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宜宾外贸再创历史新高

  | 记者 郑杰 通讯员 陈宏浩

  记者从宜宾海关获悉,2023年一季度宜宾市实现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91.3亿元,列全省第三位,同比增长54.9%。其中出口总值51.87亿元,同比增长41.3%;进口总值39.43亿元,列全省第二位,同比增长77.2%。3月单月宜宾进出口41.82亿元,再创历史新高。

  

  4月18日晚19点,宜宾港国际集装箱码头一派繁忙景象,38个集装箱共746吨进口锂辉石有序装卸到海关监管场所,申报缴税后将快速运往江安的锂电工厂。截至4月19日,已有34批共7784吨锂辉石在宜宾港申报进口。

  宜宾海关相关负责人介绍,自3月24日起,进口锂辉石采用“一箱到底”方式在宜宾港通关,相比原来在沿海口岸清关后外贸箱转内贸箱运输回宜的通关模式,企业进口原材料物流成本大幅下降,整体物流时效节约5天左右,再借助宜宾综合保税区的进口保税功能,将进一步释放流动资金。

  据统计,一季度宜宾进口锂辉石17.6亿元,同比增长2.9倍,推动整个锂电产业实现进出口27.72亿元,同比增长4.4倍,占全市外贸总值的30.4%,对外贸增长贡献率达69.8%。其中出口氢氧化锂和锂电池共9.68亿元,同比增长15.6倍。

  在锂电产业产销两旺的同时,作为宜宾新兴产业的另一重要代表的汽车产业外贸也发展迅猛,一季度宜宾出口汽车4.97亿元,已超过2022年全年水平,同比激增32.5倍,占全市外贸总值的5.4%,对外贸增长贡献率达14.9%。

  智能终端产业在经历年初的短暂下滑后也迎来了反弹,一季度宜宾45家智能终端企业实现进出口28.99亿元,同比下降5.1%,降幅较前2月收窄20.4个百分点,占全市外贸总值的31.7%。其中智能终端原材料进口8.59亿元,同比增长6.5%。

  同时,一季度宜宾纺织产业进出口8.26亿元,同比增长32.4%,其中进口4.76亿元,同比增长60.9%。另外,晶硅光伏产业新增出口0.64亿元。

  

  一季度宜宾三江新区(含综保区)实现进出口52.39亿元,同比增长20.3%,占全市外贸总值的57.4%。其中出口总值36.01亿元,同比增长22.8%;进口总值16.38亿元,同比增长15%。

  宜宾综保区进出口24.45亿元,同比增长19.9%,占全市外贸总值的26.8%。其中出口总值13.47亿元,同比下降5.3%;进口总值10.98亿元,同比增长77.7%。随着锂电、光伏等新兴产业在全市的统筹布局,各区县开放型经济得以快速发展,一季度江安县实现外贸进出口27.65亿元,同比激增3.4倍,另外叙州区、屏山县等区县也取得较好成绩。

  

  纵观一季度宜宾外贸运行情况,民营企业外贸进出口稳步快速发展成为宜宾外贸运行中的一大亮点。一季度宜宾有进出口实绩企业129家,其中103家民营企业进出口72.4亿元,同比增长59.2%,占全市外贸总值的79.4%。国有企业进出口16.3亿元,增长31.5%,占全市外贸总值的17.9%。另外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2.3亿元,增长1.5倍。

  

  一季度宜宾以一般贸易方式进出口62.4亿元,同比增长75.9%,占全市外贸总值的68.4%。以区内物流方式进出口10.3亿元,同比增长2.4%,实现转降为增。另外以区外进料加工方式进出口2.6亿元,增长21.9%。

  一季度宜宾共与122个国家(地区)发生贸易往来,比上年同期增加24个贸易伙伴,澳大利亚、中国香港、韩国、巴西和中国台湾为宜宾前5大贸易伙伴。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20.5亿元,同比增长69.3%,主要为汽车出口东欧拉动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