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少儿创意美术的起源问题的一点思考
现如今,无论小到乡镇县,大到北上广,儿童阶段美术学习的内容,均少不了“创意”二字,也就是创意美术课程,我本人从业十余年,也开发过很多的创意美术课程,但近些年静下心来思考之后,发现了一些我自己都不能说服我自己的问题,暨“少儿创意美术”这门学科到底从何而来?
全G各地有数不尽的校外美术教师,当然我也曾经是其中的一员,我们这些老师绝大多数都是毕业于各个艺术院校或者某某综合大学的美术系,这就是目前校外美术教师的师资来源,对吧?那好,我和我的同行们,在考进美术院校以后,大一阶段学习都是基本综合课程,在大二阶段,才选择自己的具体学习方向,比如油画,国画,雕塑,环艺,动画,等等具体美术学科,然后一直读到大四毕业,至于以后是否读研考博,那是后话,我在这里不加赘述。毕业后的美术院校学子们有一部分,进去学校教书育人,有一部分校外美术JG工作,而校外美术教学一般又分为高考美术和少儿美术两大类,高考美术自不必说,就是把您在大学期间学习的写实性绘画技法教授给学生们,就可以了,譬如素描速写水粉静物风景等等,当然也有一部分是创意设计类的,但不管怎样,您教授这些课程,都是您在大学期间学习过的,应该可以说是轻车熟路,毕竟都是写实型的绘画嘛。
我们作为老师,请大家回忆一下,当年在美术院校读书期间,是不是学习了大量关于艺术设计方面的一些创意思路,基本上都是关于环艺,轻工,平面图,3D视觉方面的创意思路,这些大学期间的创意美术学习内容,是不是专门服务于社会与市场的美术知识?我们在学习的过程中,您有没有发现,虽然可以我们可以尽情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进行设计,但这里有个大的前提条件,就是您必须要有最基本的的素描速写水粉的绘画能力,才能设计出合乎美学逻辑的作品,也就是说,您在大学期间完成的设计作业,必须符合最基本的美学逻辑,只有这样,你的导师才能在你的设计作业上面签上“合格”二字!这也就是为什么美术学院的设计专业在招生的时候,首先考察的就是您素描速写水粉这三大科目的基本功,再换一句话说,“假如一名优秀的设计师不需要有绘画基本功,那美术院校的设计专业也就不用招收有绘画基本功的学生了”!听起来有点拗口,简单点说就是,你没有绘画基本功,想进美术类大学学习设计?没门儿!
没有最基本的绘画功底,又哪来的挥洒自如的创意呢,这个道理放在成年人的世界里,大家都能理解,可是到了儿童学习美术的时候,似乎就有点尴尬了,因为啥呢,因为小朋友们就不可能有很好的绘画能力,说通俗点就是,孩子年龄太小,画出来的事物不可能和实际物体一模一样!这是儿童的生理和心理的必然表现,很正常!您见到有哪个小孩子,随意的拿出一支笔,用几分钟的时间,就可以画出一张栩栩如生的百鸟朝凤图?就像唐伯虎点秋香里的画安那样?根本不可能嘛!
