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都青白江始发的国际班列迎来十周年
转自:成都日报锦观
从成都青白江始发的国际班列迎来十周年
——踔厉奋进再出发,以高水平开放推动高质量发展
十年前,一趟从成都青白江区始发的国际班列满载货物驶向波兰罗兹。当时,外界这样评论:这里将成为成都对外开放重要门户、建设内陆新高地的重要支点,将成为成都乃至四川先行先试的“试验田”。
如今,十年如烟飞逝,评论皆成现实。
回首十年间,成都国际铁路港积极抢抓“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等重大战略机遇,搭建起沿线国家互利共赢的桥梁,也让青白江实现了从“战略后方”走向“开放前沿”、从“内陆腹地”迈向“开放高地”的历史性转变,奋进在实现高水平开放、高质量发展的康庄大道。
畅通途
以钢铁驼队“广结”四海朋友
“如果没有成都国际班列,自己绝对不会走上对外贸易这条路。”在成都青白江区做红酒生意的石蕤峰直言,“从青白江始发的钢铁驼队改变了他的‘朋友圈’。”
将一个人融入到时代之中,最能够直观地感受时代的变化。从青白江始发的国际班列,改变的还有成都的“朋友圈”——过往十年,依托成都国际班列,成都已建立起西进欧洲、北上蒙俄、东联日韩、南拓东盟的国际铁路通道和国际铁海联运通道。目前,中欧班列(成渝)连接境外100余个城市,已成为全国开行量最多、开行最均衡、运输货值最高、货源结构最优、区域合作最广泛、运输最稳定的中欧班列。
在成都国际铁路港展示中心巨型LED屏幕上,一条条班列的运行线路清晰可见。距此不远处,30多个国家馆是新晋的网红打卡点,在这个距离成都中心城区半小时车程的地方,市民可以平价购买来自几十个国家的产品。
这是“朋友圈”拓展带来的“红利”,利于成都市民。
“中欧班列将中国西部与欧洲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将为中国西部外向型经济发展注入快速发展的蓬勃动力,奏响古丝绸之路以来的亚欧经贸往来最强音,是一次跨时代的创举,彻底改变了成都乃至四川对外交流的大格局。”西南财经大学西财智库首席执行官、首席研究员汤继强教授接受媒体采访时说。
“朋友圈”的增速为何会如此明显?经济学家们用一组数据作了解释:铁路运输较好的综合比较优势在这条线上表现得淋漓尽致。运输时间只相当于海运的三分之一,运量远远大于空运,运价也只相当于空运的八分之一左右。
仅用了十年,成都国际班列已蜚声海外。成都国际班列从无到有的辉煌,不仅改变了很多人的职业轨迹,更改变了青白江整座城市的命运——曾经的内陆老工业基地,摇身变为面向“一带一路”的对外开放前沿,国际贸易、现代物流、保税加工等新兴产业强势起飞,过去五年地区GDP连跨3个百亿级台阶。
这座产业大城,用堪称极速的二次崛起证明:时刻紧跟时代大势,才是城市兴荣的秘诀。
兴产业
带动实现“集聚式”发展
翻开成都市乃至四川省过往十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总能找到成都国际班列、成都国际铁路港、青白江区的身影。
在中国城市经济格局版图构筑的过程中,这样的城市并不多见。
而这,足见青白江区在全市乃至全省战略布局中的关键作用。
今年初,成都海关发布2022年四川外贸运行情况,去年四川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10076.7亿元,首次跨越万亿元大关。
从青白江始发的国际班列,是助力“四川造”加速出海的重要载体。吉利汽车,是这一载体的受益者。吉利汽车作为成都国际班列的重点汽车出口项目之一,早在2016年,吉利汽车成都生产基地就与成都中欧班列合作开行了首趟整车出口专列。今年平均每个月有四五趟专列出口到俄罗斯。
“得益于成都中欧班列完善的物流运输体系,使成都基地生产的乘用车能够高效率‘走出去’成功拓展欧洲市场。目前,我们已经和成都中欧班列达成了长期合作意向,今年大概会有6000—7000辆整车通过成都中欧班列出口到俄罗斯。”吉利汽车国际贸易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冯博洵直言。
近年来,成都国际班列不断助推“四川造”品牌汽车出口抢占欧亚市场。自2016年成都国际班列利用铁路港口岸及平台优势在国内率先开展汽车整车及零配件进出口运输以来,已累计实现整车进出口超3.07万台。
此外,依托成都国际班列在运输整车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成都国际铁路港目前已形成双层装运汽车集装箱运输等物流方案,并为客户提供“门到门”全程物流服务,包含便捷高效的接车验车、班列订舱、保税仓储、出口报关、班列运输等“一站式”全流程服务。一批批大众、神龙、吉利、沃尔沃等四川造汽车依托成都国际班列得以频频出境,推动四川整车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深度融合。
