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由于不了解高考“大小年”,600分学生“滑档”,2023考生需谨慎
原标题:由于不了解高考“大小年”,600分学生“滑档”,2023考生需谨慎
2023年的考试,很快就要开始了。对高中学生而言,高考只不过是一把打开他们梦寐以求的学校的“钥匙”,不但要拿到他们梦寐以求的成绩,还要“找对入口”。
600多分的考生,因为对高考“大小年”一无所知而“滑档”
在考试之前,许多教师都会提醒考生和家长,一定要把重点放在考试上。一旦在志愿填写上出错,哪怕你是个高考第一名,也不一定能被自己喜欢的学校录取。
但事实上,许多考生,特别是那些优秀的考生,他们对自己的考试成绩估计得太高,以为自己所报的专业就是自己的“囊中之物”,最终被打懵了。
例如,在黑龙江省2020年的考试中,小王以600多分的高分进入了一所知名的“985”高校。
当小王觉得自己十拿九稳的时候,当别的学生都收到了录取通知,而自己的成绩又掉了一位,最后只好选择了一个比较次一点的学校时,小王懊悔得肠子都青了。
高考成绩是多少年?这对应聘者有什么影响?
而“大小年”则是对高校录取学生这一现象的一种解释。
比如,一所大学里,今年招生100个人的生物学专业,到了2023年,很有可能会变成50个人。
每年录取的学生数量不尽相同,造成了今年的“大小年”。
准确的说,考生越多,要求越高,被称为“大年”,考生越少,要求越低,被称为“小年”。
“大年”时,高考分数只是一个“入场标准”,“小年”时,高考分数很有可能变成高考分数。
而在“大小年”的轮番中,那些在高考中取得优异分数的学生,更是首当其冲地遭受打击。
特别是一些顶尖高校和一二线高校,没有相应的资料,被录取的概率会很高。
当大家都明白了“大小年”的含义之后,不少人都急不可耐地问:明年到底是“小年”还是“大年”?
事实上,这个问题是无法回答的。“大小年”是要“因材施教”的,比如最近三年,某个学校的化学专业一直在走下坡路,到了2023年,很有可能会扩大招生。
反之,如果一所高校的汉语语言文学专业在最近三年一直在增长,那么到了2023年,这个专业的学生将会越来越少。
另外,我也要提醒大家一句,有些专业在最近几年都比较平稳,到了2023年,也不一定会出现什么大的变动。
当然,对“大小年”进行统计,并不是单纯依靠数字,更多是基于学生自身的能力,倘若学生的分数远远高于入学分数,那就不必再为“大小年”而担忧了。
在大学入学考试中,有什么要点值得关注?
第一志愿要“勇”字,不少人都知道,一志愿要“勇”字,二志愿要“稳”字,不得不承认,在某些热门专业上,许多人都会“押宝”。
每年都有不少人用这个办法考上自己想要的大学,想要的专业。但如果不能百分百确定,那就只能选择“保底”的第二个选择了。
第二个志愿必须“稳”这个“稳”,就是要保证自己一定可以进入自己想要进入的学校,进入自己想要进入的职业,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把自己的要求放得更低一些,这样才不会因为“孤独一掷”而导致了自己的高考分数打水漂。
在此,我们也提醒,当学生们在填写自己的志愿时,若有理想的院校或专业自然最好,若没有理想的话,就必须要选一些有前途的,这样才不会白白地上了一次大学。
在高考中,许多高分数的学生在高考时往往忽视了“服从调剂”这个问题,这主要是因为他们对自己的成绩太有信心,或者他们对“服从调剂”这个问题的认识不够,或者他们对自己的志愿填报没有足够的信心。
还有一些人,则是因为害怕自己被调到了一个不太受欢迎的领域,从而对以后的就业造成不利的影响。
为此,推荐此类学生尽可能地“服从调剂”,否则万一没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或者干脆被刷掉,那也是“得不偿失”。
脚踏实地,按自己的能力办事
事实上,现在的世界变化很快,一个很火的产业,很有可能第二天就没落了。如果只看人气,那就达不到“因地制宜”的地步了。
所以,在选择的时候,学生们要“脚踏实地”,进行理智的分析,并根据自己的爱好和整个产业的发展情况,进行适当的选择,避免出现“一纸白纸,一纸白纸”的情况。
结束语:
高考对每一个学生来说都很重要,但同样的,考试也很重要,请大家务必要注意考试的重要性,并在此祝愿所有的学生,都能够凭借自己的实力,考入自己梦寐以求的大学。
【今天的互动】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