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女博士被父亲砍死,只因不给弟弟买房,父亲:不怕死,也不后悔!

  作者:蒋叔

  这是一起惨烈的凶杀案。

  凶残程度令人震撼,但知者甚少。

  事发于山东烟台招远市贾家庄子村。

  留学美国的女博士赵庆香,和丈夫魏斌被杀害了。

  凶手,是赵庆香的父亲赵玉令。

  虎毒尚且不食子,究竟是何等深仇大恨,他竟下此毒手?

  结果,动机让人错愕——

  只因赵庆香不愿给弟弟买房。

  随着更多细节曝光,才发现,这起悲剧早有“预谋”。

  01

  1972年,赵庆香出生了。

  家境一般,但日子过得还算和睦。

  直到2年后,赵庆香的弟弟到来,打破一切平静。

  弟弟出生不久就患上脑膜炎,因救治不及时,留下了后遗症“癫痫”。

  为了尽全力照顾儿子,父母把赵庆香寄养亲戚家。

  也许是感受到不被父母待见,赵庆香铆足劲读书。

  年纪虽小,但她信奉“知识改变命运”。

  她如愿考入理想的高中。

    可父亲不愿让她读书,想她去打工帮扶家里。

  村里人为赵庆香感到惋惜,纷纷劝说赵玉令:

  “她成绩好能考上大学,以后能给你挣大钱。”

  他觉得有一定道理,于是让女儿继续读书。

  1990年,赵庆香不负众望,考上了南开大学。

  村里人都上门向赵玉令贺喜,羡慕他马上就要享福了。

  这大概是他唯一一次为女儿感到骄傲。

    赵庆香深知家里收入微薄,平时能省则省,还去兼职赚零钱。

  转眼到了大四,她面临着两个选择——

  接受工作分配或考研究生。

  思索许久,她决定考研。

  听到这个消息,父亲赵玉令百般阻挠。

  他三番五次打电话痛骂女儿,坚决不让考研。

  他说:

  “如果现在还不上班,过几年结婚了,钱更不可能给家里。”

  在他看来,反哺家里,是女儿最大的价值。

  可赵庆香觉得走到今天多不容易,她哀求父:

  “以后不会跟家里要一分钱,并保证等赚到钱一定会接济弟弟和家里。”

  得此承诺,赵玉令松了一口气。

  赵庆香得以继续备考。

    幸运的是,学习进展很顺利。

  也是这时候,她和魏斌相爱了。

  两人是同级同学,一起考上了研究生。

  读研期间,赵庆香靠着研究生津贴和兼职挣的钱生活。

  她过得比读本科时还要艰辛。

  因为大部分钱都寄给了父母。

  父母尝到了甜头,开始跟亲朋好友炫耀,女儿在大城市工作薪资很高。

  这导致经常有人去找赵庆香借钱。

  看到此况,魏斌很是心疼,很多时候,他都主动接济女友。

  魏斌的家境相对富裕些。

  世间纷纷扰扰,使两人的感情愈加坚固。

  研究生毕业后,他们结婚了。

    举办婚礼的钱,全由魏斌父母承担。

  当时,刚好是赴美留学浪潮。

  两人一起申请赴美留学。

  魏斌父母拿出2.2万元,给赵庆香打点行装。

  由于魏斌的申请还没落实,她先去了美国。

  半年后,魏斌等到美国学校的offer。

  两人正式开始在美国的求学生活。

  他们以为,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只是没想到,真正的考验正悄然而至。

  02

  出国后,赵庆香怀孕了。

  对于孩子的意外到来,他们既惊喜又焦虑。

  眼下,他们在学业上需要大量费用,生活也需要一定开销。

  别无他法,他们只能边读书边打零工。

  生活万般苦,所幸,两颗心坚定不移地朝着同一方向努力。

  1999年,赵庆香生下孩子。

  她一秒都不敢松懈,还没等到出月子,就马上投入工作中。

  孩子托付给邻居照看。

  但高昂的保姆费,夫妻俩实在无法支付。

  无奈之下,当孩子50天时,他们把孩子送回国,由魏斌父母照顾。

  在那之后,每次跟朋友提起孩子,赵美香泣不成声。

    庆幸的是,公公婆婆把孩子照顾得很好。

  三年以来,他们从未跟儿子儿媳要过一分钱抚养费。

  对此,赵美香感到很暖心,但同时也很寒心。

  寒心的是,她自己的父母从未去看过孙子一眼。

  她和父母唯一的话题是——

  钱。

  只要是父母的电话,总离不开钱。

  赵庆香不断给家里寄钱。

  短短几年时间,家里的房子翻修了,还帮家里盖了一间新房。

  于情于理,她都尽了最大的“孝心”,可父母却从不知足。

  她决定,不再当父母的“摇钱树”。

  03

  2002年春节,找到工作后,赵庆香和魏斌踏上回国之路。

  此行,他们想把孩子接到美国团聚。

  为了感谢公公婆婆,赵庆香把攒下的一万美元给了他们。

  赵庆香也准备了1600美元给自己的父母。

  放在2002年,这笔钱可不是小数目。

  当时,朋友问赵庆香:“孩子的外公外婆来看过孩子没有?”

