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队部署开展防火岗位“师傅带徒弟”工作

  为认真贯彻全国消防监督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提高风险隐患排查和整改质量,切实提升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强烈意愿和能力水平,着力解决“检查查不出问题,查出问题不执法”等问题,助推防火工作高质量发展,总队近日在全省部署开展防火岗位“师傅带徒弟”工作,全面营造“比、学、赶、帮、超”的学习和工作氛围。

  60名师傅帮带300名徒弟

  师傅60人。坚持“老带新、强带弱”原则,专门聘请了国家消防救援局防火口相关专家和高校教授4人,总队防火口副处以上干部及全省防火岗位具有高级职务的专业技术干部9人,支队具有中级以上(或保留资格)技术职务的支队主官5人、副支队长4人,相关科(处)室负责人及部分业务骨干38人。徒弟300人。突出一线,优选热爱防火事业、工作意愿强烈、可塑性较强,且作为重点培养的年轻干部,按每个师傅带4-6人确定,第一批共帮带300名干部。

  3年帮带促进5项能力提升

  实施3年培养计划。防火业务骨干培养工作逐年、分级、分批组织开展,每批培养期为一年,此轮培训共开展3年,首批培养工作从2023年6月1日至2024年6月1日。提升5项业务能力。力争通过三年努力,全省消防监督干部实现全覆盖培养,消防监督检查、执法办案、综合监管、火灾调查、群众工作“五项能力”得到大幅提升。落实4项培养任务。明确每季度集中开展“师傅带徒弟”示教检查时间不少于3天,每季度为行业部门、社会单位或队伍各级举办消防示教培训班不少于2期,大队徒弟在师傅指导下每半年牵头办理消防执法精品个案不少于1件、每季度指导重点单位实现消防标准化管理不少于5家。

  5种方式5项约束树立培养导向

  采取5种培养方式。传帮带采取理论学习、示教检查、专项研究、示教培训、成果转化5种方式,重在提升监督员法规政策理论水平、消防监督检查能力、执法办案能力、社会消防培训教育能力、成果转化提升能力,最终实现增强全体防火干部“为民除患、为民宣传、公正执法”的强烈意愿和“检查一家是一家,办案一起是一起”的过硬素质。开展优秀师傅徒弟评选。制定考核标准,实行100分制,每年开展优秀师傅、优秀徒弟考核评选,考核内容包括理论实操、研学成果、日常表现、考证加分、纪律作风5个方面,其中理论实操60分,研学成果20分,日常表现20分。通过注册消防工程师、法律等有关岗位资格考试的,每证加5分。违反有关作风纪律规定的,实行“一票否决”。考评90分以上为优秀,60分(含)以上为合格,60分以下为不合格。评选为优秀师傅、优秀徒弟的,优先纳入总队、支队专业人才库,并作为专业技术资格评定、晋职调级参考依据。

  原标题:《总队部署开展防火岗位“师傅带徒弟”工作》

  阅读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