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香菱学诗要跟林黛玉,而不是更近的薛宝钗?

  香菱是想跟宝钗学诗的呀,也提出要求了呀,只是宝钗没答应而已。

  

  就在进大观园的路上,香菱就对宝钗要求:“好姑娘,趁着这个工夫,教给我作诗罢。”宝钗也没有直接拒绝,而是顾左右而言他:“我说你‘得陇望蜀’呢。我劝你今儿头一日进来,先出园东角门,从老太太起,各处各人你都瞧瞧,问候一声儿,也不必特意告诉他们说搬进园来。若有提起因由的,你只带口说我带了你进来作伴儿就完了。回来进了园,再到各姑娘房里走走。”

  

  平心而论,宝钗没有拒绝香菱,但意思就是拒绝。但这不涉及歧视,更不是什么派系斗争。宝钗的理由非常简单,她根本就反对女孩子写诗。

  “就连作诗写字等事,也非你我分内之事……你我只该作些针黹纺织事才是,偏又认得了字,既认得了字,不过拣那正经书看看也罢了”。这是宝钗和黛玉说知心话的时候说的,能够代表她的真实想法。

  

  宝钗的行动也证实了她的说法。看看《红楼梦》八十回,哪里有宝钗主动写诗的?她写诗,完全是在诗社集会应酬场合,也就是说她把写诗当成一种交际的实用工具,不是发自内心的爱好,也不是炫耀才华的手段。

  人们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宝钗的诗才只有黛玉、湘云可以比拟。按理说,如果没有兴趣的加持,很难达到这么高的水平。但是像宝钗这么善于隐藏内心的人,她心里到底喜不喜欢写诗,谁知道呢?

  

  反之,对于针线活儿,她可是很上心的。“日间至贾母处、王夫人处省候二次,不免又承色陪坐,闲话半时,园中姊妹也要度时闲话一回。故日间不大得闲,每夜灯下女工必至三更方寝”。应酬已经这么忙碌了。晚上还要加班做针线。并且宝钗的熬夜做针线和湘云的“不知他在家里怎么三更半夜的做呢”不同。湘云是迫于婶婶和嫂嫂们的压力,宝钗却完全是自觉。

  

  你要说宝钗熬夜做针线是出于喜好,我是不会相信的。她只是觉得针线就是女孩子的本分,是自己的责任和义务。所以一定要认真去做。这是一种严于律己的表现。

  反之,对于交际应酬才能用得到的写诗,宝钗是比较反对的。既然反对他怎么会支持香菱学诗,又怎么会教香菱写诗呢?没有硬性阻止、强迫中断,已经是她很宽和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