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秦岭之心看到了温暖的陪伴

 

文字 | 桃子

编辑 | 梨子

作为湖畔魔豆的一名实习生,我对“养育未来”在宁陕的养育中心可谓是又熟悉又陌生。每天我都能通过照片、文字与它“相见”,但是,这些了解又都只是来源于电脑、手机里的这些资料。我越来越想要亲眼见一见熟悉又陌生的养育师、家长和孩子们。

每一个养育中心所在的村镇是什么样的?家长和孩子们在养育中心为什么那么开心?养育师日常如何和家长和孩子相处?……

终于,有机会随着田野营,来到了宁陕县,走进了养育中心,走近家长,走近孩子。

一周时间的切身体会,让我从很多细节感受到,“养育未来”为宁陕0-3岁的孩子和家庭所提供的温暖陪伴。

01

以孩子为本的农村社区中心

也许有很多人都和我有同样的疑问:在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地区,养育中心真的能给孩子提供一个不输给城市的养育支持环境吗?农村地区物资相对匮乏,养育理念相对落后,这里就是一个装修得当能避暑吹空调的地方吧?亲眼所见之后,养育中心是从0-3儿童的发展需要出发,创设的科学、专业、安全、温馨的环境。

 

布点选址的门道

养育中心的选址看似是个简单的问题,其实大有门道。一方面要充分考虑位置的便利性,之前的数据反应出,中心3公里之内的家庭,参与的积极性才有保证,一来要能找到村镇现有的闲置空间资源,从多个角度评估确认后,进行相应的改造。例如,选址需要充分考虑宝宝的安全和需求:大马路边的房子?需要考虑孩子来往的危险性以及噪音污染。太小的房子?需要考虑动静分隔以及集体活动的足够的空间……

 

环境创设的标准

养育中心不是一个功能混杂的大房间,而是每一个区域都有着独立的功能分区,在养育师的管理下井井有条。无论是村中心还是镇中心,即便场地空间各有差异,都考虑了婴幼儿视觉美学需要以及活动动线、安全保障、空间功能,并进行规划和硬装、软装的改造。

 

滑梯的边缘都被海绵包好,防止磕碰

比如电线线路、开关,都调整到了墙壁的80厘米高度以上,照明的需要符合每个空间功能的需求;空间结合动线进行动静分区:一对一指导教室、阅读区、活动区,都有专门的规划布局、装饰标准;根据养育中心所服务儿童数量配置游戏设施……每一个环创的小细节都能感受到,这个普普通通的乡村育儿指导场所的专业。

 

空间运营的规范

除了硬件上的标准化,养育中心有着规范的运营程序。无论是家长、孩子、养育师,每一个人进入养育中心前,都要换上养育中心每日消毒的袜子,并涂抹儿童免洗洗手液进行消毒,吃东西喝水只能在指定区域,孩子需要换上尿不湿等等;每天下午家长和孩子都离开后,养育师们会将养育中心打扫干净,对地垫、教具、空间进行消毒。这些明确的运营规范,都在为宝宝可以使用卫生健康的空间提供保证。

 

“灵活”的运营时间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养育中心的开放时间,并非抱令守律、教条地在执行,而是充分考虑了当地的生活情况,进行了因地制宜的变通。位于宁陕县城的养育中心开放时间是上午的8:30到11:30,午休后,下午2:00开门到5:00。而位于村子里的养育中心,却是从早上9:00开门到下午3:00,中午不休息。在了解后才知道,原来这样的时间安排是为了配合部分村镇仍然保留的“两餐制”饮食方式。在乡村,由于农田和住所有一定的距离,为了节省时间,村民们 一般一天只吃两餐,而非城区所习惯的三餐。

02

家长和孩子共同成长

美国心理学家苏珊·施蒂费尔曼在《陪伴式成长,和孩子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一书中写道:“每个孩子都会令我们有机会面对自己思想和内心中黑暗尘封的角落,为我们创造恰当的条件,让我们学会怎样从旧的模式中解放出来,走向更开明、更充实的生活。”

