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源《我的童年》读后感:鱼洞是重庆轨道交通的最南端
今天复盘王源新家书《我的童年》1带来的感受——小源通过回望他的童年,理解成长;而中年的我通过王源的成长,重新年轻。
年轻是不计代价的奔赴
“我从小就在鱼洞这块地方长大……但当时想要去最繁华的地方,也要路过很多风景,……”
“很多风景”是不是很美好?但这句话翠西注意到的重点是“很多”。
为什么会有“很多风景”?因为鱼洞是一个很偏远的地方。多偏远呢?重庆轻轨2(地铁)2号线、3号线的起点,都是鱼洞。即使现在,重庆轻轨都修到10号线了,鱼洞依旧是重庆轨道交通的最南端,没有之一。
但是,在王源的童年里,远不是重点,风景、谱子、午觉才是。
什么是年轻呢?舟车劳顿不会疲乏;枯燥无味的路途,被用来装点自己~~~我知道不是所有人的年轻都是这样的,但是王源的年轻,我读着很喜欢,并准备中年启用。
我还喜欢王源用好措辞来掩饰鱼洞的偏远。
年轻是不讲道理的执拗
“可是,梦中动人心旌3(jing一声)的还是渡船的汽笛和檐下的雨滴……我终于明白,原来和童年的告别不用切割线分开过去的时间,而是现在的我和童年的我终究别离,即便走在各自的路途上,依然相互陪伴奔赴远方。”
檐下的雨滴?在钢铁森林里,连屋檐都很少见了,还能被檐下的雨滴撩动心弦?
是的,还是会被檐下的雨滴撩动心弦。当我人到中年,活在没有屋檐只有高楼的城市,见不到檐下的雨滴后:每一滴雨,都变成了檐下的雨。
执着的依旧会执着。但是,中年人会追问自己为什么喜欢“檐下的雨滴”,但是王源写【梦中的动心】。啊,谁tm在梦里讲逻辑啊!我忘记这种纯粹,好久好久了。
我喜欢王源选择多个时空的自己一路同行。因为翠西我自己觉得,用好的自己的吞掉坏的自己,会让人自大;用坏的自己吞掉好的自己,会让人自怜。
年轻是轻而易举就能完成的难题
“小时候长长的距离,为何现在那么轻松就能抵达了呢?好像我离童年越远,时间就越匆忙。我惊异于这种感受,失真的回忆在心头盘旋不息。后来我不再想了。重庆又到了下雨的季节,无数的过往在此刻堆积,我站在这里看着小时候的自己丢掉雨伞,向着前方头也不回地跑去……”
小时候奔跑数小时的路,长大了坐车不到半小时就能解决。鱼洞虽然还是重庆轨道交通的最南端,但是,2号线的终点,却只能做3号线的中点,因为重庆用十多年发展出了江北新区。
人生也是这样的:当我们走出太远,会忘记原初满意。
能打车,能自由追剧,能想吃什么吃什么,是多少人小时候的梦想?
年轻时的难题,永远简单。
人越大,梦可以越大,但是,重庆发展出了江北,不意味着最南端的鱼洞就不偏远。
站在中年危机里,不意味着我们没有长成自己幼时的英雄。
我喜欢王源写小时候丢掉雨伞跑进雨里。
年轻是什么呢?是奔跑的时候,只关心速度。所以,伞碍事就扔掉。全身湿透?难受么?难受啊,但是,也变快了啊。难受,就难受呗。
专注于成长,酷毙了!
喜欢王源真好啊。他怎么能这么准确地长在我的哲学审美上呢~~~今天,也超级喜欢王源~~~
1全文阅读链接:https://weibo.com/1647688972/N5B26gJVf
2重庆的轨道交通主要修在地面上,所以大家喊她轻轨,不怎么称呼为地铁。
3心旌:心神。旌,旗帜,因此心神形容的内容常常更广泛,但是心旌形容的内容更偏向于个人志向、立场、原则,常见词组有,心旌摇曳。
作者|翠西
图片|网络
编辑|暖暖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