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算力,引领未来计算时代
4月28日15:00,“青少年科技素养提升计划系列情景大师课”将带大家一起云游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邀请我国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科学的开拓者、先行者与奠基人——郭光灿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郭国平教授、平安银行LAMBDA实验室负责人崔孝林共同为大家讲述我国在量子研究领域的发展及成果,带大家深入感知量子计算机的未来。
一、与量子纠缠一生的事业
上世纪80年代,量子光学和继后的量子信息研究,都属于国内学术界的“冷门”领域。时任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的郭光灿,冒着科研生涯“竹篮打水一场空”的风险,率先投身于这条算不上顺畅的科研道路中。郭院士作为国内最早一批关注量子研究的科研工作者,是怎么想起来搞量子研究的?人类科技的极限真的是量子计算机吗?建造我国自己的量子计算机有什么意义?这些大家都好奇的问题,郭院士将会在直播课里为我们解答。
而超强量子计算的核心是它的大脑——量子芯片,直播课将带领大家走进半导体量子芯片实验室,去聆听郭院士讲述在这个实验室里如何带领团队制作出具有国际最高水平量子芯片的科研故事。
二、量子计算机——通向未来的强大算力
现实中的量子计算机到底什么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授、中科院量子信息重点实验室副主任郭国平将在本源量子实验室带大家了解量子计算机的真貌,讲解量子计算机的分类、超导量子计算机的工作原理和各部分功能、量子芯片在低温环境中运行的原理和实现成本、量子计算机的先进性、我国量子计算机区别于国外的独特性和未来发展前景等。而郭教授与量子计算机的结缘以及为国守赛道的奋斗故事,也将激励更多青少年们投身到我国科研建设中来。
三、量子计算机——在金融领域的实际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