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妇科肿瘤及不孕症发病人数攀升,专家呼吁治疗关键在于“早”

  

  女性健康是全民健康的重要基石,也是实现“健康中国2030”战略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7日母亲节到来之际,由中国医药教育协会、中国健康促进基金会主办、罗氏诊断支持的“妇科生殖内分泌疾病与不孕管理研讨会暨‘诊爱健康、自由绽放’女性健康项目启动会”上传出消息:针对妇科疾病早诊早治,生存质量可以明显提升。专家呼吁:广大女性应该通过定期接受妇科检查,尽早发现疾病隐患,从而获得及时有效的诊疗,守护个人健康。

  近年来,伴随社会环境、婚育观念、家庭责任等多方因素影响,女性正面临着日益复杂、多样的健康问题。国务院印发《中国妇女发展纲要(2021-2030年)》中,将“妇女全生命周期享有良好的卫生健康服务”作为主要目标之一,呼吁关注女性健康需求,确保女性获得高质量、有效率、可负担的医疗和保健服务。

  大会主席、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华克勤教授表示:“女性健康管理需要凝聚各学科专家学者之力,持续推动我国女性健康管理与临床诊疗水平的提升。同时普及女性相关疾病知识、切实加强广大女性的疾病防治意识。”大会主席、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艺红教授表示:“此次女性健康项目的逐步落地,能让更多女性从高质量诊疗服务中获益,为实现‘健康中国’贡献力量。”

  近年来,包括卵巢癌和宫颈癌在内的常见妇科肿瘤的发病人数持续攀升并呈年轻化趋势。妇科肿瘤治疗的关键在于“早”,如能通过肿瘤标志物检测及早发现,患者的生存率将得到大幅提高。

  作为我国发病率最高的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宫颈癌是目前唯一病因明确、并可实现早发现、早治疗的癌症。数据显示,我国每年新发宫颈癌患者11.9万人,死亡率达3.7万人。定期进行高危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检测,是实现宫颈癌早诊早治、降低其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卵巢癌是我国死亡率居首位的妇科恶性肿瘤,人附睾蛋白4(he4)联合糖类抗原125(ca125)检测能够助力更早、更准确地鉴别诊断卵巢癌,助力临床为患者抓住最佳诊疗时机。

  此外,妇科生殖内分泌疾病包括多囊卵巢综合症(pcos)、异常子宫出血、高泌乳素血症等,具有发病频、覆盖广、诊治难等特点。性激素六项检测在妇科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疗管理中发挥重要作用。而amh作为评估卵巢储备功能最有效和敏感的指标,近年来在临床上应用广泛,在生殖内分泌疾病诊疗中同样具有重要临床价值。

  大会主席、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张清学教授表示:“诊断作为推动疾病预防、诊断和治疗的关键动力,在助力临床应对女性健康挑战中发挥着空前的价值。精准、高效的诊断能够助力临床及时发现危险‘信号’,第一时间为患者进行干预和治疗。”

  值得一提的是,育龄期肿瘤患者的生育力保护是不可忽视的需求。在患者治疗前后,可通过amh、afc、e2等检测评估卵巢储备功能,指导治疗过程中的生育保护决策,为肿瘤患者保留“生”的希望。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邱丽华教授、广东省人民医院叶海燕教授、中山大学附属第八医院肖青教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郭艺红教授分别就妇科肿瘤生育力保护、女性健康管理、妇科生殖内分泌疾病的诊疗进展以及不孕症诊疗等话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交流,并着重指出规范化临床诊断在疾病诊疗全程中的价值。

  另悉,罗氏诊断多年来持续深耕女性健康领域,针对不同年龄阶段女性的健康需求,打造覆盖育龄期、孕期、更年期在内的全生命周期的诊断整体解决方案。

  本文作者:顾泳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