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盐龙街道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纪实

  民主与法制网讯(通讯员王家海 吴浩)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盐龙街道将55个综合网格细分为215个“微网格”,构建“街道—社区—网格—微网格—户”工作体系,并配备了215名微网格联络员和430名微网格志愿者,形成“全员齐上阵,各方齐发力”的工作格局,凝聚起微网格服务治理共建共治力量。

  党建引领迸活力。盐龙街道积极探索网格服务管理新机制,构建党建引领治理新格局。跃马、健仁、方向等社区建立“精网微格”工作站,用“微阵地”夯实根基,从“微”入手,通过“党建统领,一网治理”,将警务、司法、市场监管、城市管理等全面融合,有力推动社区党组织有机联结各部门单位。该街道充分发挥微网格阵地实体化优势,细化工作范围和职能,夯实以党员为主体的志愿者力量,联合社区民警、居民代表等群体,发挥网格监管作用,定期开展民情分析会或工作碰头会,讨论、协商解决相关问题,提升社会治理能力。

  大数据提质增效。盐龙街道依托大数据平台,有效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依托市域网格化平台和“微连心”小程序,采集基本信息、上报事件、巡查走访;实行错时制走访,实时完善网格基础数据,将辖区内网格居民基础信息进行动态更新;建立网格微信群,及时收集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助力社会治理;网格员和微网格工作人员通过大数据掌握辖区微动态,将社区治理融入细微之处,彰显微网格关键作用。

  新举措优化服务。盐龙街道倾力打造“七彩网格”分色分级品牌,显著提升服务效能。2022年10月,该街道将辖区内馨隆花苑小区作为全区第一批试点小区,探索实践“七彩网格”机制,将“正常住户”“闲置房屋”“流动租户”“残障人士”“空巢老人独居老人”“五保户低保户低收入家庭”“特殊群体”用七种颜色赋予“宽管、关注、监测、帮扶、守护、包保、监管”等级项目服务,创新设计和开展符合社会需求、促进社会进步、增进人民福祉的服务项目。网格员常态化开展代办的服务,把微网格建在群众中,把政策宣传、为民服务、法律咨询送到家门口,实现人在格中走、事在家中办,让群众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星级代办服务。同时发展群防群治组织力量,发挥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与平安志愿服务队的协同作用,发挥其联系群众的桥梁纽带作用,广泛组织群众参与网格化社会治理,提升群众知晓率和满意度。

  今年2月,该街道率先打造“平安驿站”,从“微”入手,微网格联络员、微网格志愿者在安全生产及为民办实事等方面不断贡献网格力量,全力打造更加精准、精细、精致的“精网微格”,多元提升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足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