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教育教学的现状是什么?我们应该进行什么样的教育教学

  开学一段时间以来,网上对于教育教学的报道,大抵是这几个方面:中考誓师会、教研会、公开课、某领导视察调研、迎检查教师工作等等,诸如此类,博得众人关注,好像教育搞得轰轰烈烈。

  教育教学活动,正常状态应该是静静地进行。热闹的,应该是校园里沸腾的体育课及体育活动,教室内琅琅读书声、音乐课堂里的歌声,而非彩旗飘舞迎接领导、走秀式的各种誓师会、走过场的公开课、煞有其事的集中听评课,运动式的教师能力投票……

  现在时态的教育,尤其是我们进行素质教育以来,各种非教学的任务,各种非教学原理的思维,开始充斥校园。到现在已经是各种思潮泛滥、各种非教学情境叠加、各种行政化思想绑架教育教学、学校教育不堪重负的状况。以至于某些学校在行政干预下,教学已沦为副业的危险境地。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冒犯请联系删除我们究竟应该进行什么样的教育教学?

  ——遵照教育规律进行育人工作。什么是教育规律?自古以来,教育规律便是无规律而言。孔子曾言“因材施教”,说的就是要针对不同性格、不同素质的学生,采取灵活的方法来进行教育引导,班级授课制施行以来,工厂化的教育教学模式逐渐取代了个性化教育,为了所谓的“课程改革”,不少专家开始制造各种新名词,不少学校在教育教学,尤其是课堂教学上玩起了花样,红极一时的“某某校模式”,就像是大跃进一般风靡全国,为了能博得教育行政领导的青睐,一部分参与学校校长枉顾本校实情,仓促上马,最终黯然落幕,苦了老师,坑了一批学生,造成了怨气,谁之过?

  ——冷静认真态度进行教学活动。教学花样繁多受害最深的是学生,可见,若想搞好教学,就需要以沉稳的心态来办教育,教育不是拉场子卖吆喝,不是做样子博喝彩,我们评定一所学校教学质量,只要看这所学校的报道量即可知晓——埋头干好教学工作的校长,是不屑于宣传自己的,课是一节节上的,学生是一个个提高的,升学率是一届届拼搏的,校风是一年年累积而来的。心浮气躁的人搞不好教学,这是由教学本身特征所决定,教学的连续性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而保障教学的连续性则需要冷静认真的态度,需要剔除功利心来完成。

  图片选自网络,如有冒犯请联系删除——务实心态搞好教学研究活动。教学研究活动是一所学校发展的助力,常见的是听课、评课、公开课、示范课、集体备课、业务笔记、测试质量分析等活动,只不过现在学校的教学研究活动成了一种符号化的行为,究其本源,是教育业务部门在设计活动方案时,根本没有考虑到教师的本身需求,还是照搬十年前,甚至更久远的要求,用在现代教学研究上,实效性、科学性远远落后于这个时代要求,加上教育行政领导图形式索政绩急需,学校就年复一年地耗费人力来搞这些没有太大实际意义的活动。

  按照老师的真正需求,用“结对子”方式,以老带新,连续进课堂,小范围交流,效果会很明显;教学笔记鼓励教师开博客或是在学校内部网站,以电子稿的形式讨论交流,会明显优于规定字数的抄笔记;公开课、示范课应选择学校内有名望、教学能力突出的教师出课,减少次数保证质量,然后集中研讨交流,保证研讨深度,做出实效。

  ——强调实际应用搞好教育科研。教育科研是随着教师职称评定火起来的活动,很难相信,为期一年或是三年的教育科研,能做出什么示范性的研究成果。教育科研是一项严肃的、周期性不固定、科学规范的研究过程,需要一定数量的标本数、对照数,需要课题的可行性反复论证,因为实验对象是学生,学生的前途耽误不得,应该在保证学生需求基础上展开教育科研,学校不可为了所谓的“某基地”称号,“科研先进校”虚名,盲目追求课题数量,以冲击教学形式展开突击科研。要保证没有实效性、典型性的科研绝对不搞的态度,才能保证课题研究的科学性。

  ——人性化管理实现教师专业需求。教师专业需求有两个方面,学校一直很注重教师队伍建设,有的校长关注老师的专业深度、有的校长关注教师的专业广度、有的校长关注教师观念更新、有的校长关注教师运用现代科技融合传统教学,林林总总,实际上都是注重了老师的知识结构重构和业务素质提高,这是每个学校传统注意的东西。

  可是,另一个教师专业需求的方面,却让大多数校长选择性忽视——教师的身体状况。诚然,教师的学历、业务素质、眼界等等,是一个又一个“0”,它会让教师的能力持续增值,可是,这个有效数字前面就是一个“1”,这个“1”就是教师的身体,没有这个数字,再多的“0”也毫无意义,若想让老师提高专业能力,考虑老师的专业所需,教师身体健康因素至关重要!

  可惜,奉献精神及人们对于教师标准高的道德感关注下,教师的身体状况似乎被排除在要求之外,于是,我们看到了身有隐疾教师课下紧皱的眉头,看到抑制病痛坚持上课的身影,教师出现这种情况,和教育领导、校长,长期忽视教师身体健康脱不了干系!学校里经常听校长语重心长的叮咛——坐稳板凳,提高自身素质。如果哪位老师没课的时候,在操场上走两圈,就会使校长的脸转为多云,轻则冷嘲热讽,重则大声呵斥甚至处罚。

  在校内没课的时候,老师锻炼一会是和违纪联系在一起的,至于文艺娱乐活动,简直是教师的奢望,这种封闭近乎“圈养”的操作,导致大量老师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一个老师病倒了,就会连累代课老师病倒,花高价聘任校外老师,还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可以说,近十多年来,学校教学秩序一直在这种怪圈里打转。很难理解,教师的身体健康为什么没有人关注,为什么都避而不谈!

  可见,务实、近思、笃学、发展才是现代教育教学应该坚持的方向和目标。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