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教育应该以生产劳动实践为基础
育邻梦
网友提问:如何看待职业教育?
回复:职业教育应该以生产劳动实践为基础,职业教育就应该属于生产劳动实践能力教育。
生命,被赋予了繁殖能力+生长周期+小部分损伤自愈功能的自然物质组合形态。植物从自然物质中吸纳可溶于水的微矿物质结合光合作用生产生命养料、动物直接或间接以植物为食、微生物寄宿在植物或动物体内......所有生命都必须以被动适应+主动索取的方式适应自然生存环境。
驯化播种植物形成农业、驯服圈养动物形成畜牧业和渔业、采矿加工制成生产劳动与生活辅助用具形成工业、辅助人类战胜疾病形成医药业、链接社会生产劳动与消费使用供<->需形成商业、集中辅助孩子学习成长形成教育事业......作为自然生命体系中综合智商最高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动物,人类为适应自然生存环境进化形成了规模庞杂的生产劳动职业分工协作体系。
职业,即个人所从事的服务于社会并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工作。职业是参与社会分工,利用专门的知识和技能,为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获取合理报酬,作为物质生活来源,并满足精神需求的工作。根据中国职业规划师协会定义:职业包含生产、加工、制造、服务、娱乐、政治、科研、教育、 农业、管理等十个方向,细化分大类包括工人、农民、个体商人、公共服务、知识分子、管理、军人等,按产业可分为第一产业,包括粮农、菜农、棉农、果农、瓜农、猪农、豆农、茶农、牧民、渔民、猎人等;第二产业,包括瓦工、装配工、注塑工、折弯工、压铆工、投料工、物流运输工、普通操作工、喷涂工、力工、搬运工、缝纫工、司机、木工、电工、修理工、普工机员、屠宰工、清洁工、杂工等。企业制造多用黑领、蓝领来表示;第三产业,包括公共服务业【大型或公办教育业、政治文化业、大型或公办医疗业、大型或公办行政、管理业、管理人员、军人、民族宗教、公办金融业、公办咨询收费业、公办事务所、大型粮棉油集中购销业、科研教育培训业、公共客运业、通讯邮政业、通讯客服业、影视事务所、声优动漫事务所、人力资源事务所、发行出版业、公办旅游文化业、文员白领、家政服务业】、个体工商户【盲人中医按摩业、个体药店、个体外卖、个体网吧、售卖商业、流动商贩、个体餐饮业、旅游住宿业、影视娱乐业、维修理发美容服务性行业、个体加工业、个体文印部、个体洗浴业、回收租赁业、流动副业等】、综合服务业【房地产开发、宇宙开发业】。
职业教育应该融入生产劳动
雏鸟必须在有引导的情况下适应飞翔、羚羊+野兔等素食动物教后代躲避敌害、狮子+老虎教幼崽捕猎......作为自然生命体系中综合智商最高、成长发育最慢、成长可塑性最强的社群性胎生哺乳动物,人类后天形成的综合社会生存技能同样需要通过示范引导才能传授给下一代。因此,为了将业已形成的社会文明生存方式世代传承下去,现代人类社会形成了自然生命体系中最完备的群体生存技能传承体制——教育。
我国于清朝末年开始新办职业化新式学堂、新中国成立之后全面推行“扫除文盲”教育、20世纪80年代开始普及全民义务教育......至今,我国已经形成世界上体系最完备的职业化学校教育体系,根据2021年教育事业统计数据结果显示,全国共有各级各类学校52.93万所、在校生2.91亿人、专任教师1844.37万人、劳动年龄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10.9年。然而,《中国生育成本报告2022版》数据显示:全国家庭0-17岁孩子的养育成本平均为48.5万元;0岁至大学本科毕业的养育成本平均为62.7万元。把一个孩子抚养到刚年满18岁所花的成本相对于人均GDP的倍数,澳大利亚是2.08倍,法国是2.24倍,瑞典是2.91倍,德国是3.64倍,美国是4.11倍,日本是4.26倍,中国是6.9倍,几乎是全球最高的。
