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湿地保护宣传周宣传活动在泉州启动
本文转自:人民网
人民网泉州4月25日电 (叶青卿、实习生陈遴)4月24日,2023年福建省湿地保护宣传周宣传活动在泉州湾河口湿地省级自然保护区举行。
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王宗华、福建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副主任郑李亭、福建省林业局一级巡视员谢再钟、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福州专员办一级调研员李月清、泉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蔡天守,以及晋江市人民政府、泉州市林业局等单位有关同志参加活动。
2023年福建省首届湿地保护宣传周宣传活动正式启动。福建省林业局供图
2023年1月1日起施行的《福建省湿地保护条例》规定,每年4月的第四周为福建省湿地保护宣传周。近年来,福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湿地保护工作,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推动福建省湿地保护工作取得明显成效。
在保护体系建设上,福建已建立省级以上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0处、湿地公园10处、水产种质资源保护区11处、饮用水源保护区633处,发布省重要湿地50处、一般湿地名录2873处等,逐渐建立起以自然保护区、湿地公园等为主体的湿地保护体系。
在保护基础巩固上,福建省通过开展湿地资源调查、红树林专项调查、沿海水鸟调查、沿海重要湿地区域水鸟资源连续监测等调查,在闽江河口、泉州湾、漳江口等保护区内建立湿地生态系统定位监测站,开展湿地定位监测研究,以及湿地生态价值、互花米草治理、红树林修复等研究,建设宣教博物馆、观鸟屋等,湿地保护基础利用完善。
大学生代表宣读湿地保护倡议书。福建省林业局供图
在修复治理工作上,福建省实施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互花米草除治攻坚行动、闽江和九龙江流域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以及闽江河口重要湿地等生态保护修复项目,2021年起累计完成红树林种植1.4万亩、修复1.49万亩,完成互花米草除治13.66万亩。近年,福建省湿地生态环境和生态质量不断提升,湿地生物多样性更加丰富,本省湿地已成为野生动植物生活福地,人民群众游憩胜地,生态文明实践高地。
在生态建设延续上,福建作为全国首个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将认真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湿地保护法》《福建省湿地保护条例》,进一步凝聚全社会珍爱湿地共识,以争优争先争效的担当作为,守护湿地生态安全,持续加强湿地公园建设,持续开展互花米草除治攻坚,持续开展湿地生态修复等,不断推动湿地保护事业高质量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让美好湿地生态成为全民共享的绿意空间。
活动现场,主办方介绍泉州湾河口湿地特色生态资源。福建省林业局供图
本次活动由福建省关注森林活动组织委员会、福建省人大农业与农村委员会、福建省人大常委会农业与农村工作委员会、福建省政协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福建省林业局、国家林草局福州专员办、泉州市人民政府等单位联合举办。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