  她说:“没有,但这次带孩子回去,他们一定会很高兴。”

  可临出发前,孩子哭闹着不肯离开爷爷奶奶。

  不曾想,这是孩子和爸爸妈妈见的最后一面。

  赵庆香带着丈夫回了娘家。

  父亲赵玉令再次摊大手掌,提出要钱。

  这一次的理由是,要给弟弟在县城买洋房。

  你弟弟28岁了,有癫痫,一直娶不上媳妇,这次看好了一个,对方要求必须在县城里买房。

  现在就全靠你帮他了,不然他这辈子就要打光棍了。

  赵庆香很为难。

  她要把孩子接到美国上托儿所,将是一笔大开销。

  她和丈夫刚开始工作,没积蓄。

  最主要的是,家里已经有两套房子(大部分是赵庆香出的钱)。

  她跟父亲说明缘由,试图缓解他的情绪:

  “现在我们开支很大,能不能缓一缓,过一段时间我们再给你邮钱回来?”

  她这句话,直接惹怒了父亲。

  父亲呵斥道:

  当初你读研的时候就保证会接济你弟弟!

  如果你现在拿不出来,先给3000美元应急也行。

  不知何时起,孝变成了债。

  在娘家待了几天,赵庆香和魏斌被轮流逼迫。

  可再怎么逼,他们都拿不出钱了。

  2002年3月26日,没要到钱的赵玉令,彻底绝望。

  他恶狠狠地说:

  “女儿白养了。唯一的儿子因为她不肯帮助,娶不上老婆,我活着还有什么意思,我活不好,你们也别想好好地活。”

  趁着午休,他操起斧头冲进赵庆香的房间。

  对着女儿和女婿的脑门猛砸……

  据赵庆香好友透露,整理遗容时,他们的脸因被破坏严重,根本无法进行修复。

    杀害女儿女婿后,他报了警,然后淡定地坐着等警察。

  法庭上,赵玉令声称自己不怕死,也不后悔。

  “儿女养大了,满足不了我的要求,留着也没用。”

  最终,他被判了死刑。

    2002年10月28日,赵玉令被执行死刑。

  更恶心的是,赵玉令被判刑后,赵庆香的舅舅和弟弟还起诉,要求分割赵庆香的遗产。

  他们认为,赵庆香肯定在美国赚了很多钱。

  结果让他们傻了眼。

  法院清理遗物时发现,除回程机票外,魏斌夫妇只剩1000美元。

  人心不足蛇吞象。

  在他们的价值观里,儿子才是人,女儿却连人都称不上。

  她的积蓄和时间,被“家用”二字占尽。

  当再也榨不出“血”,便失去了意义。

  04

  按照赵玉令的观念,养儿不只是为防老,还包括延续“香火”。

  而现在,养儿防老不成,“香火”也续不上。

  他拼命生的儿子,注定要孤独终老。

  只能说,种其因,须食其果,活该。

  而最让人痛惜的是赵庆香和魏斌。

  赵庆香一直在吃苦,好不容易迎来曙光,结果却是长夜前最后一抹微光。

  如果有来生,她不愿再有这女儿身了吧。

  魏斌,作为独生子,拼命往上爬,想给父母妻儿更好的生活。

  身后前程似锦,身旁妻儿环绕,就差那么一步。

  如今却被恶毒的岳父毁了。

  纵观这起悲剧,根源在于“重男轻女”。

  重男轻女,是过去特定社会下的“产物”,是那个时代的悲哀。

  时代的悲哀,不该成为后辈命运的悲哀。

  赵庆香不是第一个悲剧,也不会是最后一个。

  我希望每一个“赵庆香”都记得,原生家庭只是起点,不是终点。

  学会拒绝,树立界限,对无止境的索取说“不”。

  也希望所有的父母都能懂得,女孩不是累赘,不是物品。

  她们应该拥有爱护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