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项内容纳入中考!教育部最新方案出炉→

  

  教育部今天(5日)发布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

  方案包括指导思想、行动目标、

  重点任务、组织实施四方面内容。

  方案中提到,

  要开展科学素养提升活动,

  加强科学类学科教学,

  持续深入开展科普教育,

  加强教学装备配备和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

  加强科学类学科教学的具体要求中提出,

  要加强实验教学,

  强化学生动手操作实验,

  将学校实验课开设情况纳入教学视导和日常督导,

  将实验操作纳入中考。

  这项内容纳入中考!教育部最新方案出炉→△通知内容。图/教育部官网

  此次发布的方案包括指导思想、行动目标、重点任务、组织实施四方面内容。

  第一部分指导思想,主要包括推进课程教学改革的基本遵循和方向指引;

  第二部分行动目标,针对当前课程教学改革存在的主要问题采取行动,2023年启动改革,至2027年形成配套性的常态长效实施工作机制,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形成新气象;

  第三部分重点任务,从课程方案落地规划、教学方式变革、科学素养提升、教学评价牵引、专业支撑与数字赋能五方面提出了14项举措,紧紧抓住制定课程实施规划、实施教学改革重难点攻坚、加强科学教育、数字化赋能教学等关键环节和重点领域,推动课程教学改革落到实处;

  第四部分组织实施,主要包括加强组织领导、条件保障、宣传推广,为课程教学改革顺利实施提供保障。

  方案提到,指导地方开齐开足科学课程,通过多种方式补充配齐科学课教师。强化跨学科综合教学,遴选推广一批跨学科综合性实践性教学优秀案例。

  加强实验教学,强化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将学校实验课开设情况纳入教学视导和日常督导,将实验操作纳入中考。

  加强科学教育实践活动,遴选一批科技馆、博物馆、研学基地、高科技企业等,作为中小学科学教育实践基地,结合科学课程标准,设计相应的科学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在实践探究中学习。

  持续深入开展科普教育

  此外,方案指出还将持续深入开展科普教育。

  在国家中小学智慧教育平台,开设科普教育专栏,围绕数学、物理、化学等基础学科和人工智能、航天航空、生命科学等科技前沿领域,建设一批优质线上科普教育资源;持续开展“科学公开课”活动,会同中科院、工程院和高校每年组织30—40位院士专家分主题、分学段录制科普教育公开课;推动中小学定期开展科技节、科技小发明、科普读书、寻找最崇拜的科学家等活动,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理想,积极开展科学创新实践活动。

  开展科学素养提升行动

  方案还提到,推动高校实验室、职业院校实训中心、博物馆、科技馆和高科技企业等向普通中小学开放。

  将加强教学装备配备和使用。根据课程标准,完善相关学科教学装备配置标准,研制中小学实验教学基本目录,推动地方加强中小学实验室建设,支持探索建设学科功能教室、综合实验室、创新实验室、教育创客空间等,鼓励对普通教室进行多功能技术改造,建设复合型综合实验教学环境。开展教学装备配备达标率、使用率监测,保障实验教学正常开展。遴选一批富有特色的高水平科学教育和人工智能教育中小学基地。

  《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深化行动方案》突出育人方式改革,加强统筹指导,强化教学资源、教学评价、实验教学、培训研修等支撑,立足处理好统一规范管理与激发改革活力的关系,引导各地各校将育人蓝图转化为自觉的改革行动,引导校长、教师将育人理念转化为实际的教育教学行为,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

  教育部将加强工作指导、提供专业支撑,推动各地各校细化落实措施,持续扎实推进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

  

  出品:民生周刊(ID:msweekly)新媒体部

  素材来源:教育部官网

  责任编辑:刘烨烨

  主编:崔靖芳

  “人民名品”

  人民日报社《民生周刊》杂志社旗下融媒体平台。

  “民生周刊”

  人民日报社主管主办 ,中国唯一专注民生的新闻周刊。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