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务员申论备考第一步,需知基本考情,及五大题型作答要素!

  有很多学理工科的小伙伴找我聊天,问我怎么才能在申论考试中取得高分。很多人都认为申论考试与一个人的文字功底有关,但其实申论考查的是能力而不是知识性考试,因此即使你没有很出色的语言文字功底或没有系统学习过申论,只要在备考期间找对了方法,也有可能取得高分。

  在备考过程中,我们要注意不要一味地刷试题而忽视了真题中所呈现的规律和特征,因为这些真题都是由命题组的专家精心设计的,并且其中蕴含了很多规律和特征,只要深入研究,就能总结出其中的规律,从而提高我们的申论水平。

  虽然申论的材料每年都会变化,但是申论的方法和规律并没有变化,只要我们掌握了这些方法和规律,就能在申论考试中取得好成绩。

  

  在备考申论考试时,首先要了解申论的考察形式和需要具备的能力要求。申论考试是考查能力而非知识性的考试,因此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思维能力和应变能力。在备考过程中,我们需要掌握不变应万变的申论思维,以应对考试中的各种变化和挑战,提高我们的申论水平。

  (一)考试时间与作答建议:

  申论考试的时间限制因地区而异。国考申论考试时间一般为180分钟,考查五道题目;而省考申论考试时间则大多为150分钟,考查3到4道题目。对于国考考生来说,每道小题需要用时约30分钟,大作文需要用时约60分钟。

  对于四川省和广东省(县级卷)考查3道题的考生,每道小题需要用时约45分钟,大作文需要用时约60分钟。对于其他省市考查4道题的考生,时间分配与国考类似,每道小题需要用时约30分钟,大作文需要用时约60分钟,根据个人情况上下浮动约5分钟左右。在备考过程中,我们需要熟悉自己所在地区的考试时间限制,并根据时间合理分配,做到心中有数,把握好时间。

  

  (二)申论给定材料:

  申论考试的材料来源并不神秘,很多都是来自公开的新闻报道和学术期刊,也会包括内部的调研报告等。考生不必过于关注材料来源,而是要养成短时间内阅读的习惯,提高对文字的敏感度。给定的资料具有话题明确、文字较多的特点,一般为7000字左右,需要考生掌握快速阅读的技巧和方法,积累阅读经验和提高阅读速度。

  申论考试的话题主要围绕“五位一体”即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展开,考生需要对每个领域下的子项目进行思考和分析,并可以引申相关内容。通过大量的阅读练习和提高阅读速度,考生可以更好地应对申论考试的阅读材料。

  

  (三)不同省市的命题形式

  对于同时准备国考和各省市联考的考生,可能会担心题目数量和考察内容方面会有所不同,不知道如何更好地复习,担心顾此失彼。实际上,不同地区的申论试卷主要区别在于材料的题材选择不同,但考察的题型都是老一套。因此,不要担心不同省市的申论试卷在题目数量和内容上发生了变化,要淡定地去做。通过多看一些真题,考生可以发现,现在的申论考试材料整体上段落之间关联性越来越弱,所以导致现在的命题变得碎片化。碎片化的命题是指只需要看材料中与所答题目相关的部分,而不需要阅读整篇材料,只需要掌握答题的基本技巧即可应对考试。

  申论考试的题型总体上可以分为概括题、分析题、对策题、公文题和大作文五大类。在回答这五种类型的题目时,最重要的是不要脱离材料。在写答案的时候,考生必须时刻牢记“初心”,即要始终联系题目和材料,保证答案基本都是提炼、总结和改写自材料中得出的结论。对于大作文来说,可以有一些发散,但是文章的观点也必须根据材料和题意来书写和展开。因此,考生需要在考试中始终紧密联系材料和题目,做到答案具有准确性和针对性。

  题型 1:概括题

  在申论考试中,题目可能会提到“概括”二字,一般会考察问题、意义、危害、原因、特点等要素。其中,意义和危害都属于影响,正面影响是意义,反面影响是危害。考生需要从材料中提炼出以上这些要素,组成最终的答案。在回答问题时,考生需要针对题目所问的内容进行回答,将这些要素准确地组合在一起。这些要素不仅在概括题中常常考察,也是其他类型题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考生需要掌握提炼和组合这些要素的技巧,以应对不同类型的申论考试题目。

  订阅解锁TA的全部专属内容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