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理科学与工程考研上岸经验贴+专业课981复习经验

  受邀于风间迟学长,我想与学弟学妹们分享自己的备考经历,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本人本科就读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专业是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目前就读于本校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

  2021年:一战人大应用统计专业(政治72 + 英语一82 + 数学三128 + 432统计学131,413分),考试数学发挥失常和院复试线差3分,之后通过了首都师范、西南大学和兰州大学的调剂复试,考虑到日后发展和地理区位等因素,遂拒绝准备二战。

  2022年:为求稳,同时考虑到本校管科的综合实力,遂二战备考本校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最后初试436分(政治77 + 英语一83 + 数学一135 + 432统计学141,436分),排名第一;复试感觉差强人意,结果排名第一。

  一战是在2020年,疫情刚刚爆发,大三下整个学期都是在家学习,从4月开始准备专业课;公共课从5月开始准备;暑假前每天复习5-6个小时左右,暑假到12月前基本每天复习8个小时,冲刺时每天复习9-10个小时。由于战线拖得过长,导致最后并没有在成绩上有很好的反馈。

  二战就变得比较佛(一个反面例子),忙完调剂和毕业论文,六月底毕业离校后,下半年都是在家复习,状态比较起伏:暑假时比较有干劲,每天学习9-10个小时;9-10月状态全无,一个复习4-6个小时,基本都是在学数学和专业课;最后两个月状态回升,每天重复上午看单词和专业课,下午一到两套数学真题或模拟卷,晚上背政治知识点和大题的流程。总而言之,考研的结果很大程度上依赖于自己的自律和努力,同时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同时北航由于内部称第五次学科评估管科等级A+,可能导致今年考管科的本校生继续增加,报名北航的同学一定要仔细斟酌,确定目标后一定要对学习投入足够的努力。

  2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科交流群@风间迟管科考研:

  正在跳转争取成绩在70分以上,如果题像20年或23年一样难,也要保证不低于60。政治比较难拉开分差,但是要保证政治有平均水平兜底。

  1.基础知识(8月中-9月末)

  强推腿姐强化班视频(干货多),配套可以肖秀荣精讲精练(内容比较全),听课时可以做一些笔记。需要看思修,史纲和马原,这部分每年变动不是很多;中特有时间可以走马观花过一遍。每天倍速刷个视频即可。每天建议用时不超过一个半小时。

  2.练习题(8月中-9月末)

  看完基础知识后就可以做题了。可以学完一章或几章之后立刻做这几章的选择题加深记忆,不然时间长了容易忘。推荐肖秀荣1000题,做完一遍再看一遍知识点,然后二刷,重点题目和知识点做好重点标记,方便检查。

  3.强化班(9月末-11月初)

  强推腿姐的强化班,选择题技巧针对真题真的很有用,建议把选择题部分吃透;大题部分有余力可以选择观看,主要是针对一些出题思路、模板。

  4.时政(10月底-考前)

  有时间可以看一下肖老的时政书,但更推荐腿姐的时政课,包含当年热点时政加重点基础知识点。

  5. 模拟卷(11月底-考前)

  肖8肖4一定要买,做透吃透,尽量每个题都能返回书本对应知识点。如果对政治要求比较高,可以用一些小程序做遍腿4,石5等一些市面的押题卷中的选择题。

  6.主观题押题(12月)

  考前留10-15天时间背诵即可,时间不够可以只背肖4,时间充足的话背一下腿姐的押题作为补充。学有余力,可以在肖4出来前把腿姐冲刺手册里的马原和思修部分背熟,会节约冲刺阶段很多时间。

  和政治一样,尽量70分打底,至少要过60分的复试线。

  1.前期(7月-8月)

  (1)背单词,市面上的单词书都差不多,选一个背就可以;或者用一些手机app进行背诵。考纲要求5500个单词,其实真正的单词量大于7000,背单词永远不能断,可以在早上或者晚上背诵,注意单词的复盘。

  (2)做10年前的真题,搞懂文章中每一个单词,最好用词典把每个单词的意思都了然于心,并搞懂句式结构(基本就是做精读)。

  2.中期(9月-11月中)

  (1)背单词。

  (2)做12年英语1真题(除作文):比较推荐张剑的黄皮书,如果跟唐迟可以用考研真相,尽量是抽完整的时间把除作文以外的题都模拟一遍,如果有不懂看一些老师的视频解析,基本上模拟加上复盘一套卷子用3-5天即可

  3.后期(11月中下旬开始):

