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级战斗英雄谭秉云:孤身持一枪,三颗手雷,挡住了美骑师8小时
阅读此文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1950年的那个寒冷冬季,中国人民志愿军的战士们在长津湖地区以坚定的意志和无畏的勇气,将敌军一多师的力量分割并紧紧包围。
在这场战斗中,他们英勇斩获1.3万余敌军,改变了整个战场的态势。
然而,胜利的背后的代价也是沉重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在夺回三八线以北的广袤土地的过程中,也失去了许多勇敢的战士。
在零下三十多摄氏度的严寒中,他们坚守阵地,悍不畏死,许多战士在战斗中,端着枪的姿势被冻僵,英勇牺牲。
这些悲壮的先烈们,用自己的生命诠释了战士们忠诚履行使命和视死如归的决心。即使在极寒的环境中,他们宁可冻成冰雕,也绝不退缩。
他们的革命精神,将永远镌刻在后人的心中,成为我们永远的榜样,而活着荣归的战士中有这么一位战斗英雄——谭秉云。
他单凭一枪三手雷,创造了堵截美骑师8小时的奇迹,究竟他是怎么做到的这个不可能完成的壮举?
谭秉云,一个出生于1921年的四川江津县贫苦农民家庭的孩子,在那个年代他的家庭生活极度贫困。
一次受灾后,谭家人被迫离开老家,只得搬到了附近的白沙镇谋生,年幼的谭秉云为了家中的生计早早就开始做工,儿时的他做过诸如放羊之类很多种童工。
虽然一直遭受着剥削阶级的打骂和压迫,但他没有认命,而是在这样的环境中逐渐长大,变得坚强和勇敢,也埋下了反抗压迫者的种子。
谭秉云在20岁那年被国民党强行征召成为壮丁,离开家乡到异地打仗,因为看过很多的国民党士兵为非作歹,他并不愿意成为一名这样的军人,但是迫于无奈只能追随部队去作战。
国民党上层腐败无能,中层又克扣军饷,底层士兵苦不堪言,军官对士兵的暴虐行为深深地让谭秉云明白国民党是救不了中国的。
然而,从抗日大义出发,他只能忍受这些苦难与不公,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国民党单方面悍然撕毁停战协议,对中共领导的解放区进行全面进攻。
在这次的自卫反击战中,我军经历了从被动防御到主动出击的过程,逐渐解放了全国各个城市。
正是因为我军为国为民的初心,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拥护,许多国民党部队也选择弃暗投明到解放军这一边来。
1948年末,谭秉云随部队起义,在经过政治思想教育后,1949年1月他被收编到解放军中,成为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谭秉云经历了几十场大小不一的战役,他的英勇战斗身影出现在淮海战役、渡江战役、上海战役等多个重要战役中。
在一次次的战斗中,谭秉云奋不顾身地冲锋陷阵,在战争的硝烟中成长茁壮。因为战斗英勇,沉着冷静他年纪轻轻便获得三等功,要求进步的他于1950年8月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在国民党全面溃败后,遭受十几年战火洗礼的中国人民终于迎来了翻身做主的好日子,中国全面解放。
当谭秉云正计划回到老家,与家人一起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建设祖国大好河山的时候,朝鲜战争爆发了!
