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大同堂培训 | 义乌研学之旅与柔性执法理论的碰撞
晨光明媚百花俏,正是学子读书时。4月20日,张家口市检察机关参训学员踏上浙江面向世界的窗口——义乌的研学之旅。
作为全球最大的小商品集散中心,义乌不仅在中国财政实力百强县,更在国家知识产权强县示范县、中国数字治理百佳县、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县等排名中名列前茅。其在2022年GDP总量即高达1835.5亿元,远超部分三、四线城市。其为提升市场监督治理水平、推进市域社会治理新模式创新出的“浙里市场义码治理”模式作为浙江省优化营商环境的十佳案例。
参训学员重点走访了义乌商贸纠纷化解协同应用中心、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线上检察室,领略了数字化高效模式打破信息壁垒,以科学管理、专业保障对矛盾纠纷实行“一屏”治理的高效商贸纠纷治理模式优势;体会了“真正以人民为中心,到位不越位、助力不添乱”理念指导下的数字化改革、智慧办案的治理现代化的独特魅力。随后学员们还参观了义乌国际商贸城、义乌港保税物流中心等,进一步认识了跨境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开拓了自身眼界。
下午,从实践回到课堂。上海政法学院社会管理学院院长、城市安全与发展研究中心执行主任、中国城市发展研究会理事章友德教授,以《柔性执法与营商环境》为题,站在市场化的大环境下,深入深刻的分析了法治与市场的关系,对如何营造一个良好的营商环境进行了系统的启发与论述。
章友德教授不仅对营商环境的具体内涵外延为学员们进行了知识拓展,而且对《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进行了详细解读;不仅对各地优化营商环境的先进做法给予了介绍,更是结合张家口市后冬奥时代的区位优势,强调了政府职能转化、司法执法重点理念转变的重要性,课程内容一针见血、直指要害,引发了参训学员的热烈讨论,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同步连接:学习感言
康保县检察院检察长 任源锦
葛洪义教授《法治建设与营商环境》一课,令我拓宽了视野,开阔了思路。未来,我们将深化服务保障意识 筑牢企业发展检察屏障。牢固树立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理念,以高度政治自觉、法治自觉、检察自觉,提升服务企业的能力。审慎办理涉企案件促进企业健康发展。主动把检察工作置于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中谋划和思考,对涉企刑事案件,坚持治理与治罪并重,全面贯彻少捕慎诉慎押刑事司法政策和认罪认罚从宽制度。强化内外联动形成保护合力。准确把握检察机关服务经济发展的着力点,在服务与监督中充分发挥检察机关法律监督职能作用,坚持在监督中办案,在办案中监督,促进四大检察融合履职,营造公平公正的法治环境。
尚义县检察院检察长 闫飞
葛洪义教授结合大量具体事例,对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进行了深入浅出的阐述,并提出了大量实践层面的对策思考,深入推进平安张家口、法治张家口建设和营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具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葛洪义教授讲到营造法治化的营商环境要有权利意识。法治最根本的就是通过赋予权利的方式,调动社会成员的积极性,所以需要学会尊重企业的法律权利。同时,要有自治意识。通过社会组织解决社会问题,让企业解决一部分职工的问题,让企业之间、律师承担一部分化解矛盾的任务,尽量让他们自己解决自己的矛盾,很大程度上能节约政府成本。最后,要有法律意识。国家治理必然涉及许多法律问题,要学会依靠法律专家提供专业意见,保证国家机关行为的合法性。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需要每一名政法干警积极努力参与其中,立足本职工作,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增强大局意识、服务意识,将学习讨论与工作实际相结合,主动投身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大局之中。
市院第一检察部主任 班占军
在义乌国际商贸城,我们认真参观了义乌市人民检察院派驻国际商贸城检察室,派驻检察官为我们详细的介绍了该检察室的办案规则、办案流程、办案质效等情况。通过实地参观学习,我进一步了解到该派驻检察室制定了详细规范的办案工作流程,重点依托“两法衔接”大数据平台在优化义乌商贸城法治营商环境、保护知识产权、提升涉企案件办理质效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这些都是我们所欠缺的,需要借鉴,不断提高。我会将先进经验、先进做法带回本单位与大家分享交流,共同学习。要进一步发挥利用好自己的“两法衔接”平台的作用,充分发挥法律监督职能,真正实现与行政机关案件信息共享,加大对涉企案件提前介入力度,高效办理一批涉企监督案件,助力打造优质法治化营商环境。
崇礼区检察院 赵晟
义乌市检察机关牢牢把握经济发展、共同富裕与法律监督的内在关系,坚持“项目为王”,完善与各种治理主体相衔接的数据平台,突出创新驱动,破除信息壁垒,强化社会治理张力。在边听、边看、边思考中,深深感受到营商环境的优化对激发市场活力、增进市场主体信心、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增强区域竞争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而优化营商环境绝非一朝一夕之功,张家口检察机关应积极作为,不断激发民营经济活力,把优化法治化营商环境作为服务张家口地区经济发展、抢抓后奥运经济重大发展机遇,推进检察履职的重要内容。应以“如我在诉、止于至善”的理念精细化办理涉企案件,全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助推惠企政策落实。即做保护者,更做引领者,通过科学履行法律监督职责,不断净化社会风气、引领社会风尚,向全社会大力传递和弘扬法治正能量,在护航民企健康发展中交出一份让群众满意的答卷,倾力当好民营企业的“老娘舅”。
编辑:李洁
校对:马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