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学费上涨让很多人不接受?学费上涨未必是坏事

  话说最近二三年,本科生就业难成了一种社会现象。甚至有这样的一种说法,那就是认为本科学历比较尴尬:和硕博比不了,但又不能像大专那样面对现实——比较,大专生主体来看都是学渣,而且大专生有的选择读大专是因为家里有安排,有的大专生则是一开始就是糊弄个文凭,早就对就业有心理准备。

  

  而如今大学学费的上涨无疑让很多人感到不接受。但本专家认为,大学学费上涨未必是坏事儿。

  其实不可否认,教育是存在分层的,哪怕是同一个层次的教育,也分三六九等。

  说个最简单的例子:北京海淀区的小学,和一般县城的中学相比,很多县城高中生的见识,未必有海淀区的小学生见识高。高中理论上比小学多二个层次,但是在见识方面尚且存在如此差距,更别说海淀区的小学和县城的小学相比。

  同样,清北复交是本科大学,民办本科也是本科大学,虽然都是本科大学,但是,清华本科生和民办本科生在用人市场的地位差距有多大,本专家就是不说,相信很多人也很清楚。

  其实中国的高等教育发展到现在,已经演变成不折不扣的双轨制:985部分的高校算是真正意义上的精英教育,而其余的本科则大多属于花钱放证书的模式。

  

  其实这种教育模式本身是无可厚非的,但偏偏随着学历大放水,很多不入流的本科生偏偏产生了妄念。比如自己本身就是很野鸡的本科生,但是却总感觉自己是一等一的人才,坚持认为自己很稀缺,并幻想自己有了一张文凭,就能干翻人家三代努力,甚至还有穷小子考了个破烂二本以后,就幻想迎娶白富美,担任CEO——讲真,头脑这么简单的人,能拿到本科文凭,完全是因为学历大扩招的缘故。

  当然,很多破烂二本毕业生不认可这一点,认为自己考上大学是努力的缘故,不是因为学历大扩招。可惜,这种自欺欺人的话术,市场没人认可。

  其实在以前,很多大学生毕业就失业,固然和专业有问题或者市场用人情况有关,但不排除很多大学生四年本科时间都用在玩游戏这方面——很多大学生在大学处于混日子状态。而这种现象的出现,很大因素是因为中国的大学,学费太便宜的缘故,所以才让很多人觉得,去混日子是很合适的。而且,混完四年以后出来找不到工作,还可以拿着破烂二本的文凭碰瓷社会。

  

  但如果大学学费普涨,无疑会让还打算继续混文凭的人有所顾忌,同时,因为糊弄文凭的成本激增,还可以让很多打算糊弄文凭的人知难而退、望而却步。没了水货文凭的加持,眼高手低的大学生群体也会出现下降。

  所以,从长远角度来看,大学学费上涨可谓功在当下,利在千秋。所以本专家主张:大学学费应该继续上涨,最好按照当下的激增,涨五倍才好。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