美联储对家庭财务状况的最新研究显示:在30岁以下上过大学的成年人中,只有56%的人表示,他们受教育的好处超过了成本。近年,我国大学生毕业即失业的比例越来越高、综合收益不稳定的自由职业者越来越多、人口生育能力持续下滑......养育孩子的综合成本高企是最直接的诱因。因为,我们的农业养不起大学生、我们的基础工业加工用不起大学毕业生,大学毕业生成了就业问题中“烫手的山芋”,一方面,大学毕业生拥有高文化素养,工作适应能力较强;另一方面,大学毕业生在学习成长过程中消费太多,需要拿到较高的职业薪水才能收回受教育成本;第三方面,大学毕业生在接受教育的过程中长时间自由散漫惯了,对需要体力支撑的农业的劳动不屑一顾、对严格的工厂管理不适应。
语言文字学、数学、物理、地理、化学、自然、政治、历史、医学、艺术、体育、信息通讯、附带动力智能机械修理......现代学校教育内容几乎涵盖了所有人类已知社会文明形态。但是,除体育课在校园操场之外,其它所有科目几乎全都在教室里完成。因此,当前学校教育也就顺势获得了毕业即失业率高、学业与工作内容不相干性高、学历与工作实践能力差距高的“新三高”。
常言道:“做事,就是最好的学。”现代人类社会文明成果中的每一项内容都源于生产劳动与生活实践,在漫长的生活实践过程中,人类将特定现实物质的形态+性状+功用提炼汇集成抽象的符号+读音+寓意,从而形成了人类特有的抽象社会文明,人类社会文明形成的程序物质实体—>物质用途—>抽象字符【包括寓意+读音】—>文明成果。
教育从教孩子识字入手、逐步将文字与生活实践结合起来,属于人类社会文明进化的“逆向赋能”工程。教育工作的目标不仅仅只是为了教孩子们能说会道,也不是为了选拔出能考得高分的孩子。相反,教育是为了辅助孩子们更好地参与社会生产劳动实践、成为国家发展建设历程中的栋梁之才。因为,无论接受何等学历教育,孩子们最终都必须奔赴农业、科研、工商业、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等人类社会生产劳动一线。但是,掌握了丰富文化理论知识的人并不一定能够真抓实干地搞生产,比如赵括、马谡都深谙兵法却没能经受住独立实战检验。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教育是家长和老师使用人类社会已知成熟的社会文明成果,通过要义讲解+行为示范+实践引导等行为实践、赋予孩子们独立自主生存能力综合行为艺术。因此,如果缺少真实生产劳动实践,即使研究生学历也很可能不知道汤菜咸了加点儿水、营养学专家很可能做不出可口的馒头、水利资源专家很可能会渴死在山泉水源【苹果蕉不属于鲜活农产品已经在某高速收费站被曝光】......
2022年秋季学期即将实施的《义务教育劳动课程标准(2022年版)》明确细分了个年龄阶段孩子应该掌握的基本生产劳动与生活技能,其中不乏包括种植、养殖、手工制作、整理与收纳、家庭清洁、烹饪、家居美化、木工、陶艺、布艺等日常生活劳动等都将计入学校义务教育目录清单。很明显,国家教育主管部门已经意识到劳动实践对孩子学习成长的重要性,已经在着手改变从小背诵“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却不知何为农忙的尴尬局面。
俗话说:“光说不练假把式,光练不说傻把式,又练又说真把式。”孩子们学习文化知识的核心目标是为了适应社会生活,虽然孩子们在学校学习的许多基础知识不能被即刻运用到生产劳动实践中。但是,作为职业教育则必定须尽最大努力缩短与社会真实生产劳动所需人才的差距,让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能够从生产劳动实践中学习、学习之后更好地为生产劳动实践服务。所以,职业教育应该以生产劳动实践为基础,职业教育就应该属于生产劳动实践能力教育。
育邻人的使命:成为孩子成长路上的陪练和顾问。
育邻人愿景:让天下没有难育的小、没有难养的老。
孩子的成长如同百年大树,需要经历风雨、需要来自家庭的无私陪伴、需要来自学校和社会的谆谆教导。育邻人:探索以邻里友善带动社会和谐、推进社会德育教化、促进每个人健康快乐成长,以期与家长一起“量身定制”孩子的成长计划、建成社区邻里相帮的教育服务生态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