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高考数学有多绝?未来高分的两个思路

  今年高考的数学比去年还要绝,看似题目没有去年那么难,但是看似简单却暗藏玄机,而且这个玄机不在于题目本身,而是来自于考生学习惯性的不适应。因为我们现在的出题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阶段,但是孩子的学习惯性,也就是他的心智水平接受能力还在原地打转。

  

  我从去年就说高考的考察方向变了,所以我想从出题人的角度分享两个未来孩子考高分的思路,还没有参加高考的一定要保存好,或许明年又被我说中了。

  第一 就是数学情境化。未来肯定是学以致用的时代,学数学有什么用?去菜市场买菜也用不着勾股定理吧,但是去年高考把嫦娥2号和南水北调变成了题,今年把志愿者报名参加公益活动变成了题,去考察排列组合就是告诉大家,数学是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基础工具,这就需要孩子平时把生活和数学做更紧密的联系,可能明年就会考学生食堂餐桌的布局怎么优化,外卖怎么叠加优惠券更划算等等。要用学到的数学知识去解决实际的问题,除了真实生活情境之外,一定要重点去关注科学研究情境,比如全国甲卷文理科第19题,研究了臭氧环境对小白鼠生长的影响,新课标一卷第十题利用对数函数研究噪声声压水平,考察对数及其运算的基础知识。数学本身就是使用工具,所以数学情景化这是未来的大势所趋。

  第二 刷题时代真的结束了。今年考的灵活是考生们对数学反应最大的一点,为什么会灵活,因为无论是去年还是今年的高考数学出题人 可都是在反套路反机械刷题上狠下功夫。比如新课标二卷的第15题 是一道开放题,有多个答案。除此之外,还要考察学生会不会对知识进行综合性的应用,比如新课标二卷第22题和全国甲卷理科第21题, 把导数和三角函数巧妙的结合起来,这些开放性综合性都很强的试题 是刷题能刷得到的吗?

  总结一下,连续两年的高考数学释放了很多信号,一定要特别重视,考察方向确实是变了,要重视情境化试题,因为教育4.0时代已经来临了,它最大的特征就是情景化,孩子们的学习方式,老师的教学方式都要变了,只会下笨功夫熬夜刷题就能够在高考当中考高分的时代 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高考#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