成都国际班列带来的红利惠及全省。青白江以“一港多站”调动区域之间的协同性,与德阳、眉山等15个市州协同建设综合货运枢纽多式联运体系,定制化开行国际班列,先后开行内江隆昌跨境电商、攀枝花水果、乐山夹江茶叶等专列,带动蒲江的猕猴桃、温江的苗木花卉、眉山的竹艺和泡菜以及甘孜州九龙县的香菇等川内特色出口到欧洲及东盟各地。
近年来,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和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大背景下,依托成都国际班列的产业带动效应,青白江产业实现集聚式发展。在国际供应链、国际贸易、临港智能制造三大主导产业上持续推进产业建圈强链。同时,依托综保区创新贸易新模式,着力发展保税展示展销、保税维修、保税检测等新兴业态,打造国际供应链经济核心承载区,引导适铁特色产业集聚成链,打造出口导向型先进制造业基地。
10年来,依托成都国际班列,青白江区已签约引进TCL西部智能制造基地和欧亚供应链中心、京东国际西南外贸产业聚集中心、DPD青白江全球跨境电商货物集散平台项目等有班列贸易需求的项目276个,总投资1753.74亿元。
此外,在大力发展先进材料、智能制造等高端制造业,并借助信息化、数字化手段促进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融合的同时,依托老工业基地产业基础和成都国际铁路港枢纽功能,在全国率先提出打造面向“一带一路”的国际中试产业基地,推动工业的二次振兴。
优城市
建设宜居宜业幸福港区
成都国际班列的高质量开行十年,是成都坚持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十年,也是青白江区城市高质量发展的十年。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成都北部中心,如何以更优质的城市品质来营城,是青白江区当前考量的“头等要事”。
而成都国际铁路港建设和国际班列开行不仅是绕不开避不过的话题,更是发力所在。成都国际陆港重点片区作为全市24个重点片区之一,不仅仅只是强化门户枢纽核心功能建设,还要聚焦产城融合、职住平衡、生态宜居、智慧治理,持续做优高品质生活区基本功能,并要聚焦产业建圈强链,做优做强开放合作特色功能。
刚刚过去的3月,成都市实验小学、成都市树德中学、四川大学华西第二医院、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等分别与青白江签署合作办学、合作办医协议。华西青白江妇女儿童医院项目同样坐落在成都国际陆港重点片区核心区,预计今年竣工投用。
民生是一座城市最温暖的底色,也是青白江城市能级不断提升的底蕴所在——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
青白江区提出,“紧紧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采取更多惠民生、暖民心举措,不断提高公共服务水平,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
提升民生福祉永不止步!从一项项务实的年度清单可见: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实现新增就业1万人以上,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以内;持续擦亮“青松办”品牌,开启营商环境5.0时代;建成21个儿童友好社区,推进全国青年发展型县域试点;筹集保障性租赁住房600套,解决新市民、青年人等群体住房问题;推动与成都实验小学等优质教育资源合作办学,加大名师队伍培养引进力度,争创国家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区;健全完善分级分类诊疗体系,加快区疾控中心等10个项目建设;与国内元宇宙头部企业当红齐天集团加速共建西南首个元宇宙数字文旅产业园,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现代科技双向赋能,面向“一带一路”和泛欧泛亚传播中国文化;低运量轨道交通青白江线成为全市低运量轨道交通首批建设线路之一……民生已然成为青白江区奋力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化成都北部中心建设新篇章新时代新征程上最温暖的底色。
而在成都国际铁路港片区,这样的民生福祉更令人期待:加快智慧城市建设,开展绣川河、长流河综合治理,建设环境变化具备良好弹性的海绵城市,配套实施临港绿道、滨水绿地公园等生态工程,丰富公园城市形态。同时发挥优质公共服务资源对片区发展和人口集聚的强大带动效应,打造铁路港运动商业中心、华侨城特色街区等休闲生活场景,构建“15分钟生活服务圈”,建设宜居宜业幸福港区。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我们有理由期待一个更加美好的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