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重生:记者型诗人的大格局

  桂兴华 / 文

  吴重生是我鲁迅文学院的同学,他的骨子里流淌着光明,字里行间充满了正能量。他在新闻和文学两个领域里长枪、短枪一起用,游刃有余,如鱼得水。记者的生活面十分广阔,诗人的表现手法丰富多彩,吴重生笔下的文字激情洋溢、撼人心魄而又特色鲜明。

  2019 年 5 月 21 日,桂兴华先生(前排左一)和鲁院同学一起到访浙报集团北京分社

  吴重生有记者的敏锐。" 那一年,我把天空搓洗干净,等待星星们接踵而来 " 等诗句,体现了诗人对光明的敏感和诗意的捕捉能力。

  当记者,对诗人很有好处:文字精悍,不讲废话,很注意在大视野中捕捉小细节,大处着眼,小处着笔。这也是因为我本人二十多年的记者生涯的感悟,新闻实践对我锤炼诗意,帮助极大。

  我国著名诗人中有记者出身的,当年以郭小川、柯岩为代表。他们将诗的概括力和感染力,注入到了细节描写之中。《向困难进军》《小将们在挑战》《周总理,您在哪里》和《船长》,新颖而深刻地表现了那个时代的精神。读者最喜欢看的是活灵活现的东西。这些诗人不仅掌握了时间、地点、人物、事件、意义等新闻要素,还利用诗人特有的方式剪取了与事件相关的片段,虚实结合,得心应手。

  吴重生近年来优秀诗作不断,引起了身在上海的我对这位诗坛 " 活跃分子 " 的关注。

  吴重生先被圈入了记者的岗位,然后又寂寞地走进诗歌的靶场,靠的就是自己的实力。在力避抽象的陈述、干涩的语言、无益的铺排和空洞的抒情方面,他有着明显的优势。

  女儿就读的北大、乡愁,是他的两个创作敏感区。

  " 为了找到正南门,我的汽车绕行燕园一整圈。也许,这正是我向燕园致敬的一种方式。踏进燕园的那一刻,我的精神像金秋的稻谷一样饱满起来。这个梦,我在江南做了好几个世代。"" 这个北京的夏季,我在等待群鸥北上。未名湖上风雨大作,命名者出现,东南风浸入博雅塔的筋骨 "" 你在燕园的某一朵荷花旁侧听诗,园外的风已经转暖,秋分从两天之后探出头来。去年,你说文学的作用就是安慰,我吃了一惊,而今夜的宁静,恰恰印证了你所参悟的人生。"

  吴重生诗集《捕星录》中对北大的书写,有他独特的视角。北大门众多,人们往往都匆匆而过。跨进这道诗的门槛,需有许多艰辛的艺术准备,才能有新鲜的审美发现。他将笔墨聚焦于北大西门前购买那对威武的石狮子的契据,并且发问:" 文翰章,你可是文天祥的后代文、翰、章三字,皆与教育有关由你出面派祖传石狮为北大守门冥冥当中是否乃是天意?"

  石狮子是齐整无损的旧物,当年卖给燕大,实因文家家境困窘。从中窥见了一个家族乃至一个民族的命运,使人仿佛听见了北大校门里的风声、雨声、呐喊声和叹息声。

  诗作中父母对孩子的期望,以及与孩子的交流,也充满想象力和感染力。作者明显把 " 往哪儿想?" 摆在了诗歌创作最重要的位置。

  当然,诗人的文字能力应该比记者更强,因为有意象独特的要求:" 最后的秋雨其实是一些星星,成把成把地撒落 ";" 我邂逅的星群都是无数世纪前的遗存 ";" 所有的礁石都是羊群 ";" 黎明的海是月圆之夜的草原吗。"

  写家乡的大运河,作者也有 " 我 " 的见证:" 麦苗在抽穗,山笋在拔节,炊烟在逃离乡村的瓦背 ";" 走在树林与树林之间,就像走在陌生的人群中 ";" 我知道鱼类正在集体转移 ";" 我们被大山围观,我们被流水抛弃。"" 大运河是一条太阳河,它唤来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 它怀抱着一个民族腾飞的梦想踏浪飞奔,它越跑越快,把大地跑成了天空,把自己跑成了一道嵌进天空里的闪电 ";" 我相信,钱塘江是在冬天出生的。你看,那成排成排的浪花不正是千堆雪卷起的往事。"

  出奇的思维方向,要求诗人大踏步前进,使作品局面焕然一新。思维方向比想象、灵感这些思维形式更加重要。崭新的方向,取决于独特的视角。要追求思维的广阔性,大跨度地进行联想,全面张扬想象力!" 他们想探听中国春天的虚实,中国的思想和骨骼在园内生长。他们选择与春天为邻,举着小红旗,一队一队进入鹰鹏家族生息繁衍的领地。" 怎么绕过熟门熟路?叙述一旦纠缠于具体的零碎的过程,诗意就马上溃退。吴重生特别注意这一点。

  重生有个人色彩很浓的视角,随之而来的是出奇的意象。个人想象的空间有多大?有多新?影响着思考的深刻性。早年,瞿秋白写通讯,从拟标题、取角度,到选事例、用文辞,就贯穿了审美追求:" 突出个性,印取自己的思潮。"

  我曾经在他生动、直观的报道中,走进吴重生所供职的浙江日报报业集团北京分社的大楼。发现了他超前的思维方式、很强的活动组织能力。这些素养对于他的写作是十分有力的支撑。

  记者、诗人的特征,体现在对一般事物的独特敏感与发现,这是一种 " 看家本领 "。吴重生能将这样的 " 看家本领 ",与时代主题紧密结合,从而使其诗作的价值得以彰显。

  记者、诗人不能淡忘时代责任感。我们要理直气壮地唱响 " 主旋律 "!听!这位 " 运河之子 " 的心声:" 祖国,请让我用一轮明月为你庆生,捧出这一地的光明,献给你疾行的脚步,我们民族的精魂。"

  套用他写在女儿收到人大附中录取通知书时写下的那首诗的标题:《大地正式录取你成为山川的一部分》,新时代,也将正式录取吴重生的诗歌作品,成为时代春潮的一部分!

  (作者系著名诗人,上海文广影视集团国家一级编剧,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散文诗研究会副会长,上海师范大学、上海电影艺术学院、上海电视大学兼职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