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下教学设计之黄河颂

  5黄河颂

  【教学目标】

  1理解诗歌内容,以及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主旨。

  2品味语言,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3掌握本文借物抒怀的写法。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诗歌,理解诗歌赞颂黄河、赞颂民族伟大精神的主旨。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体味歌词意境,积累经典语言。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安排】2课时

  #教学课件设计#

  第一课时

  一 情景导入(5分钟)

  1 毛泽东同志说过一句话:“藐视黄河,就是藐视我们这歌民族

  !”黄河,是我们的母亲和,她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民族儿女,孕育了灿烂的华夏文明,她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今天我们来学习一首赞美黄河的诗歌——《黄河颂》

  播放音乐《黄河大合唱》第二乐章《黄河颂》,以强烈的气势感染学生,引起学生心灵共鸣。也可以引导学生说一说对黄河的了解,教师顺势导入课文。

  2出示学习目标

  3简介作者,及背景知识

  光未然,原名张光年,1913年出生,湖北光化县人(今老河口西北),诗人、文学评论家。1939年3月,创作组诗《黄河大合唱》,经人民音乐家冼星海谱曲后,4月在延安首次上演,此后在全国各地广泛传唱,受到抗日军民的热烈欢迎。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以后,日本侵略者的铁蹄践踏着华北大地,全国掀起了抗日救亡运动的高潮。通过自己创造的艺术形象反映现实斗争,激发全国人民的抗日热情,是许多进步作家、艺术家的心愿。那是在1938年9月,诗人光未然带领他的抗敌演出队来到了黄河,来到了壶口瀑布。滔滔的黄河水,在诗人的心中掀起万丈狂澜,于是他挥笔写下了不朽的诗篇——《黄河颂》。

  【设计意图】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激发他们的爱国热情。

  二 疏通字词(10分钟)

  屏( píng )障( zhàng ) 狂澜(lán) 哺( bǔ)育 澎( péng)湃( pài) 宛( wǎn)转 巅(diān )峰

  发源(yuán) 九曲( qū )连环 浊流( zhuó )

  摇篮:比喻幼年或青年时代的生活环境或文化、运动等发源地。这里指黄河是中华民族生存的发源地。

  滋长:生长,产生(多用于抽象事物)。

  起源:形容黄河孕育了中华的文化。

  澎湃:形容波浪互相撞击。

  狂澜:巨大的波浪。

  宛转:弯弯曲曲地流过。

  屏障:像屏风那样遮挡着的东西。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通过布置作业和检查作业来保证预习质量。

  三 朗诵诗歌 感受诗歌(15分钟)

  1、配乐朗读,分小组自由选定最欣赏、理解最深刻的句子进行朗读,交流讨论。

  2、指定学生朗读,其余学生听读,注意停顿重音、速读、语调的处理。

  3、针对学生的朗读情况。老师点拨指导,师生共同评价。

  学习这首诗歌,我们首先要学会朗读,像诗人一样热情歌颂我们伟大的母亲——黄河! 我们朗读诗歌应注意些什么?

  (1)诗歌朗诵分为朗诵词和歌词两部分,朗读时要注意停顿以示区别。

  (2)“我站在高山之巅,望......”总领全文,停顿要稍长些,后面诗句中的重点词语“奔”“劈”应重读,且感情越读越激昂,充分表现出黄河的气势。

  (3) “啊!黄河!”重复三次,三个“啊”要读得深沉,声音要延长,“黄河”要读得高昂,表示在歌颂。

  (4)文章最后两句充满战斗的决心,要读得铿锵有力。

  (5)全诗应读出国难当头中华民族处于危机中的深沉、悲壮的情怀,热血沸腾的情感。

  4、各自自主朗读,请同学选出自己感兴趣的部分读给其他同学听,展示自我风采。

  5、倾听课文录音,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6、按“序曲——主体——尾声”划分诗的层次 绘黄河 颂黄河 学黄河.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目的在于通过学生反复朗读,品读出诗歌的意味,体会作者的情感。

  四课堂拓展(10分钟)

  阅读《黄河大合唱》第三部分《黄河之水天上来》

  第三乐章:黄河之水天上来

  (朗诵词)黄河!

  我们要学习你的榜样,

  像你一样的伟大坚强.

