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洲学生申请罗德岛、皇艺、伦艺,这三大核心要素你必须知道

  原标题:亚洲学生申请罗德岛、皇艺、伦艺,这三大核心要素你必须知道

  中西方的艺术教育,是从教育目标,到教育环境,到教育体系都截然不同的两套框架。以国内艺考来类比和思考海外艺术留学是不恰当的,很可能导致申请策略出现偏差。

  今天,我们简要介绍海外艺术留学的三大核心要素,希望能对各位家长和学生有所帮助。

  传统观念里,艺术生的文化课成绩不必太好,只要专业课成绩够好就可以了。吴冠中先生曾直言:近二十年来中国的艺术生入学考试对文化课要求极低,近乎开玩笑;专业考核也不再考核能力,而是变成以画照片为主的考记忆力。

  与之相反,国外的艺术类大学对于学生的数理化等科目的要求与综合类大学别无二致,核心科目的GPA仍是招生官看中的第一要素。

  不仅如此,国外艺术类的大学对于学生的高中课程组合也有一定要求,不仅数理化等传统文化课科目是必修课程,艺术类和人文类课程也是核心必修科目。

  不同的学校对于艺术人文类课程的学分要求不同,想就读国外艺术院校的学生需要提前做好准备,以满足院校要求的学分。

  总而言之,艺术、文化并重的选课组合+足够高的GPA是学生申请国外艺术类院校的敲门砖。

  作品集的核心在于“人”,而作品则是体现申请者个人特质的媒介,切不可本末倒置。

  那么,核心在于人的哪方面呢?主要在于两方面,一个是申请者个人的成长性体现,另一个是申请者对他人和社会的思考与认识。

  其中,申请者个人的成长性十分重要。一个人不是生来就是艺术家,其中必然贯穿着枯燥的练习和量变引发的质变。

  作品集中要体现申请者成长的过程,课堂作业、平日里的技法练习画稿、每个阶段的思考等都是个人成长性的重要证明,也是招生官十分看重的内容。作品集机构里不可能有平时的作业和练习,最重要的部分是缺失的。

  第三部分是背景活动。这部分内容则触及中西方艺术教育的本质不同。中国对于艺考生的培养目标,一贯是“成名成家”,艺术更多作为阳春白雪,藏在剧院、画展,普通人难以触及,这造成艺考生毕业即失业。

  西方的艺术作为一个成熟的产业,与其他产业紧密结合,渗透到社会的方方面面,艺术与其他产业的跨专业合作比比皆是。从时装到动漫,从建筑到医疗,随处可见艺术的影子。可以说,西方的艺术教育是艺术性与商业性的巧妙结合。

  这点体现在高中艺术教育上,则是众多的实习与活动。川中博雅的艺术生,平时有一大重点则是深度参与到音乐节、画展、时装周等活动中,从头开始跟策划、跟设计、跟执行、跟市场等,这不仅是为升学做准备,更重要的是促进学生思维的转变,促进学生与市场接轨。

  未来是不确定的,原生家庭、个人特质和时代需求等等都不一样,经验难以被复制,在教育中,我们面临的永远是新问题。我们所能做的,就是让教育回归本质:确定孩子的兴趣,把孩子的思维模式和心理状态搭建好。

  具体到国外艺术生申请来说,对课程组合和GPA提出要求,是对学生的学习力和知识底蕴做出的考察;作品集则是对学生成长性和实践能力的考察;背景活动是在以上两者的基础上,确保学生真的了解这个行业、真的热爱这个行业。

  这三大金刚,是艺术留学申请的核心要素。因篇幅所限,无法再细致讲解。

  5月7日13:30—17:00,我校艺术设计总监Mason.Zhang将开设讲座,细致讲解艺术留学申请的重要因素,以及同学们在日常学习中需要注意的事项,避免走弯路,临到申请季才发现来不及。

  除此之外,Mason也将为学生带来一场趣味十足的抽象表现创作工坊课,敬请期待!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