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开启“大思政课”培根铸魂的育人篇章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加强和改进学校思想政治工作是落实为党育人、为国育才任务的关键环节。学校积极探索新时代学校思政教育改革创新,坚持用党的创新理论开启“大思政课”培根铸魂、启智润心的育人篇章,用思政文化哺育师生成长,努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一、言传身教,深耕思政教育“责任田”
讲好思政课,关键在教师。我们充分调动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着力提升思政课教师的专职化专业化水平,持续提高全体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和本领,推动思政课程和课程思政同向同行。
1.当好“主力军”。充分用好学校思政名师、优师、导师资源,构建“党团员教师—思政教学骨干—少先队辅导员—校外专家导师”多元思政团队。深入开展思政示范课展示活动,认领示范岗,上好示范课,营造“全校一盘棋,躬耕一片田”的思政教育氛围,压实全员育人责任。
2.上好“研修课”。建立思政教师研修室,举行思政教学沙龙,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融入思政课,开展专题研讨和集体备课,通过听课、磨课、研课、专题讲座,在提升教师政治素养的同时,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革命文化、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重大主题教育融入思政课程,增强课程的思想性。
3.做好“领头雁”。作为苏州市思政名师、高新区党员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校长、书记切实履行学校思想政治工作第一责任人职责,近两年执教思政、读本公开课3节,主讲思政、传统文化、家庭教育、亲子沟通等讲座20多场,主动谋划、大力推进,让思政文化引领教师拔节成长。近两年,学校新增1名江苏省教学名师、1名苏州市名教师、2名市学科带头人、1名区青年拔尖人才、3名市“双优之星”,1人获省评优课一等奖,1人获大市基本功一等奖,16人获区评优课及基本功一等奖。
二、协同育人,建设思政教育“大课堂”
我们坚持将思政育人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由“德法课程主阵地、学科主题思政群、生活实践思政网”组成多样的思政课程,构建思政课主导、文化课渗透、校园文化熏陶、实践活动感悟的育人体系。
1.党团队一体,思政教育“燃”起来。坚持系统思维,强化党的领导,推动党建带团建、队建。支部书记率先垂范,从“开学思政第一课”到成长礼、毕业典礼上的殷殷寄语,从疫情防控关键时期“隔空对话、线上班会”到深入各个年级与成大娃面对面话成长,定期开展理想信念教育、价值观念引领、学习生活帮扶、文明安全教育等。党团队共同开讲“国旗下的红色故事会”,“行走的思政课”“成大娃心向党”等活动让新思想入脑入心,引导学生在成长的“拔节孕穗期”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2.校本思政课,思政教育“亮”起来。我们因地制宜开发富有教育意义的地方和校本思政课程——“乡贤文化课程”。师生共同参与,编写低、中、高年级三册《诗话横塘》读本。学生走近乡贤文化,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智慧,在寓教于乐的活动中争做“成大小贤人”。依托苏州市中小学生品格提升工程项目《运河文化的“小朋友圈”》,成大娃共学共研共探“横塘的水和桥”。师生编排的《幸福横塘路》荣获2022年“三话”比赛区一等奖、市二等奖。校内开辟屋顶农场——“田园”,布置范成大田园诗集大成者的物态文化,将乡贤文化融入劳动教育。同时,我们以“南泥湾精神”盘活思政育人资源,引导学生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学校屋顶农场课题成功立项江苏省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
3.线上+线下,思政教育“活”起来。学校微信公众平台定期推出“党史故事我来讲”“榜样故事我来讲”专题栏目,引导学生传递党的声音、传播文明力量、传承红色基因,同时利用“成大朗读之声”校园广播,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学校专职思政教师开设“红色传承”社团,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宣讲新时代新思想;线下每周定期进行学生社团活动,线上开展“微思政”教育,覆盖全校学生。“云”上思政自“微”处发力,以“微制作”托举“大平台”,把思政教育融入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之中,达到一种“润物细无声”的效果。
4.家校凝合力,思政教育“动”起来。通过“家庭教育工作坊”这一交流平台,走近每一个“成爸成妈”。采用专家讲座、沙龙研讨、微信推送等方式,与家长沟通、交流科学有效的育人方法,引导家长弘扬中华传统美德,传承良好家风家训,最大化地发挥出家校教育合力,为每一个孩子的健康成长创设良好环境。学校积极开设沟通渠道,及时回复家长的咨询来信。自区实小教育集团成大校区正式挂牌以来,集团深度融合工作不断推进。我们发动家长积极参加区实小家庭教育课程“文质讲坛”,“成爸成妈”与专家对话、取教育真经,优质均衡的教育红利惠及每一个家庭、每一个孩子。
三、拓宽渠道,搭建思政教育“多平台”
我们坚持开门办“大思政课”,不断拓展工作格局,充分挖掘社会各方的力量和资源,建设“大课堂”、搭建“大平台”,推动思政小课堂与社会大课堂相结合,建好“大思政课”的阵地资源。
1.做优国防教育基地。国防教育是学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2022年9月,学校与江苏省军分区苏州第五干休所签订共建协议,把国防教育纳入学校“大思政”教育。成立“少年军校”,与抗战老兵零距离,远程连线“苏州舰”,军事体验感受铁血气魄,书画文献展讲述强国故事……有声有色的活动让红色教育入脑入心,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2.构筑心理健康港湾。从课程思政的角度出发,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健全人格和积极向上的心理品质,为学生健康成长注入“心”能量。学校主动适应“后疫情时代”和“双减”新形势,特邀苏科大鲍谧清教授团队来校开设“成大心行动”心理团辅,常态化开展沙盘游戏课堂,更加重视学生品德教育和良好习惯养成,培养亲密和谐的亲子关系,把心理健康作为提升学校教育质量、健全家校社协同育人新的突破点。
3.打造廉洁教育阵地。廉洁文化在学校立德树人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2022年暑假,学校配合上级纪委部门,进一步挖掘范成大“为民办事、廉洁奉公”的清廉品质,积极拓展学校乡贤文化中的思政教育资源。师生参与拍摄《贤吏范成大》故事短片,生动演绎再现范成大的清廉故事,并以此为契机,让师生了解其生平、学习其诗歌、演绎其故事,让师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廉洁文化的熏陶。
思政铸魂,赋能发展。《中国国防报》《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中国网》《姑苏晚报》《引力播》和苏州教育电视台等多次报道学校思政教育、国防教育、“双减”工作、劳动教育。学校获评苏州市中小学创建“一校一品”党建文化品牌项目特色学校、苏州市巾帼标兵示范岗、高新区先进基层党组织、高新区教育工委基层党建“十佳创新示范项目”、高新区“四有”好教师重点培育团队、高新区基础教育奖励综合发展评估二等奖等殊荣;成功创建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学校、江苏省人防知识教育示范学校等。
心中有信仰,脚下有力量。我们将坚持思政文化的价值引领作用,真正把青少年培养成为拥有“四个自信”的孩子,引导学生用理想之光照亮奋斗之路,用信仰之力开创美好未来,切实发挥思政文化立德树人的关键作用,真正开启“大思政课”培根铸魂的育人篇章!(苏州高新区成大实验小学校 楼靖怡 钱晓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