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市历史地名#(10)行政区划地名|五里牌街道

  #长沙市历史地名#(10)行政区划地名|五里牌街道

  

  本文原载《长沙市历史地名故事》撰稿 陈先枢

  

  五里牌街道

  五里牌街道位于芙蓉区中部偏西,东与荷花园街道相连,南与雨花区接壤,西临朝阳街道,北连湘湖街道和火星街道。因街道辖区内有历史地名五里牌而得名。历史上的长浏古道经此,距长沙古城约5华里,设有路牌,名五里牌。

  另说,清光绪年间,此地段有浏阳一杨姓女子所建的一座贞节牌坊,1949年倒塌。牌坊西至小吴门,东抵东屯渡均为五里路程,故名五里牌。

  五里牌街道面积1.11平方千米,户籍人口1.55万人,常住人口3.45万人。下辖燕山街、五里牌、火车站3个社区。街道办事处驻五里牌社区。

  五里牌的具体位置位在今八一路、远大路与车站路的交会处,原系长浏古道上的一段旧驿道,长500米,宽2米,路面中间铺有一米宽的麻石。其东起沙湖桥(今京广铁路桥地段),西至牛公桥(今八一路与蓉园路相交处),道路大致呈弧形,弧股在北。1955年,长沙市人民政府对其进行改扩建,道路裁弯取直,路面加宽至5.5米。1960年,春华路改扩建,五里牌东段和西段成为其路基。道路仅剩中段约100米长,其西起春华路(今八一路),东抵湖南省军区独立师驻地(今新天宾馆处)。五里牌始为地片名,后为街巷名。20世纪60年代,五里牌更名五里牌新村,1971年更名为八一路新村,1982年恢复其原称。

  20世纪50年代,道路两厢为菜地和水塘,仅散落着少数人家。1951年,湖南人民广播电台迁至五里牌原“青郊别墅”故址。青郊别墅又名“二学园”,是近代著名实业家、华昌炼锑公司的创始人梁焕奎(1868—1931)的故居。梁焕奎编撰的《梁氏世谱》“长沙五里牌家庙记第三十一”这样记载:“光绪三十一年,焕奎奉先妣居青郊,青郊者,在长沙东门外五里牌,平田万顷,树木蓊翳。”青郊别墅修筑于长沙东郊五里牌,当时算是远离尘嚣的清净之地。内中的“平远楼”,由王闿运题字为匾。后来,不少朋友见此地颇有意趣,或在此建造房宅,以其为邻,如廖名缙、杨钧等。或来别墅,小聚观景,品茗赋诗。湘潭名士杨钧(杨度之弟)的诗句曾为时人传诵:

  青郊有酒频呼我,

  寒夜私惊酒不赊。

  已厌人间披鹤氅,

  只矜天上走牛车。

  数盘野菜清冷味,

  一盏斋灯灿烂花。

  诗兴正依梅蕊发,

  窗中能见几枝斜。

  

  青郊别墅旧影 梁晓新供图

  60年代后,住户逐步增多。70年代后期80年代初,长沙火车站、长沙市汽车东站、长沙市邮政局等单位东迁,街内建成长沙市五里牌肉类联合加工厂(后名五里牌冻肉厂)。五里牌餐饮、旅馆业逐步兴起。90年代,五里牌地段建成千禧华城商住楼,巷道消失。自从1977年五一路从袁家岭延拓至此,新长沙火车站也迁移至此后,五里牌才渐成繁华市区。

  

  1975年五里牌新火车建成时尚未拆除的民居 钟友援摄

  五里牌西面曾为山,山上分布着不少墓葬。20世纪40年代,山上的楚墓中出土一件战国时期的龙凤纹漆盾。1951年,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长沙工作队在山上发掘出一座战国楚墓。古墓于1948年被盗,剩下玉器、木桶等文物数十件。1980年,长沙市文物部门在长沙市邮政大楼建设工地对五里牌3号楚墓进行发掘,出土器物40余件。其中有一件铭文为“单趞讨部作用戈”,还有一件彩绘漆虎子。1987年,五里牌楚墓中,又出土一件透雕龙凤玉璜。上述文物今藏于湖南省博物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