育儿的过程,也是家长不断探索、自我成长的过程。

在过去,提起养育中心,我先想到孩子,想到孩子从养育中心获得了什么、改变了什么,却忽略了养育中心并非帮忙照看孩子的托儿所,也不仅仅是提供游戏场地的乐园,更是陪伴和支持孩子和家长共同成长的空间。

 

给家长上课

养育中心与托儿所最大的不同在于,每一位来到养育中心的孩子都有一位家长陪同,空间内所有的互动,都是在养育师的指导和陪伴下,以家长为主,和孩子学习如何更好的互动,共同成长。

养育师会定期组织故事会或者集体游戏,带着家长和孩子们一起唱儿歌、做律动、听故事会。有的年纪小的宝宝还不太会说话,家长还会帮着宝宝给其他的家长和宝宝做自我介绍,给宝宝做出示范。

 

中心的每一个孩子和陪同的家长,都有每周一次的“一对一”课程一起上课,每一节课程的设计,主要从儿童的发展里程碑对应的能力发展需要出发,养育师会为家长做出示范,现场指导家长练习,并鼓励课后借阅绘本和玩具,回家后继续坚持练习,促进有质量的陪伴。

有一位爷爷带着孙女来到养育中心,养育师先挑选了一本绘本给宝宝讲,爷爷也坐在在一旁认真地听着学习。养育师说完后,鼓励不好意思的爷爷给宝宝读,爷爷虽然不擅长,但是也尝试着模仿养育师,给孩子说着绘本中的故事,甚至模仿绘本里小动物的叫声,爷孙俩都很开心。

家长的社交场域

在宁陕县的某些村镇,我们走访了一些妈妈。她们除了带着孩子来到养育中心上课或者游戏,也在这儿和其他家长交流分享育儿的经验。不仅是家长和家长之间,家长和其他孩子之间也有很多有趣的互动。城南养育中心的一位奶奶就成为了受欢迎的“孩子王”,几个小朋友们和她一起扮演“毛毛虫”,玩得不亦乐乎。

 

此外,通过养育中心,家长们和养育师建立起了联系,即使不在养育中心,家长们有了育儿方面的困惑和麻烦,也可以向养育师寻求支持。有一位妈妈觉得自己的宝宝脾气大,向养育师寻求帮助,养育师不仅告诉这位妈妈需要等宝宝冷静了再说道理,还告诉她可以通过一些绘本故事帮助宝宝认识情绪、正确表达情绪。

03

更好的陪伴,未来可期

在养育中心观察的数日中,我听到了许许多多赞美、认可的声音。

曾有一位爷爷对养育中心啧啧称赞:“养育中心开得真好啊,以前没有这个地方。”

曾有一位妈妈对养育师心怀感激:“现在我有育儿方面的问题,我会问养育师,她们会有专业的建议。”

曾有一位村支书认可地说道:“越来越多的人看到了3岁之前对于小孩发展的重要性。”

当然,也有一些其他的声音:在有些家长、村民、村干部的眼中,养育中心就是个“孩子玩耍的地方”,养育师是群“带孩子的人”。

 

深入一线的田野观察,让我认识到养育中心不仅孩子的乐园,更是家长的学校,是支持家长和孩子有质量的陪伴的温暖存在。

养育中心给孩子提供的课程是给家长的科学示范,养育师的贴心建议是帮助家长解决育儿焦虑的支撑。在这个被秦岭的青山环抱的地方,养育中心尽其所能支持每一位家长都能够有机会接触到更为科学的养育方式,从而让这些0-3岁的孩子都能够更好地发展各方面的能力。

每一位田野营的观察员在走出养育中心后,都会忍不住由衷地说道:“如果我家乡也有这么个养育中心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