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大班,有5种能力一定要掌握,孩子轻松上小学父母不操心
孩子语言发育慢,只是不开口说话?这是很多家长的疑问。孩子大了还是不说话,这是语言发育迟缓的症状。然而,很多家长只关注这种表面现象,却忽略了一些深层次的问题。
家长需要一步步培养孩子的语言能力,无意间的某些行为,也可能会导致孩子语言能力不足,因此家长应该主动的反思自我行为,积极引导孩子,促进语言能力提升。
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和服务意识,建议这样做:
①鼓励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比如自己吃饭、自己洗手、自己穿衣服等等。
②引导孩子参与家庭活动,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比如吃饭时拿筷子、吃完饭擦桌子、扫地、浇花等等。
③遇到一些“帮倒忙”的事情,千万不要大声训斥,而是鼓励对的地方,分析错的原因,跟孩子一起改正。这样能够有效提高孩子的自信心,并锻炼他们的自理能力和服务意识。
2、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
《幼小衔接家长手册》里提到:没有阅读能力的孩子会在以后的学习力举步维艰。3-6岁是孩子阅读兴趣的黄金时期,父母应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研究表明,定期大声地朗读给孩子听将会使孩子在阅读理解、词汇量和解读单词等方面获得很大的收益。
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和能力,建议这样做:
①每天拿出一点时间,大声地朗读给孩子听。
②早晨跟孩子一起大声晨读,时间10-20分钟即可。
③选适合孩子年龄,能引发孩子兴趣的优质书籍。
3、非常强的专注力
李玫瑾教授说:所有的“小天才”都具备一个共同点,就是“超强的专注力。80%的孩子不是输在智商上,而是专注力上!
幼儿园一节课20分钟,小学40分钟,如果孩子在幼儿园连20分钟都坐不住,上了小学又怎么能稳坐40分钟,专注听课呢?
这也是很多家长在孩子上小学以后,才发现并且忽视的问题!
培养孩子的专注力,建议这样做:
①不打扰,不干涉,不让孩子长时间玩手机、看电视;
②利用孩子感兴趣的游戏/活动,比如搭积木、玩拼图、填充图画等等,锻炼孩子的专注力(难度逐渐提升,别打击孩子的积极性);
③当孩子取得一定进步时,及时给予正向反馈,让孩子有认同感,持续专注于游戏当中。
4、良好的表达能力
表达能力决定着孩子能否与老师和同学顺利沟通!
学前儿童具有强烈的好奇心,和表达欲望,经常会问东问西。
很多家长会不胜其烦,疾言厉色的训斥孩子,打击孩子的表达欲望。结果大大伤害了孩子的表达欲望,表达能力自然也得不到提升。
锻炼孩子的表达能力,建议这样做:
①鼓励孩子自主表达,把看到的,想到的说出来;遇到一些奇思妙想,跟孩子一起去探索。
②用孩子听得懂的话,跟他们聊天(不要说的太高深,讲一堆大道理)。
③带孩子多去户外走走,接触外面的世界,给孩子提供丰富的交流素材,比如过马路的时候,看看都有什么类型的车,都是什么颜色的,有什么功能……
④合理提出问题,引导孩子思考、表达,比如你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想怎么做……
⑤多用逻辑性的句式,比如因果句式、条件句式等等,让孩子为自己的观点提供证据。
5、良好的思考能力
思考力是孩子学习的基础,没有思考力的孩子,学习的时候只能机械记忆,一旦题目发生改变,就不知所措,更做不到举一反三。
思考力的锻炼比较复杂,一般被分成4个部分:
基础思考力(观察力、专注力、记忆力);
数学思考力(计算、规律、统计、测量、图形和空间);
逻辑思考力(解.决问题能力);
创意思考力(创意倾向和技巧)。
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建议这样做:
①利用孩子熟悉的场景导入知识体系,让孩子思考;
②把游戏与知识结合在一起,锻炼孩子的思考能力;
③孩子遇到问题时,不要直接给答案,而是利用合理问题,引导孩子自己思考,解决问题。
④孩子回答问题时,不要只关注答案是否正确,而是多和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的想法,并针对性地引导孩子。
1、家校合一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只有学校的教育而没有家庭的教育,或只有家庭的教育而缺乏学校的教育,都不能完成“培养人”这一艰巨任务。
家长应该配合老师工作,一起为孩子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并督促他们掌握能力,养成好习惯。
2、以身作则
父母是孩子的第1任老师,一个孩子能成就哪些特质,将来是否有出息,父母起了决定性因素。
想要孩子读书,父母就不能玩手机;想要孩子运动,父母就不能懒惰;想要孩子拥有良好的能力,父母就要以身作则,给他们做好示范。
3、及时反馈
