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战略的概念是什么?财务战略可以分为哪几种类型?
下文主要对财务战略理论以及财务战略矩阵理论进行了具体阐述。
(一)财务战略的概念
财务战略是企业职能战略中的一种,其服务于企业整体战略。
具体来说,财务战略是由企业根据对其所处内外部环境以及资金流动情况的分析结果,明晰影响资金流动变化的相关因素,并在此基础上对筹资、投资等财务活动所做的一种整体性、长期性的规划。
同时合理的财务战略能够有效地管理与配置资金,保证资金平稳运转,提高资金利用效率,显著增强企业的财务竞争力,推动企业不断向前发展。
(二)财务战略的内容
财务战略在内容上可以分为筹资战略、投资战略、营运战略和股利分配战略。
(1)筹资战略
筹资战略是企业为实现其自身整体发展战略目标,根据企业内外部情况以及投资发展布局所需资金,而进行的筹资谋划。
合理的筹资战略可以帮助企业尽可能地减少资本成本,降低筹资风险。
因此企业在制定筹资战略的过程中,要注意加强对筹资规模、筹资期限、筹资方式以及筹资渠道等方面的考量,最大程度地去优化企业的筹资结构。
(2)投资战略
合理的投资战略可以使企业在激烈的竞争环境中抓住机遇,而一旦选择不当则可能给企业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因此在投资战略制定过程中,企业需要结合多种因素去进行综合考虑,确定好最佳的投资规模、投资结构以及投资对象。
并通过计算相应的预期投资收益,来判断投资战略是否可行,以便最大化地降低企业投资风险。
(3)营运战略
营运战略是为了保证资金能够在企业内部进行稳定、健康的流动,而针对企业营运资金所制定的整体性规划。
企业通过制定合理、高效的营运战略,能够确保企业资金链条得以有效运转,保证企业生产经营能够持续稳定开展。
因此企业在制定营运战略的过程中要对其生产经营中各环节进行严格把控,不放过每一个细节。
并依据实时情况的变化对其作出相应调整,以确保营运资金周转效率处于合理状态。
(4)股利分配战略
股利分配战略是指企业以实现整体战略为目标,结合自身内外部环境状况,对股利分配方式和份额进行的整体性规划。
合理的股利分配战略可以增加股东们以及市场中投资者们的积极性和信心,有利于使得企业股价维持稳定、良好状态,促进企业持续健康发展。
因此企业在制定股利分配战略的过程中要综合多种角度,仔细地去考虑股利的分配数量、分配时间节点以及分配方式等问题。
常见的股利分配策略主要包括剩余股利政策、固定股利支付率政策、固定或持续增长的股利政策以及低正常股利加额外股利政策。
(三)财务战略的分类
根据企业在资金筹集以及资金使用的过程中所采用的不同的方式,可以将企业的财务战略划分为扩张型、稳健型以及防御型三种类型。
(1)扩张型财务战略
企业为了加快自身发展与转型的速度,进而取得竞争优势,其选择实施扩张型财务战略。
在此种财务战略下,企业会积极地增加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长期股权投资的规模。
而为了确保投资布局能够顺利推进,其会进行大量的债务性筹资、
同时其会采用股利分配较低的低股利政策甚至零股利政策,将大部分甚至是全部的利润留存在企业当中。
但是扩张型财务战略可能会使得企业在较长时间内处于净资产收益率较低的状态,这就要求企业要对扩张的尺度进行把握,否则急速且盲目地扩张可能会导致企业陷入偿债危机。
(2)稳健型财务战略
企业为了在竞争较为激烈的环境下,稳定自身资金流,实现可持续发展,其选择实施稳健型财务战略。
在此种财务战略下,企业会尽可能地提高自身资源的利用效率,以此使得其自身能够持续平稳发展。
同时为避免过多的利息负担,在筹资方面企业大多数会选择进行内源性筹资,债务筹资仅占较小比例。
(3)防御型财务战略
企业为了避免因连续亏损而致使其发生财务危机,其选择实施防御型财务战略。
在此种财务战略下,企业在投资布局时会进行更加慎重的考虑,其可能会剥离一些增值能力较差的业务。
并将自身的资金集中投资到核心增值业务上,以此来尽可能地降低成本,增加效益,使得自身现金流处于安全状态。
对财务战略矩阵的概念以及相应内容做了具体说明,为后续地进一步深入研究做好铺垫。
(一)财务战略矩阵的概念
财务战略矩阵是一种能够较为客观的分析、评价企业财务战略的模型工具。
该矩阵将企业的价值状态和资金状态相结合,对各年份中企业所处于的发展状态进行综合评价与分析。
其中以企业的EVA即经济增加值作为纵轴,用于判断企业当前处于价值增值状态还是价值减损状态;
以销售增长率和可持续增长率的差值作为横轴,用于判断企业当前处于资金剩余状态还是资金短缺状态。
(二)财务战略矩阵的内容
财务战略矩阵由横轴、纵轴划分为四个象限,每个象限结合价值状态以及资金状态的情况表现出不同的类型。
(1)第一象限:增值型资金短缺
在该象限中,企业的经济增加值为正数,价值处于增值状态,这意味着其正处于高速发展的状态之中。
但是可持续增长率没有销售增长率高,致使企业的资金呈现短缺状态,这说明现阶段内企业需要大量的资金以支撑其不断地发展。
因此,在该象限中,企业应采取相应措施以缓解自身的资金短缺状况。
例如企业可以采取低股利的分配政策,以保证其资金链能够稳定运营,也可以适当进行举债筹资来满足自身的资金需求。
但是在这一过程中也要把握好债务结构,以防止出现债务危机。
(2)第二象限:增值型资金剩余
在该象限中,企业的经济增加值为正数,价值处于增值状态,但销售增长率明显低于可持续增长率,致使企业的资金呈现剩余状态。
这说明企业的发展态势逐渐趋于稳定,其业务收入可以满足其发展需求。
因此,该象限中企业的发展状态是财务战略矩阵里相对较好的。
此时企业可以在维持正常经营发展的前提下,适当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同时也可以增加对于股利的分配额度。
(3)第三象限:减值型资金剩余
在该象限中,企业的经济增加值为负数,价值处于减损状态。
这说明企业的经营发展遭遇了困境,并且企业的销售增长率低于可持续增长率,这说明企业的资金呈现剩余状态。
但是随着企业的价值创造能力逐渐下降,企业可能会从资金剩余状态逐渐转变为资金短缺状态。
因此,在该象限中,企业应尽快采取相关措施,努力提升自身的价值创造能力。
例如其可以将投资规模进行适当收缩,转变为集中投资方式,注重对核心增值业务的提升与打造,致使其价值创造能力得到提升。
(4)第四象限:减值型资金短缺
在该象限中,企业的经济增加值为负数,价值处于减损状态,且销售增长率高于可持续增长率,企业资金呈现短缺状态,这意味着企业的资金链正遭受着巨大的压力。
因此,处于该象限中的企业,其管理者应该尽快采取相应措施,扭转价值创造能力持续下降以及资金压力逐渐加大的局面。
例如其可以在股利分配过程中采用股票股利这一分配形式,减少现金的流出。
同时其也可以在投资的过程中,尽量选择投资回报较快,投资效益较高的投资项目,以稳定公司的现金流。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