  这里,

  我们要在你的面前,

  献一首长诗,

  哭诉我们民族的灾难.

  (歌词)黄河之水天上来,

  排山倒海,

  汹涌澎湃,

  奔腾叫啸,

  使人肝胆破裂!

  它是中国的大动脉,

  在它的周身,

  奔流着民族的热血.

  红日高照,

  水上金光迸裂.

  月出东山,

  河面银光似雪.

  它震动着,

  跳跃着,

  像一条飞龙,

  日行千里,

  注入浩浩的东海.

  虎口龙门,

  摆成天上的奇阵;

  人,

  不敢在它的身边挨近,

  就是毒龙

  也不敢在水底存身.

  在十里路外,

  仰望着它的浓烟上升,

  象烧着漫天大火,

  使你感到热血沸腾;

  其实

  凉气逼来,

  你会周身感到寒冷.

  它呻吟着,

  震荡着,

  发出十万万匹马力,

  爷了地壳,

  冲散了天上的乌云.

  啊,黄河!

  河中之王!

  它是一匹疯狂的猛兽,

  发起怒来,

  赛过千万条毒蟒,

  它要作浪兴波,

  冲破人间的堤防;

  于是黄河两岸,

  遭到可怕的灾殃:

  它吞食了两岸的人民,

  削平了数百里外的村庄,

  使千百万同胞

  扶老携幼,

  流亡他乡,

  挣扎在饥饿线上,

  死亡线上!

  如今

  两岸的人民,

  又受到了空前的灾难:

  东方的海盗,

  在亚洲的原野,

  伸张着杀人的毒焰;

  于是饥饿和死亡,

  像黑热病一样,

  在黄河的两岸传染!

  啊,黄河!

  你抚育着我们民族的成长:

  你亲眼看见,

  这五千年来的古国

  遭受过多少灾难!

  自古以来,

  在黄河边上

  展开了无数血战,

  让垒垒白骨

  堆满你的河身,

  殷殷鲜血

  染红你的河面!

  但你从没有看见

  敌人的残暴

  如同今天这般;

  也从来没有看见

  黄帝的子孙

  像今天这样

  开始了全国动员.

  在黄河两岸,

  游击兵团,

  野战兵团,

  星罗棋布,

  散布在敌人后面;

  在万山丛中,

  在青纱帐里,

  展开了英勇血战!

  啊,黄河!

  你记载着我们民族的年代,

  古往今来,

  在你的身边

  兴起了多少英雄豪杰!

  但是,

  你从不曾看见

  四万万同胞

  像今天这样

  团结得如钢似铁;

  千百万民族英雄,

  为了保卫祖国

  洒尽他们的热血;

  英雄的故事,

  像黄河怒涛,

  山岳般地壮烈!

  啊,黄河!

  你可曾听见

  在你的身旁

  响彻了胜利的凯歌?

  你可曾看见

  祖国的铁军

  在敌人后方

  布成了地网天罗?

  他们把守着黄河两岸,

  不让敌人渡过!

  他们要把疯狂的敌人

  埋葬在滚滚的黄河!

  啊,黄河!

  你奔流着,

  怒吼着,

  替法西斯的恶魔

  唱着灭亡的葬歌!

  你怒吼着,

  叫啸着,

  向着祖国的原野,

  响应我们伟大民族的

  胜利的凯歌!

  2、欣赏《黄河大合唱》音乐,学唱《黄河颂》

  【设计意图】积累好词好句,引领学生从一篇文章,走向其他优秀作品,拓宽学生阅读的外延。

  五布置作业 课后练习四、五。

  【板书设计】

  黄河颂

  序曲——主体——尾声

  绘黄河 颂黄河 学黄河

  【教学反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课时

  一:温故知新,导入新课(5分钟)

  回顾用怎样的感情基调朗读课文。

  学生活动:朗读诗歌,序曲有一女生朗读,主体部分学生齐读,尾声有男生先朗读,最后全班齐读。

  二:细读感悟(15分钟)

  1.朗读第一部分,从全文来看,朗诵词所起的作用是什么?

  它表现出我们民族的精神:

  伟大而又坚强!

  指出了黄河的象征意义,明确了歌颂黄河的目的。

  2.朗读第二部分,诗人在歌颂黄河之前,对黄河进行了一番描绘,这 些句子表现了黄河的什么特点?