当孩子表现良好时,及时给予正面的反馈,比如宝贝,你今天读书很认真,声音非常洪亮;当孩子表现不好时,及时指出,而不是视而不见。
晚上睡前,跟孩子一起复盘白天发生的事,这样可以加深印象,让孩子朝好的方面进步。
4、态度坚决
面对一些不能做的事情,家长一定要态度坚决,千万不要看孩子哭闹就妥协。
只要一次妥协,孩子就会形成认识:只要我哭闹,父母就会妥协,满足我的要求,然后下次想要做什么,还会通过哭闹来让父母妥协。
自理能力
与在幼儿园的时候,事事都有人照顾不同,到了小学之后,会有越来越多的事情,需要孩子亲力亲为,所以在上小学前,就帮助孩子培养起自理能力和独立意识尤为重要。
作为父母,不要看孩子年纪小,就不舍得“用”孩子,要让孩子循序渐进的掌握一些生活技能,自己的事情要争取自己独立完成,并引导孩子参与一些家务劳动,这些对于孩子适应小学的日常生活是很有必要的。
阅读能力
阅读能力越强的孩子,将来的学习过程中会越事半功倍。幼儿园的孩子处于3-6岁,正是培养阅读习惯的关键时期。
父母应定期要求孩子朗读、阅读故事书、诗句、单词等等,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
专注能力
在小学、中学,真正拉开学生学习成绩的要素往往不是智力,而是专注能力,专注力强的孩子学习、上课都会更加专心,更有效率。而专注力的培养,也是需要从小开始的。
为了培养和保护孩子的专注力,家长们可以减少孩子接触低价值娱乐的时间(短视频、玩手机等),帮助孩子培养一些健康的、有助于注意力提升的爱好,比如拼图、积木、围棋等等。
今天给家长们推荐一套《语言表达第一课》,这是五味太郎专为2-8岁孩子设计的语言启蒙绘本,集语言启蒙、语言游戏、创意想象为一体,更具教育性和实用性。
是日本全国学校图书馆协会选定图书,权威性和含金量相当高。
它一直是备受家长推崇的“语言启蒙神奇绘本”——早在 2011年时,它叫《语言图鉴》,在网上竟被炒到400多一套。
而更让我惊讶的是,这套对中国孩子最好的“语言表达启蒙绘本”,居然来自于日本著名的画作家——五味太郎。
可能你没听过他的名字,但在国际上,他可是赫赫有名。
他是日本童书天王,是日本在海外知名度最高的图画书作家,没有之一。其作品曾屡获国际大奖,包括产经儿童出版文化奖,意大利国际图画书原画展奖,路傍之石奖等等。
他的绘本,最大的特点是:趣味和幽默感。这令每个刚接触他绘本的孩子,都爱不释手。
这套书是专门启蒙孩子语言表达能力的,可以显著提升孩子的词汇量。
书中有超多的小卡通,每个小卡通的形态、动作都不同。孩子在观察后,需要用一个词来形容他,如果孩子说不出,下面有小字提醒。
里面的词汇量特别大,孩子可以通过这样的训练,增强自己的表达能力,这样在说话时,就不会语言匮乏了。
通过这套书,可以让孩子在五岁以前,掌握两千以上的词汇量,这样训练出来的孩子,就会用各种动词、形容词、比喻句。
这样,孩子在小小年龄,就能成为一个“出口成章的主持人和演说家”。
让孩子痴迷的儿童涂鸦
五味太郎的画风,初看就像儿童涂鸦,很不高级的样子。
但买过他的作品的家长都知道,这种充满童稚趣味的风格,正是幼儿们喜欢的类型,这感觉就像是孩子们的同龄人画的一样,能立刻拉近跟孩子们之间的距离。
这就是五味太郎绘本的最大特点:将孩童的风趣和童心展现得淋漓尽致!
这就是让孩子爱不释手的深层次原因。
超级丰富的词汇量
超级丰富的词汇量,是它的最大价值点。
比如:说起妈妈的样子,你可以用多少种方式形容出来?
在这本书中,居然为我们展示了16种妈妈样子的形容词:博学的妈妈,温柔的妈妈,忙碌的妈妈,严厉的妈妈,疲倦的妈妈……
每一个词,还配以幽默且写实的图片,比如耳尖的妈妈在偷听你打电话、有劲儿的妈妈在用力打你屁股、眼明手快的妈妈在抢购……
画面感超强的既视感,让孩子在笑声中,学会高情商和表达。
同样,书中还对“什么样的宝宝”“什么样的食物”等等16个孩子日常经常接触的事物,展开天马行空的描述和介绍,拓展孩子的语言表达能力圈。
充分激发孩子的语言表达欲
作者为了让激发孩子的语言表达欲,特将认字这种枯燥无味的事情,融入到孩子日常喜欢的生活场景中,营造一种轻松愉快的氛围。
比如在游乐园、幼儿园、动物园、游泳馆等地方,都会发生什么好玩的故事呢?来找一找,看一看。
孩子可以轻松自在地享受语言妙趣,自发性地去观察和思考:怎么表达才是正确的?怎么表达才能达到目的?怎么表达大家才会听他的?
这本书的妙处还有很多,很难一一形容,再放几张图片,家长们感受下就知道了。
读过五味太郎绘本的家长都知道,他的作品从来没有让人失望过。
好玩,有趣,充满着让人惊叹的奇思妙想。
阅读五味太郎的绘本,第一眼的感觉总是怎么这么简单?再认真看下去,发现简单中其实蕴藏在大智慧,而且总有惊喜不断的感觉,让孩子回味无穷,印象深刻。
这套《语言表达第一课》系列,就是给人这样一种感觉。
难怪有人说:“此绘本一出,人类有史以来的所有“语言启蒙”童书,都黯然失色。”
买过的家长们都庆幸能拥有它,让自己的孩子在“说话”这件事上,真正赢在起跑线上。
通过这套书,可以让孩子在五岁以前,掌握两千以上的词汇量。将来即使不成为主持人和演说家,靠这口才,也是人中龙凤,未来可期。
这套书共四册,适合2-7岁的儿童,刚重新加印出版,大家点击下方横幅链接可参团:
YYS-童书五味太郎 语言表达第一课学语言也可以好好玩认知图画书小店¥79.9打开百度APP立即扫码购买购买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