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中学记叙文阅读练习及解析:母亲的刺绣时光

  参考答案:

  1. (1)母亲让“我”学刺绣,“我”很笨拙,母亲并不勉强

  (2)年迈的母亲依然天天在刺绣,令“我”不解

  (3)母亲送“我”刺绣鞋垫,“我”理解了母亲

  【1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概括。解题时,要先分析出文章的行文思路(线索),再结合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主要人物的活动,采用“人+事+结果”的方法加以概括。文章以时间为序,分别叙写了小时候,“我”常见母亲忙活刺绣, 绣品装点我们的生活(1~2段);我稍微大一点,母亲让“我”学刺绣,“我”很笨拙,母亲并不勉强“我”(3~4段);等“我”结了婚,年迈的母亲依然天天在刺绣,让“我”感到不解(5段);后来,我去外地谋生,母亲送“我”刺绣鞋垫,“我”理解了母亲(6~7段);最后,抒发了“我”对母亲的美好品质的赞美之情。据此概括填写作答。

  2. “捏着”写出母亲刺绣时拿针的动作,“执着”写出母亲刺绣时的耐心、坚持。这两个词表现了母亲的沉稳专注,心灵手巧,也表达出“我”对母亲的疼惜之情。

  【2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词语的赏析。对于词语的赏析,要在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结合上下文和具体的语句分析作答。采用答题格式是:先解释词语的意思,再结合语句分析表达的内容,最后写其表达效果。注意要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段”。语句“结了婚,每次回母亲家,我总看到母亲在捏着银针刺绣,母亲老了,戴着老花镜执着地绣出一花一叶”中的“捏着”,准确传神地写出母亲刺绣时拿针的动作,“执着”这一形容词的使用,突出地表现了母亲刺绣时的耐心、坚持,形象地刻画出母亲的沉稳、专注,心灵手巧的特点,同时,也含蓄地表达了“我”对母亲的疼惜之情。据此理解分析作答。

  3. “刺绣时光”指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千变万化的刺绣中;“刺绣时光”也指“我”以笔墨为针线,绣出活色生香的生活。“刺绣时光”是两代人精神的相融。勤劳日子里,“我”与母亲拥有了柔软的内心,辽阔的眼界;人生风雨中,生活有了小欢喜,让“我”即便身处困境,也能找到快乐。

  【3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重点词语的理解。理解词语的含义不要仅浮于语句的表面意义,要重点进行片段研读和探究,结合语境,联系上下文,紧扣文章中心主题。作答时要结合语段的具体内容从表层含义和深层含义两个角度进行分析。文章中的“刺绣时光”,既指母亲把内心深处对生活的理解融入到刺绣中;也指“我”以“笔墨”为针线,“绣”出美好的生活。还指母亲的勤劳坚韧的美好品质“刺绣时光”让“我”人生风雨中,即便身处困境,也能找到快乐。据此理解作答。

  4. AC

  【4题详解】

  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A项,第二段中,引用罗隐的诗句,彰显文章底蕴,增添了文章文学色彩的同时,也描绘出了古代女子刺绣的场景,突出母亲刺绣技艺的灵动高超。所以“只是为了突出母亲刺绣技艺的灵动高超”的理解不正确。C项,第八段中,依据“终于,我拿起了笔,拾掇起荒废了很多年的文字。有了爱好,生活在平淡如水中浸润了精致,活色生香起来”可知,C项“表明作者开始拿起银针,静坐一角,绣出画卷”的理解是错误的。据此,答案为A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