  “惊涛澎湃,掀起万丈狂澜”近镜头特写,表现黄河不可阻挡的磅礴气势。

  “浊流宛转,结成九曲连环”俯瞰全景式的总写

  “从昆仑山下奔向黄海之边”纵向描写黄河的流向

  “把中原大地劈成南北两面”横向展开到黄河流域两岸

  3.朗读第二部分,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你是中华民族的摇篮!”比喻:把黄河比作摇篮,生动形象地赞美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突出了黄河的历史贡献。

  “用你那英雄的体魄筑成我们民族的屏障。”比喻:把黄河比作屏障,伸出千万条铁的臂膀。把黄河比作臂膀,是承接巨人的比喻,主流是巨人的躯干,支流是“铁的臂膀”。如此的巨人,一泻万里,浩浩荡荡,形象地写出了黄河勇不可当的气度和力量。

  “我们民族的伟大精神,将要在你的哺育下,发扬滋长!”

  赞美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

  4 小结

  (1)诗人从哪些方面赞美了黄河的英雄气魄?

  自然特点:气势磅礴、惊涛澎湃;

  地理特征:九曲连环、绵延万里;

  在历史上对中华民族的贡献:中华民族的摇篮、民族的屏障、激励着中华民族勇往直前。

  诗人借歌颂黄河表达了什么感情?

  诗人借歌颂黄河,激发广大中华儿女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激励中华儿女像黄河-样伟大坚强,以英勇的气概和坚强的决心保卫黄河,保卫中国。

  【设计意图】梳理诗歌脉络,理清诗歌的层次结构,初步感知作者对黄河的赞美,品味诗歌的语言;读出自己的感情。

  三:自主探究(10分钟)

  (1)歌词主体部分反复出现“啊!黄河!”起什么作用?

  “啊!黄河!”的反复出现,把诗歌的主体部分分为三个层次,即黄河养育了中华民族,黄河保卫了中华民族,黄河还将激励着中华民族。由实到虚,环环相扣,逐步深人.

  (2)你认为这首诗的风格属于哪一种?为什么?你还能从学过的诗歌中举出一二例吗?

  本诗属于直白抒情、风格豪迈类,因为诗歌以明朗的语言塑造了黄河奔腾不息、气势宏伟的形象,并且处处以“啊,黄河.....”这样的句式直接抒发了热爱黄河的感情,充满雄浑豪迈之美。以这种方式抒情的有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等。

  做批注是非常好的读书方法。阅读时把自己的感悟、理解、评价或疑难问题,用简练的语言和相应的符号标注在文章的空白处,这就是做批注。学习课文中的“批注事例”,想一想事例是从哪些角度进行批注的。

  课文共有五个批注,他们批注的角度分别是:内容;赏析词语;结构;修辞句子的表达效果;重点句子的表达效果。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诗歌的抒情方式,了解做批注的读书方法,并举一反三。

  四:品读诗歌 赏析诗歌美(10分钟)

  请你以“我欣赏这首诗的......因为......’的句式说话

  我欣赏这首诗歌优美的旋律,因为它汩汩流淌,让人读着读着,不觉低声吟唱,从心里流出音符,流出诗情。“啊!黄河!”在诗歌中回环往复,既增强了结构上的美感,又激起了澎湃的诗情,让人感觉“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我欣赏这首诗歌的韵律,因为它有雄浑的奔放的旋律、鲜明的节奏、洪亮的音节、错落的句式、引人高歌,催人奋进。

  我欣赏这首诗歌的画面,因为它为我们呈现了黄河立体的美,远近结合,纵横交错,全方位展现了黄河独特的美。

  我欣赏这首诗歌的语言美,特别是修辞手法的运用,恰当的修辞手法,更好地变现了黄河的气势及其对中华民族的伟大贡献。

  【设计意图】用学生自己熟悉的说话方式说出自己对诗歌的理解,走进诗歌,又从诗歌中走出来。训练学生的读说能力。

  六:布置作业

  拓展应用,读写结合:朗读以“啊!黄河!”领起的相关片段,仿写其中一个片段。 步骤:读一读,写一写,评一评,改一改。

  这一环节目的在于以朗读为重点,通过仿写训练,提高学生语文综合能力。

  【板书设计】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