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填报,专业重要还是兴趣重要
相信很多考生在填报志愿的时候都会如此纠结。
很多朋友都告诉我,高考的大幕已经落下,却仍在为选择专业而烧脑,是追求兴趣理想的犹豫不决?紧盯热门的选择困难症?或者是听从不靠谱亲戚的奇葩建议?
填志愿时的“兴趣”是真的喜欢吗?
很多人把“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当真理。
甚至认为,到了大学也要像高中那样,起早贪黑地认真学,要拿奖学金,要做三好学生,要做大学干部。
所以,有兴趣的话,专业课学起来就游刃有余了。
这话没错。
但是,大家还要注意,兴趣固然重要,但大学志愿要把就业前景摆在重要位置。
毕竟,大学毕业后,就是为了便于踏上社会,好就业。
若是能有个高收入的就业前景,那当然好。
但一般而言,好岗位一般是留给985、211高校。
另外,有学生说了,我如果大学本科后还想继续深造,考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兴趣不是很重要的吗?
如果有这样的打算,还是要偏重兴趣的基础上,兴趣与专业相兼顾。
看看这个学校的专业有没有硕士班、博士班。
要知道随着大学生基数的增大,考研考博堪比考公务员,竞争那么激烈。
学生要做好这方面的心理准备。
在学生填报志愿时,有些家长越俎代庖,全权代理学生的志愿填报。
这个时候,有的学生问了,“我本科按照家长的意愿填报哪个专业,等到研究生去学我喜欢的专业,不就一举两得了吗?”
我要说:“放弃你这执拗的想法。”
要知道研究生选拔是要看本专业、或者一个方向的。
不可能跨科选拔人才。就算有,很少。
因为本专业的学生已经够多了,干嘛要从外专业选拔。
我国的教育体系已经十分清晰,要培育一个高学历的人才是需要专业素养和时间积淀的。
不要小瞧了本科所学的,那些在档案上可是一点一点考出来的。
专业素养的积累也是要靠时间磨炼的。
首先,不要质疑自己。人各有志,术业有专攻,现在的热门专业在10年后未必能够持续火爆,你不喜欢这个专业也不代表就不能走上卓越的职业发展路径。
其次,你可能需要考虑,那你的兴趣和热爱到底在哪里?
看过太多听从父母之命选择了不喜欢的专业的孩子,当能够自食其力不再依靠父母的时候,做的第一件事就是重温当初热爱的梦想,并义无反顾地走向心中的“白月光”。
但事情也不是非黑即白的。有时候即使面对你不是那么“感冒”的专业,结合父母的建议,又会觉得好像学一学也可以。
那么,处在这样一个刚刚成年但对社会还不是特别了解的阶段,听听父母的意见,也是帮你发现你真正热爱的事业的一个途径。毕竟,体验远比空想所带来的感受更深刻、更能指明你的未来之路。
我唯一反对的,是在孩子有明确兴趣并愿意倾注一生心血的时候,父母却盲目地扼杀他们的天性,浪费他们的天赋。
当然,在选择之前,仔细了解专业的方方面面是绝对必要的。
专业名称、专业实力、就业方向、就业率。
最重要的是提前做好职业规划。
没错,就是职业规划。
读完大学就去就业,还是要继续深造,这些才是决定你志愿方向的问题,而不是什么兴趣或者其他。
最后,祝广大高考生都能选到自己满意的专业。
更多有关内容,稍后发布。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