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上古人物猜想——黄帝轩辕之二附宝
新版上古人物猜想——黄帝轩辕之二附宝
宋亚光20230419
§9、
六问:黄帝的母亲附宝是谁?
百度:
《帝王世纪》“少典娶有蟜女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燿郊野,附宝孕二十月生黄帝”。
《路史-黄帝纪》“黄帝有熊氏,姓公孙,名荼,一曰轩。母吴枢,曰符葆(罗萍注即附宝。),闪电绕斗轩而震二十有四月,而生帝于轩丘,故名曰轩(罗萍注太史谓名轩辕,后世从之)”。
《竹书纪年》卷上“ 黄帝轩辕氏,母曰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光照郊野,感而孕,二十五月而生帝”。
答:
前面说过黄帝就是吉尔伽美什,而中国古史记载的附宝正是吉尔伽美什的母亲——宁松女神Ninsun(见上图)。
下图为汉字“附宝”小篆与宁松楔形文字名的比对。
附宝又名符葆、吴枢,均为宁松楔形文字名的不同拆解组合。
下图为汉字“符葆”小篆的比对。
下图为汉字“吴枢”小篆的比对。
§10、
七问:中国古史为什么说附宝孕二十月或二十四月或二十五月生黄帝?
答:
这是上古之人对于吉尔伽美什(黄帝)的阿卡德楔形文字名所产生的遐想。
其第2、第4个楔形符号,犹如古代马车的“辕”,可以拆解组合成汉字“廿”小篆,暗示“二十”(见下图)。
而很像古代马车“轩”的第3个楔形符号,可以拆解组合成汉字“廿四或廿五”小篆,代表二十四或二十五(见下图)。
§11、
八问:中国古史为什么将黄帝的孕育与“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相联系?
百度:
北斗七星是由大熊座的七颗明亮的恒星组成。在北天排列成斗(或勺)形,因为这七颗星较易被观星者辨认出来,所以常被用作指示方向和认识星座的重要标志,是一个重要的星群。
北斗九星,在先秦时代的典籍中就有记载“北斗九星,七见二隐”,可见至少在先秦之前,人们是知道天上的北斗不止有七颗,而是九颗的。左辅又称“洞明”,右弼称“隐元”。
答:
笔者判断古人将附宝孕育黄帝,与“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相联系的原因,应该还是来自对吉尔伽美什阿卡德名第3个很像“轩”的楔形符号,更加超级的想象。它确实很神似“北斗九星”(详解见下图。仿佛7支“电光”,围绕天枢-摇光之轴旋转)。
综上,这恐怕就是《路史》云“闪电绕斗轩而震二十有四月,而生帝于轩丘”的逻辑底牌。
附:《新版老宋拆字-前言》
https://www.163.com/dy/article/HRHOJ46705561H8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