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考上公务员?这两个“无编制岗位”同样不错,服务期满可直接转正
在当下就业形势不乐观的情况下,许多大学生选择通过考公考编来寻找稳定的工作。但是考公考编的成功率非常低,对于那些没有进入体制内的大学生来说,寻找一份体面的工作似乎已经成为了他们的无尽追求。然而,除了“考”这一种方式进入体制内,还有一些比较特殊的岗位,值得我们去尝试。
大学毕业后,许多大学生选择考公考编是因为能够进入体制内,使自己的职业生涯稳步发展。然而,无论是考公还是考编,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为了让大学生们了解更多选择进入体制内的方式,本文将分享两个“无编制”的岗位,提供给大家参考。
“三支一扶”是指帮助大学毕业生到基层服务,落实就业指导和保障,又能促进当地的经济发展、教育发展以及医疗发展等的支教、支农、支医和帮扶乡村振兴工作。自实施“三扶一支”政策以来,已有43.1万名大学毕业生投身基层服务。随着国家的重视和人民的需求,这个数量还在不断增加。
1. 拥有本科及以上学历,没有工作经历限制,须在规定的期限内毕业;
2. 年龄在18-30周岁之间;
3. 健康状况良好;
4. 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和思想品德,具有较强的事业心和责任感;
5. 原则上要求有乡村工作经验及乡村户籍。
服务期一般为两年,工作期间虽然没有工资,但是会有发放的补贴,不同的地区补贴金额也不一样。如果服务的单位有一定的财政实力,还会给大学生缴纳五险一金,总的待遇也不比一些企业差。而且,服务期满后,你还有两种选择,一是选择继续深造,享受考试加分和优先录取的待遇,二是选择在原单位落实事业编制,可以直接免试入编,也可以参加公务员考试。
值得注意的是,三支一扶的工作地点大多在基层单位和乡村地区,工作环境相对较差,对于不能接受乡村环境的大学生来说要谨慎选择。
特岗教师政策是国家为了支持教育事业、帮扶农村学校,解决农村学校的师资不足而制定的特殊政策。相关部门会以公开招聘的方式,招录一些大学生到中西部地区的乡村学校任教。一般情况下,在特岗教师的岗位上工作满三年,聘期考核合格,并且个人愿意继续留任的,就可以直接转换为当地的公办教师,成为一有编制的事业单位工作人员。
1. 有本科及以上学历,不限专业,但在招聘岗位要求的学科或专业方向内;
2. 年龄35周岁以下,健康状况良好;
3. 自愿到农村学校任教,愿意坚守在农村边远地区;
4. 具有全国普通话水平测试二级及以上证书。
与三支一扶岗位相比,特岗教师的岗位更为稳定,不仅有工资,还能够享受公公假、带薪年假等福利待遇。而且特岗教师岗位需要的学科和专业比较多,所以各类学科毕业生都可以考虑。
通过本文的介绍,我们可以看到,进入体制内并不一定必须通过考公考编的方式。三支一扶岗位和特岗教师岗位是值得考虑的“迂回战术”。
当然,这两个“无编制”的岗位也有它们的缺点,工作环境较为偏远,服务期限比较长,而且可能需要支付某些代价。但是,对于那些追求稳定的大学生来说,这两个岗位仍然是值得尝试的。
不过,除了以上两个岗位,还有许多其他类似的岗位,希望大家可以自己去寻找,找到最适合自己的岗位,让自己的职业生涯更加顺畅。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