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为群众办实事 | 多元调解齐上阵 化解相邻通行纠纷
“大家隔壁邻舍,我只要3米就得了,剩下的是莫甲自己用”
“只要莫乙需要,路肯定留够宽给他,排水沟的位置也要规划出来,这样他也方便”。
看到这番互谅互让的场景,承办法官露出了欣慰的笑脸。
案情回顾
莫甲和莫乙是太平镇某村村民。莫甲的老房前有一条路通往莫乙的菜地,后莫乙父母将菜地处自家范围内的路口堆上了泥砖。2012年,因莫甲要在原来老房地基础上建造一栋楼房,莫乙认为莫甲建造的房子占用了原来的通道,双方发生纠纷。
2022年9月,莫乙在原来自家菜园地路口处,放置了一扇木门,并用水泥倒了一个斜坡,双方矛盾再次激化。在经村委、人民调解委员会多次调解无果的情况下,莫甲将莫乙起诉至法院,要求其拆除放置的木门,并清除水泥斜坡。
柳城法院太平法庭庭长宋厚鹰承办该案。在争议现场,宋厚鹰庭长努力居中调解,力求促成双方按甲休兵。虽然双方表示愿意调解,但都表示不肯接受对方给出的调解方案,莫甲家属和莫乙家属争论不休,使得调解几次陷入僵局。
巧解纠纷
案件的转机来自于莫乙申请多名证人出庭作证。证人大部分是村中有威望的长者,还有双方的邻居。宋厚鹰庭长转变办案思路,决定从旁人入手,以接力“正能量”方式,先做通双方亲属和邻居工作,再由他们做双方当事人的工作。
在宋厚鹰庭长的释法明理下,原被告的亲属及邻居均表态配合法院做当事人的思想工作。宋厚鹰庭长趁热打铁,再一次组织双方当事人回到现场进行调解。
在双方亲属及隔壁邻居的合力劝说和见证下,莫甲和莫乙达成了调解。为了避免双方后续矛盾,法庭干警现场为双方绘制了图纸,并按双方的协议标注定点的长短距离。
最终,两位邻居在现场图纸上签字确认,双方重回了昔日安宁。
信息:覃金萍
原标题:《我为群众办实事 | 多元调解齐上阵 化解相邻通行纠纷》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