  (1)背单词。

  (2)背作文,写作文:推荐王江涛考研英语高分写作,有范文和模板,每个角度选择一两篇背诵即可;或者可以跟石雷鹏。12月开始一天写一篇作文,注意练字。不要买市面的模板,现在英语都是内容取胜,注意积累论点和论点的表达,辅以高级词汇和高级句式。

  数学是几乎北航管科初试中最重要的一门,总分150,且容易拉开差距,建议打底120分(题目正常的条件下)。虽然复试单科线100,但数学一100分基本进不了复试,所以可能复习时间甚至会多于专业课。

  学习参考资料和网课(7月-9月)参考资料的内容其实大同小异,我自己用张宇30+18讲,一些张宇书缺漏的地方可以参考一下其他老师的讲义,讲义的每个知识点不要心存侥幸,都得吃透,防止反押题和冷门题的出现。网课的话,张宇,武忠祥,李永乐都是不错的选择;但是注意网课只能作为学习的辅助,主要还是做题。练习题(7月-9月)可以在张宇1000题,李林880题,李永乐660+330,李永乐系列的三本强化习题讲义中选择两本。不太推荐1800(除非真的把前面的做完了,里面的中值定理可以单独挑出来做)做错题没关系,重要的是通过做题把知识点吃透,或者跟着视频解析弄投,题目可以多刷几遍。建议:在第一遍学完基础知识之后,做一遍练习题,记录自己不太懂或者觉得有难度的题目,再过一遍基础知识查漏补缺,最后再复盘错题。如果错题里很多都是计算或者细心的问题,注意平时就得改过来;同时注意自己的做题速度。历年真题(10月-11月中)最近10-15年的真题当作考试来模拟,之前的题目参考价值不大,可以当作普通练习题来做。一天一套,留两套真题考前练练手。每一道真题都得做到吃透,练透。模拟卷(11月中-考前)在吃透真题的基础上,李林6+4,张宇8+4,李永乐6,合工大10套,李艳芳3套。张宇的8+4,李艳芳三套还是难,做题主要是把一些新题型的方法吃透,而不要过分在意分数。李林和李永乐的卷子比较贴近真题,利用这些卷子进行全真模拟。

  建议:做题过程中把出错高的知识点标记下来,做好笔记。考前一定要拿时间回顾难题,错题和疑难知识点。做模拟题还是为了检验知识点和培养考试的感觉。

  北航的专业课复习内容较多,要求考场上在保证正确率的基础上保证速度。但是每年的复习内容比较固定,其中生产与运作管理、管理信息系统背诵内容较多,考试内容基本上以背诵内容为主;而运筹学只考计算,需要做熟真题,在了解常出题型的基础上保证计算的正确率。北航管科981属于能够区分重要知识点,同时用心学,一般分数不会低于120分的专业课,对同学们比较友好。

  运筹学每年基本上5-6道计算题,其中范围包括线性规划、整数规划、非线性规划、图与网络以及决策分析部分,主要用书为清华大学运筹学第四版,但近几年也考察了胡运权运筹学上的题目,需要同时复习这两本书。

  运筹学复习时一定要看好考纲,不要多复习或遗漏考点。吃透真题,有些题目可能会在真题中重复出现。同时通过真题,了解出题的偏好。用练习和做题检验知识点的熟练程度,吃透习题集里的习题,提高计算的准确度和熟练度。2.管理信息系统

  主要的复习参考为考纲和复习用书。题型为名词解释、简答题、数据库和系统分析一共四类大题。该部分书写的文字量较大,但考试内容比较固定,要求在复习的时候将知识点和答题模板背诵得滚瓜烂熟,节约考试的时间。

  针对名词解释和简答题,需要自己浏览一遍课本,熟悉管理信息系统框架,并在考前对重要知识点进行背诵,做到考试时不因为记忆的原因浪费做题时间。针对数据库和系统分析大题,主要是利用最后冲刺掌握答题模板,会画相关的图形,并保证做题的速度。3.生产与运作管理

  主要的复习参考为考纲和复习用书中生产与运作管理习题集,习题集中题目较多,背熟其中的重点题目即可。近几年题型常有变化,其中可能有判断题、名词解释、简答题和计算题。

  生产与运作管理虽然分值最低,但是背诵内容最多,复习需要做到有的放矢。近两年题型大改,计算题占据题目的大多数,所以习题集里勾画的计算需要熟练掌握。同时不能放松对简答题的准备,如果出简答题至少会占12分,同时出现在一些判断题里,做到勾画的重点题型熟练掌握,不要求做到一字不差,需要做到理解并用自己的话进行解释;遇到习题集中没有的简答题,也要学会用学过的知识组织语言进行回答。24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管科交流群@风间迟管科考研:

  正在跳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