朝鲜战争中有这么一场带着传奇色彩的战斗,在一次断后遭遇战中,美军的坦克一个接一个地向谭秉云带领的4班阵地靠近,隆隆的轰鸣声震得士兵们耳膜发麻。
谭秉云并没有轻举妄动,而是带领着战士们沉着应对,在工事里紧张地等待着敌人的进攻。
当美军坦克距离4班阵地仅剩10米时,谭秉云猛地跳出工事,并扔出手中紧握的反坦克手雷。
但是由于距离太近,手雷只炸在了坦克的炮塔上,并没有造成什么实质性伤害。
然而他没有慌乱放弃,掏出第二颗手雷精准投掷而出,随着一声巨响成功摧毁了一辆美军坦克。
让人心痛的是,由于距离爆炸范围太近,他的头部被四散的手雷碎片击中,鲜血直流。
谭秉云毫不在意自己的伤势,根本没有停下来包扎的意思,因为他看到第二辆美军坦克已经紧跟上来。
他连续地将手雷投掷到驶来的坦克各种关键位置,不久便使得坦克瘫痪在原地,里面的两名美国驾驶员试图弃车逃跑,被他几枪精准击毙。
经历两场恶战的他,背后已经是满是淋漓的鲜血,但是这并没有影响谭秉云的战斗意志。
接下来的时间里,他英勇摧毁一辆美军汽车,打死了其上两名驾驶员,士兵们看着谭秉云背着满是血迹的衣服,却依然在战场中奋勇前行,心中充满了敬意。
谭秉云根据自己的战斗经验,安排战士们早早就占据了地利的优势,他们选择埋伏的地段是美军必经之地,道路狭窄而且旁边就是悬崖峭壁。
刚刚被他们摧毁的坦克,成为了他们天然的掩体,而对方想要通过就必须要派人清障。
美军不敢轻易上前,但是也没有轻易放弃。为了打破对峙的局面,他们派出6辆坦克横推过来,并不断向我方的阵地进行覆盖式狂轰乱炸。
随着敌人密集的炮弹爆炸,谭秉云发现自己战友在不断减少,虽然心在滴血但是他仍旧保持着冷静。
他将牺牲的战友的手雷都收集起来,然后敏捷地跑到来袭坦克的侧后方,出其不意将它炸毁。
其余坦克见攻势无法奏效,赶紧掉头逃窜,这一战术性的打法毁掉了敌人的信心,让他们开始感到恐慌和混乱。
谭秉云在炸毁坦克后,不断利用石块和灌木林做掩护,与来犯敌人进行游击战,打一枪换一个位置,不断迷惑敌人。
他的身影随时会出现在敌人的任何方向,如同一只快速移动的幽灵,让敌人难以捕捉。
就是凭借诡谲多变的战术,他硬是靠自己一人与敌人对峙8个小时,惊得敌人不敢前进一步。正是此番惊人的战果为主力部队安全转移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这只是抗美援朝战争中的战斗一幕,却振奋了整个人民志愿军的信心。
故事要从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说起,美国悍然派出部队,以维和的名义行侵略的暴行。
中国深知唇亡齿寒的道理,也明白美国打的什么如意算盘,随着朝鲜方面局势的不断恶化。
中国迅速反应组建出中国人民志愿军,高举正义的旗帜,奔赴朝鲜解救朝鲜人民于水火。
刚经历了解放战争的谭秉云接到组织上的通知,深深知道作为一名人民战士,保家卫国才是第一等大事。
于是放弃了回到老家种田的想法,成为了第一批奔赴朝鲜的战士,鉴于谭秉云过往的战斗经历,进入朝鲜后他便被任命为班长。
经过几次战斗后,他勇敢的战斗风格深得指挥官的肯定,于是没多久又被提拔为副排长。
连续得被委以重任,让他更加坚定报国之心,他发誓要用一场场漂亮的胜仗来报答组织对他的信任。
1951年5月,中美双方的战况变得胶着,在进入第五次战役时,由于志愿军有的部队突入过猛,这让美军有机可乘,将志愿军有的部队分隔开来,战场形势对志愿军非常不利。
1951年5月24日,239团7连的士兵们临危受命,在敌我武器装备悬殊,敌众我寡的恶劣情况下,毅然前往照阳江南岸麟蹄至白隐公路旁的一座小山上。
准备阻击美军,掩护我军陷入敌围的大部队进行转移,虽然他们人数少,装备差,但是面对气势汹汹的美军机械师他们没有放弃,因为他们知道,现在正是保卫祖国的最关键时刻。
