基层社会治理精准建言。
——《新华传媒智库“中国式现代化县域实践讲堂”调研行走进清江浦——主城区基层治理新路径的实践与探索》(本报记者张晓蕊 印丹 实习生刘臻睿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