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味治咽喉疼痛的良药——射干

  作者:广东省药学会 中信惠州医院药学部主管中药师 邹乾均

  编排:暨南大学附属广州红十字会医院主任药师 傅永锦

  射干

  

  射干之名最早出于《荀子?劝学篇》:“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白仞之渊,其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

  陶弘景谓此名缘于其形状:“颂曰,射干之形,茎梗疏长,正如射人长竿之状,得名由此尔。”观察实物,其茎梗“疏长”,如长杆状,形似箭杆或投枪,故取名射竿(干)。

  射干在我国作为药用历史悠久,始载于《神农本草经》:“一名乌扇,一名乌蒲,生川谷田野”。

  

  射干

  【来源】本品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春初刚发芽或秋末茎叶枯萎时采挖,除去须根和泥沙,干燥。

  【性味功效】其味苦,性寒,归肺经,具有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祛痰利咽之功效。

  【功能主治】本品主治咽喉肿痛,属热结痰盛者尤宜;兼治痰多咳喘、疟母癥瘕、经闭及痈肿瘰疬。临床可用于热毒痰火郁结,咽喉肿痛,痰涎壅盛,咳嗽气喘。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缓泻,又能散血,故孕妇及脾虚便溏者忌服。用量一般为3~10g。

  射干的经典名方——射干麻黄汤

  该方剂出自古籍《金匮要略》,为祛痰剂。

  【组方】射干、麻黄、生姜、细辛、紫菀、款冬花、大枣、半夏、五味子。

  【方解】方中射干配麻黄,一寒一热,一宣一降,痰浊可去,肺气开宣,消痰平喘,用于痰饮在肺,肺失宣降而咳逆上气症。

  【临床用药】临床常用于支气管哮喘、急慢性支气管炎、慢性阻塞性肺病、肺源性心脏病等。

  几个含射干的中成药制剂

  甘桔清咽颗粒

  

  【主要成份】甘草、牛蒡子、玄参、桔梗、薄荷、赤芍、射干、蝉蜕、荆芥。

  【功能主治】祛风清热,解毒利咽。用于急慢性咽炎属风热证者,症见咽痛,咽粘膜,悬雍垂红肿,咽干灼热,咽侧索红肿等。

  【用法用量】 开水冲服,一次1袋,一日3次,5天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孕妇禁用。

  小儿咽扁颗粒

  

  【主要成份】金银花、射干、金果榄、桔梗、玄参、麦冬、人工牛黄、冰片。辅料为:蔗糖、糊精。

  【功能主治】清热利咽,解毒止痛。用于小儿肺卫热盛所致的喉痹、乳蛾,症见咽喉肿痛、咳嗽痰盛、口舌糜烂;急性咽炎、急性扁桃腺炎见上述证候者。

  【用法用量】开水冲服。一岁至二岁一次4克,一日2次;三岁至五岁一次4克,一日3次;六岁至十四岁一次8克,一日2~3次。

  【禁忌】糖尿病患儿禁服。

  鳖甲煎丸

  

  【主要成份】鳖甲胶、阿胶、蜂房(炒)、鼠妇虫、土鳖虫(炒)、蜣螂、硝石(精制)、柴胡、黄芩、半夏(制)、党参、干姜、厚朴(姜制)、桂枝、白芍(炒)、射干、桃仁、牡丹皮、大黄、凌霄花、葶苈子、石韦、瞿麦。

  【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软件散结。用于胁下癥块。

  【用法用量】 口服。一次3g,一日2~3次。

  【禁忌】孕妇禁用。

  审稿专家:

  一审:广东省药学会 中信惠州医院药学部 副主任药师 肖文香

  二审:广东省药学会 中信惠州医院药学部 主任中药师 徐汉明

  以上为“药品安全合作联盟”志愿者的原创作品,如若转载请注明作者和来源!

  【药盾公益】以中国非处方药物协会、中国药学会,中华医学会等共同发起和成立的公益性组织——PSM药盾公益(公众号:PSMChina),广汇资源,凝聚力量,促进公众用药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