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三本神秘古书,一个不敢学,一个不敢看,还有一个在秦始皇陵

  尽管现代生活水平和娱乐方式远胜古代,但许多人仍然向往古代的风情与神韵。他们渴望能够回到那些繁荣的大明、大唐、大汉时期,领略江南小镇的静谧美景和夜晚的柔和灯光,亦或是踏上北疆战场,体会铁血战士的英勇豪迈。

  为了追溯那些远古时代的生活,我们只能依赖先祖们留下的珍贵文献,如唐诗、宋词、元曲以及那些脍炙人口的古代名著。它们都让我们沉浸在那个时代的故事和情感之中。然而,在中华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有三部神秘的古籍,它们的阅读可不是一件轻松的事。若是沉迷于其中,可能会导致无法预料的后果。

  01山海经

  尽管现如今众多出版社纷纷出版《山海经》,但据传闻这部历史悠久的著作,最初的版本仍安静地藏匿于秦始皇陵的一处隐秘之处,期待与世人的重逢。自从嬴政一统六国,建立了秦朝,成为我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后,他开始对全国实行禁书政策。这一举措旨在削弱知识分子的地位,以确保皇权得以更高程度的稳固统治。

  因此,焚书坑儒的悲剧事件应运而生。在这场浩劫中,夏商周时期留存的无数宝贵竹书消失在熊熊火海之中,与后世子孙永别。然而,在那个动荡时代,秦始皇却选择保留了《山海经》这部伟大的文学作品。

  

  多数人提到《山海经》时,往往首先想到书中所描绘的形形色色的奇异生物。然而,实际上,这部著作所涵盖的内容极为丰富。它不仅详尽地描述了古代地理地貌,还包含了大量的地理学知识,记录了正史中的惊奇故事,传授了天文学的智慧。当然,其中也穿插了一些神话故事的叙述。

  关于那些奇异的生物,《山海经》中的描绘让人们都以为是虚构的。然而,我们不能忽略作者可能采用了夸张的手法来传达他们的存在。这部古籍在战国时期甚至更早就已经成书,至今已有超过2700年的历史。如此漫长的岁月里,数不清的物种因自然环境变迁或人类活动而消失。

  

  以书中提到的“胜遇”为例,根据描述转换为现代通俗文,其实是一种鸟类,相貌似鸡,全身羽毛及皮肤呈通红色,善于捕食鱼类,发出鹿般的清脆声音。这种鸟在大水之后常常显露身影。听起来似乎有些神秘,但细想一下全身通红的鸟类,岂不是现今动物园里常见的火烈鸟吗?

  正因为这本书中所记载的内容过于震撼,可能会颠覆人们对世界的认知,甚至让我们意识到古人的智慧远胜于现代。事实上,《山海经》在清朝曾经被禁止阅读,原因是统治者认为其中的故事发生在国外。在汉代,华夏才开始有详细的与其他国家外交的历史记录。也许《山海经》的真正作者在很久以前,就已经经历了异国之旅!

  02鲁班书

  《鲁班书》又称《缺一门》,分为两部分,分别记载了木匠技艺与当时被认为是神秘的数学技巧。作为一位杰出的木匠,鲁班被后世尊为行业始祖,他的木工技艺可谓无人能及。

  相传鲁班完成了《木匠圣经》之后,他的妻子也即将成为母亲,鲁班欢天喜地,为了养家糊口,他精心制作了一只木制飞鹰。只要说出特定的口令,木制飞鹰就能飞翔在天空中,这样鲁班就能节省通勤时间,更快地回家陪伴怀孕的妻子。

  

  不幸的是,有一天鲁班的妻子出于好奇心,想坐着木制飞鹰回到娘家探望父母。作为鲁班最亲近的人,她当然知道启动木制飞鹰的口令。口令一说出,木制飞鹰如同奇迹般地飞上了天空,似乎还能感知到她的愿望,径直飞向了她娘家的方向。

  然而,命运却在这一刻降临。她突然感觉到一阵剧烈的疼痛,仿佛孩子即将降生。这时,她的下体流出鲜血,恍若预兆着一场悲剧的来临。

  

  木鸢感受到了血液的威胁,瞬间丧失了往日的灵动。它惊慌失措地朝地面坠去,直至与大地撞击。可怜的鲁班的妻子和尚未降生的孩子在这场意外中夭折。

  得知这令人痛心的消息后,鲁班悲痛欲绝,泪水如泉涌。他不禁责怪自己,如果没有发明那个木鸢,或许妻子和孩子还在自己身边。多年来,他孜孜以求的木工技艺,最终却酿成了这场无法挽回的悲剧。

  

  鲁班愤怒地发誓,凡是研读《鲁班书》的人,都将遭受孤独和丧偶的命运。他希望用这种方式警示后人,不要再去追求木工技艺。古代人深受迷信思想影响,自然将《鲁班书》视为不吉之兆。于是,《鲁班书》成为了禁书,书中曾记载的高超木工技艺被删除,只留下了基本的木工知识供后世传颂。

  03推背图

  《推背图》是中国历史上最知名的预言著作,相传这部神秘之书的诞生源于唐太宗李世民的一番心愿。他经历过无数艰辛,终于建立起一个太平盛世,而心中对唐朝的国运充满了期望。李世民渴望唐朝能够延续千秋,成为永恒的王朝。

  

  为了窥探唐朝的未来命运,李世民召见了李淳风和袁天罡这两位天下知名的卜者。两人拜见皇帝后,紧紧背靠在一起,开始了神秘的推演。袁天罡明白揭示天机乃是大忌,偷算将会对自己造成损寿,因此他谨慎起见,仅算到了百年之后的未来。心中暗暗想着回宫后,向天地神明谢罪。

  然而,当他停下时,却意外地发现李淳风仍在继续推演。在算命的过程中,李淳风竟然不知不觉地推演到了千年以后的天命。袁天罡大惊,连忙去推了李淳风一把,想让他停止这危险的演算。李淳风这才醒悟过来,但已是为时已晚。他的脸色变得惨白如纸,一副奄奄一息的模样。

  

  当李世民迅速走近,惊讶地发现两人所演算的预言竟然前半部分完全一致。他意识到这其中或许有着深刻的含义。李世民在阅读完这些内容后,身体状况每况愈下,重病在床。然而,就在这个时候,他的内心却充满了坚定的信念和勇气,决心继续为国家付出,努力工作。

  他或许已经洞悉未来,预见到武则天、安禄山、史森明、杨贵妃、杨国忠等人的出现。他心里明白,自己的每一次努力都是为了给唐朝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石,试图改变命运的轨迹。

  

  然而,不论李世民付出了多少努力,历史的进程依然无法扭转。最终,在安史之乱的烽火中,唐朝的国力在短时间内土崩瓦解,失去了再次崛起的可能。到了宋朝时期,《推背图》成了禁书,原因在于当时的统治者无法相信这本书竟能揭示未来的历史,甚至民间收藏也被严格禁止。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联系删除!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