他们准时到达了目的地,开始了一场艰苦的战斗。谭秉云所在的4班接到的任务是扼守公路,打击美军坦克。他们埋头在阵地上,等待着敌人的到来。于是就有了之前讲的那场经典的战斗。
战后据战友们描述,谭秉云在短短20分钟时间内,击毁美军坦克3辆、汽车1辆,击毙敌人数名,震慑住百米开外20多辆敌军坦克和30多辆汽车不敢贸然前进。
也正是因为这个彪炳的战绩,谭秉云受到军团首长的大力嘉奖,被记特等功一次,并被授予了一级英雄称号。
1951年9月底的北京,天高气爽,国庆节的喜庆气氛洋溢在整个城市。天安门广场上,一阵整齐的脚步声由远及近,首先出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面面饱经战火的脸庞。
这些面孔上都写满了坚毅与自豪,他们就是第一批入朝作战的士兵。
这些士兵们整齐地组成方阵,从广场一端缓缓行进。他们的步伐那么响亮、震撼,似乎要把广场下的石板都踏出声来。
过去在鸭绿江边,在三八线上,他们就是这般铿锵有力地前行,为国捍卫每一寸疆土。现在,他们又一次经过这里,在国人的欢呼声中,展示着钢铁般的意志。
谭秉云站在天安门城楼上,眼睛追随着方阵中熟悉的背影。6个月不见,这些老战友变得更加挺拔,脚下的步伐也更加坚定。
作为“志愿军英模代表团”的一员,谭秉云为能站在这里欣赏老战友们的身影,感到无比的骄傲与欣慰。
6个月的血与火已经将他们锻炼成真正的钢铁部队,而此时此刻,谭秉云深深地意识到,有这些老弟兄们作依托,朝鲜战场上的胜利定将到来。
站在城楼上,谭秉云胸膛激荡,热血沸腾。这份骄傲与信心,就是在这壮观场面下获得的最好礼物,也是对自己的莫大鼓励。
酒会在总参谋部一处会议室举行,室内气氛热烈祥和,朱老总、聂荣臻等国家领导人都自然地跟着老乡在台上坐定,和在座的各位志愿军老兵热情交谈。
朱老总首先拿起酒瓶,亲自向谭秉云举杯,用家乡话说:“小薛,辛苦你们了!国家的脊梁,就是靠你们这些好汉撑起来的!”
谭秉云连忙起身迎上,朱老总已热情地给他斟满一杯酒,“来,干了这杯,我们乡里的豪杰!”
聂荣臻元帅也拿起酒走了过来,用亲切的乡音,与谭秉云聊起了家乡。
在此情此景之下,谭秉云心中激荡着复杂的情感。他为能与朱老总、聂元帅这样的国家领导人像老乡一样谈笑风生而感到由衷的欣喜。
他也为自己能在战场上展现出的勇气和胆略,换来如此盛大的敬意而深感自豪。这一刻,他觉得自己既是谭家小子,也是新中国的一员,这两重身份之间存在着天然的联系,让他倍感亲切与骄傲。
抗美援朝结束后,谭秉云复员回到家乡,在江津县公安局担任了副股长一职。他的身影出现在县城的街头巷尾,时常与群众交谈,忙碌地工作着。
他是一个勤勉而又任劳任怨的人,即使已经年过六旬,但身体还是硬朗,精神矍铄。
后来,他先后担任了民政局科长、副局长等职位,并被选为江津县政协常委。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证明了自己的价值和能力,一直在为人民的幸福和社会的稳定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但是这一切的辉煌并没有让他满足,他还想继续工作,为社会做出更多的贡献。于是,他来到殡仪馆,成为了一个普通的抬棺人。
他的身影,在殡仪馆里时常出现,他用自己的双手托起每一个逝者的尊严和尊重。
2003年,老英雄谭秉云与世长辞,终年82岁。他的离去让人们惋惜,但他的精神和事迹将永远铭刻在人们的心中。
回顾他的一生,可以看到一个战士的坚强和勇敢,也可以看到一个普通人的责任和奉献。他的一生,是对祖国和人民无私的贡献,也是对英雄的充分诠释。
最后,由于平台规则,只有当您跟我有更多互动的时候,才会被认定为铁粉。如果您喜欢我的文章,可以点个“关注”,成为铁粉后能第一时间收到文章推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