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早稻田大学客座教授教你用经营学的视角去经营职场人生
说起日本几大财阀,三井财阀当属首位,迄今已有350多年的历史,发端于清康熙十二年,也就是江户时代前期的1673年,到现在仍然是富可敌国的“隐形王国”。
三井越后屋(三井财阀)的创业故事,可以说是日本商业发展史上最高级别的成功。在这个商海传奇中,背后隐藏着的经济学,仍然值得我们去研究和学习。而今天的《新经营学》将为我们揭开它神秘的面纱,揭示其中的商业智慧。
作者三谷宏治是日本早稻田大学商学院客座教授,曾在波士顿咨询公司、金泽工业大学虎之门研究生学院、女子营养大学等工作。这些都是业界翘楚机构。而这本书,汇聚了作者职场、教学经历的精华。
01什么是经营学?
关于经营学,作者给出的答案是:经营学是“6个领域*2个层次”的集合体。
它包括6个领域:经营战略、市场营销、会计学、金融学、人力资源和组织理论、实操;2个层次:总部(总公司)与事业部(分公司)。
无论是谁,无论是小生意还是大生意,都离不开三个元素——“人”“财”“物”。这三个元素共同构成了复杂的现实。可以说,没有人能完全透彻地理解,并高效地经营它,也没有必要。
但是,经营要有章法、有规矩,成体系,这就需要具有横向贯通的综合职能体系,这就是商业模式。
对商业模式的理解和构建是经营的核心。它包括4个方面:市场目标、价值、能力、收益模型。
市场目标就是商品或服务的利用者、买单者。它是方向,决定了你该瞄准谁;
价值就是你能为市场目标提供的价值。人们为什么愿意为你的商品买单?因为你的商品有他们需要的价值;能力是指你提供价值的能力。
收益模型为你的生意能不能持续发展提供依据。如果前3个要素都具备了,但不能找到一个收益大于成本的经营模式,你的生意也不可能持续。
商业模式的4个方面如何保持相互联结,并保障公司良好运转,这些都是初学者需要学习的经营学。
02越后屋的出现,彻底改变了整个吴服产业
1673年,三井高利重返江户,在市中心吴服街的黄金地段开了一家2.7米的小店。
小店很小,在老牌吴服店鳞次栉比的商圈,又是“后辈”,但它抛出的撒手锏令同行大吃一惊——零溢价销售模式,就是没有水分的销售模式;二是实行现金现场交易;三是对顾客一视同仁,均价销售。
这些做法在当时都是不折不扣的新商业模式。
令同行没想到的是,越后屋还有后招——切断零售和快裁销售。何为切断销售呢?在当时,布匹销售都是整匹销售,但越后屋的布匹可以随便裁,哪怕只买一寸布都可以,这招深受中产阶层的客户喜欢。
快裁销售类似于现在的立等可取。为了满足顾客需求,越后屋特意雇了大量的缝制匠人,进行分工合作,制作成品。
现在以商业模式的视角观察越后屋,它的背后到底隐藏了哪些经营学呢?
首先来看价值。与竞争对手相比,三井高利为市场提供了以下几种截然不同的价值:
“立等可取”的定制模式以及现成的商品:省去了数月等待的麻烦;
定价销售:对所有客户一视同仁,同价销售,消灭了传统的一人一价现象;
切断销售:将整块布匹分割销售,顾客有了更多选择,主动权更大;
低价格:同样商品,价格要比竞争对手便宜很多。
这些都是令顾客愉快的正价值,吸引了更多更大的客户。
从市场目标看,越后屋将目标从富裕阶层向中间阶层倾斜。正价值使普通市民为中心的中间阶层客户愿意到越后屋来。
现金交易使富裕阶层不高兴,但由于价格好、服务周到,并不会完全失去这部分客户。这样,越后屋扩大了自己的市场目标。
越后屋的收益模型是“低成本的薄利多销”。这里有一个良性循环,因为价格低,销量大,可以低价格采购原材料;低价格的原材料,导致成本下降,有利于低价销售。
同时,越后屋将传统的量身定制变成了批量生产,降低了技术成本和人工成本等,更为低价格提供了保障。
严格执行“现场现金”交易,也避免了长期困扰商家的死帐坏帐。
店铺大型化和专业分工,支撑起越后屋的商业模式。越后屋实行“销售制成品”这一新商业模式,使专业人才的技能得到提升。彼此相辅相承。
由于越后屋建立的新商业模式,方方面面都发生了改变,竞争对手根本无法超越。可以说,它的胜出是一种必然。
三井高利的另一个重量级的撒手锏就是开辟了“换钱商”。换钱商业务相当于过去中国的钱庄。不仅减少了金银币兑换麻烦,也避免了金银币长途运输的风险。
这样的举措得到政府幕僚的支持,无形中为越后屋赢得信任,也为越后屋提供了免息资金。这充分改善了三井家的经营模式。
难能可贵的是,高利死后,越后屋并没有分崩离析,高利之子高平为家族事业引入了新的能力,那就是类似于现在“持股公司”的“大元方”制度。
高平为三井家族生意设置了一个总部机构统一管理,让下属的所有子公司成为持股公司。可别小看这一变化,之后,在分工、统筹管理、效率等方面,都取得了划时代的进步。
由于越后屋的商业模式的各个环节,都与竞争对手不同,既无法模仿也无法超越,从而保障三井财团在风雨飘摇中延续了近400年,屹立不倒。
03经营学对职场人生的指导意义
那么,对于普通人来说,为什么要学习经营学呢?
其实,经营学并不只是给那些经营大佬们学习的,普通人也需要。
如果你是企业或项目的负责人,你需要形成经营学的视角;如果你将从事的工作、自己的职场人生当作一个“大项目”,同样需要形成经营学视角;即使你是一个正在寻找工作的学生,也需要有经营学的视角。
比如说,投身一次社会组织活动,去真实地感受一下价值与责任。体会被顾客感谢的愉悦,与同事沟通的重要意义等,这些宝贵的体验,日后都大有用途。
简单来说,把工作场景中碎片化的东西整合起来,当作一个整体去思考、去应付,你会得到进步和成长。而帮你做这些的工具,就是经营学。
《新经营学》是一本介绍经营学的书籍。它与传统经营学书籍不同的是,这是专为商场与职场新人而写的经营学入门书籍。
没有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时间轴+案例,讲述了普通人也能学得会、用得上的MBA知识。无论是正在找工作的学生,还是已经入职的社会人,都值得一读。
但它不仅仅是入门级经营学,还是职场人生的指南。任何时候,我们都需要拥有经营学的视角和智慧。
换个视角看世界,看到的风景会不一样。以经营学的视角去理解、去分析、去解构再重构这个世界,你将拥有敏锐地洞察与感知问题的能力,清晰描述与解析问题的能力,并能为这些问题找到自己的答案。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