当然,刚才说的情况有些夸张,而实际情况就是,确实在我们现实生活中,就有一小部分有着较好的绘画天赋的小孩子,5,6岁,或者7,8岁,随意拿出一支笔一张纸,分分钟搞定一张全家福,而且看起来栩栩如生,生动形象,说白了就是小小年纪就能把东西画得像!因此,我们成年人口中经常说的“画得像”,就成为了父母们给小孩子报美术班学习目标,这也无可厚非,你想啊,假如你有一个女儿,在某某班里学了一年的绘画,你肯定在你的亲朋好友面前说,“大家看看,这是我闺女画的我们家二哈,看起来多像呀!”。你总不至于说,我们家女儿学了一年的画画,她画的小狗,看起来就像一条咸鱼!太好看了!!!你要是这么夸你家闺女,我只能对你说一句话“我对你的敬仰犹如滔滔江水连绵不绝……”
好了,言归正传,我这么说的目的,就是说,家长一般都会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在班里学习绘画,尽可能地学会把一个事物画很像,这要求看起来不高,其实。我们作为校外美术老师都知道,这个要求,可真心不算低呀,但是,没有办法,顾客就是上帝,有求必应呀,于是,在相当一段时期,大概有那么二十多年时间里吧,全G各个校外美术老师都在不遗余力的教授孩子的绘画造型技巧,让孩子们尽可能把一件事物画像,画的生动,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仅是家长报名学画的目的,同时也是教画画的老师们,用她(他)们当年在上大学期间学到的知识,再次教授给孩子们,这样的教学模式一直从80年代末期开始,一直持续到2010年左右的时候吧,这种风行全G的,所谓写实性的教学模式开始有了变动,一些校外美术老师提出了一个新的观点“儿童创意美术教学”,一开始只是一些一线大城市的美术教学从业者尝试用这种新的教学思路来教授孩子们,绝大多数地区的教学模式仍然比较传统,于是然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大概在2017年左右的时候,创意美术的风,彻底刮遍了神州每一个角落,直到今天
最近几年,放眼望去,几乎每个JG的美术老师都在教孩子们创意,可很少有人反思一件事情,那就是:我们专业美术院校毕业的老师,确实有能力教孩子们画像一个东西,但是,我们真的有资格去教孩子们创意吗?可以这么说,我们曾经在高中,在大学,学的就是画面的造型能力,所以我们当然有资格有能力教孩子们的造型能力,但我们可从来没有在高中或者大学的课堂里学过创意呀!尤其是“少儿美术创意”!既然我们在大学毕业之前从来没有学过或者接触过“少儿创意美术”,那我们大学毕业以后,又是怎么可以大言不惭的教授小朋友们“创意美术”的呢?
说到这,可能有些少儿美术从业者就不乐意了,他(她)们会说,“我们在大学期间,也学习了很多有关各种设计思路,各种创意思路的绘画和艺术设计课程啊,我们学过这些课程,那怎么就不能教孩子们创意呢”?!
这样说乍一听没问题,可仔细一想,有漏洞,你想啊,你在大学期间学的美术创意设计课程,是不是基于一个大的前提,那就是,你在考取这所大学美术系之前,就已经通过高中2到3年甚至4年的绘画基本功训练,具备了最基本的人物静物景物以及色彩的写实绘画能力以后,进而,才能在大学期间学习各种类型的,各种不同风格的创意设计课程,而你在大学美术系的课堂里,教你各种设计风格的老师们,是不是也同样默认,你们在座的各位学生,也都是经过高中期间严格的写实造型训练以后,才考进这所大学,对吧!那也就是说,没有哪所美术学院的设计专业老师,愿意教一群根本没有美术绘画基本功的学生吧
好的!说到这里,请你想象一下这样的场景,假如,我们在中小学阶段,都从来没有学习过绘画,然后,当我们进入大学美术系以后,大学美术系的教授们,面对着一群绘画基本功啥都不懂的我们,究竟怎么讲课呢?而我们这群绘画小白又如何通过教授的讲解与引导,在课堂上完成一幅完整的绘画作业呢? 而如果你作为这样一个课堂的老师,你又该如何应对这样的课堂呢,别忘了,这堂课结束后,每个同学都得交出一张绘画作品的,怎么样?是不是听起来很棘手?
我刚才说的这个场景,就是我们每个校外美术从业者所面临的问题,学生们没有绘画基本功,你也别指望孩子能有什么很扎实的基本功,但是同时,教学时间紧迫,家长着急看到自己孩子的学习成果,于是所以,让孩子跟随传统的绘画大师学习技巧,比如学习安格尔,丢勒,列宾的作品,显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因为这都是写实性绘画大师的作品,但是,如果让小朋友们学习非写实性绘画大师的作品,就显得合理多了,比如毕加索,梵高,大卫霍克尼,他们这些大师的作品,看起来似乎很适合孩子们去学习,原因非常简单,因为这些大师的作品,看起来很有“创意”
看起来很有创意的大师的作品,成了校外美术教材的香饽饽,于是大家纷纷普研究大卫霍克尼,去研究毕加索,可是我觉得大卫霍克尼和毕加索当年在创作的时候,一定不会在自己的作品后面写上这样的字样“少儿美术创意教学示范”
既然这些大师们自己都没把自己的作品当作少儿美术教学的案例,那远在万里之外的我们,又怎么好意思把他们的作品创作思路,强加于小朋友的思想里呢?仅仅是因为他们的作品,看起来很像小孩子们的信手涂鸦吗?
中学和大学我们没有学过,国外绘画大师的作品创作思路,也不是针对孩子们创意,那我们的“创意美术”,究竟从何而来呢?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