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课?

  1.您备课吗?2.您备课的时间?3.您备课的大概内容?4.为什么已经有充足个知识和PPT帮助还需要备课?

  5.您会根据不同学生备课吗?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老师们^_^

  公开课备课、日常备课……

  是不是无法改掉拼凑课件的老毛病?

  绞尽脑汁也想不出来怎么才能有一些设计融入里面?

  在某节课上有个好的点子上课时却发现只能流于形式?

  今天,小历梳理了一下我们历史备课组日常备课的一些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大家解决上面的一些问题。

  01 我们为什么要备课?

  拿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四课《洋务运动》一课举例哈。

   本课需要大家讲述的一共有三个部分:即洋务运动的兴起、创办近代军事民用工业和建立新式海陆军、洋务运动的意义。这么看本课背后的逻辑线其实已经非常清晰,就是为什么会发生洋务运动——洋务运动的过程如何——洋务运动产生了什么影响。

  按照上述逻辑直接讲述这一课其实已经可以了,但是教师这样直接讲述的效果和学生自己翻看课本学习这一课到底哪一种效果会更好?或者说这样直接讲述和让学生自己翻书有没有区别?是不是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效率?

  所以在上这一课的时候教师可以自己扮演皇帝,让学生成为当时的朝廷大臣。让大臣提出自己的救国建议(洋务运动的过程)、说一说你提出这些建议的理由(洋务运动的背景)、谈一谈你预期的效果(洋务运动的影响)。这样虽然打破了原有的课堂逻辑,操作起来可能更复杂,但是学生接受起来比上面的逻辑似乎要有效力一些。

  小历感觉备一堂课无非就是要让学生在学习课本知识的时候更容易更有趣,同时也要更深入更句思考性,学习到一些课本里没有传递给学生的知识和道理。

  02 我们怎么怎么备课?

  在遇到这个难点的时候我们不妨借助一下外力~这里小历给大家总结了一下几种方式。

  1.读书。书中有刺激我们教师灵魂的东西。小历设计的《冷战》一课其实就是在读了冷战史大家加迪斯的《冷战》才有了用《少年派的奇幻漂流》当做课堂“线索”的点子。想要了解《冷战》一课的老师可以点击上述蓝字链接到课件哦。当然读到相关知识并不意味着我们就能把知识融入到课堂中,我们还需要读一些教育心理学,课程设计相关的书籍。

  2.视频课网站。教师读书的时间还是有限的。时间不够的情况下,我们怎么也能保证日常授课或者公开课备课的质量?这里给大家推荐几个“偷工减料”的小妙招。首先是看视频课,山东省教师教育网 (http://qlteacher.com)。

  说实话对于山东的老师来说,这个网站上的优质课资源有形式也有内容,仔细发觉好这一个网站上的资源已经足够。对应到全国各省都有这个网站,其它教育发达的省份(这里就不点名表扬了哈),还有很多其它官方的课程资源,在知乎上都可以搜到,而且推文质量很高很实用。其实在B站上也有很多不错的视频课例哦,有app的老师们可以登陆试一下。

  3.顶级期刊。视频课时长也较长,老师观看的时间还是有限。这时候专业文章的作用就体现出来了,省时间的同时也给教师提供了很多课程设计的案例。拿历史举例子,大家可以登陆中国知网 (http://cnki.net),知网上的文章包含了很多课程的设计。

  这里按照小历感觉的文章质量和数量,先后推给大家几本期刊。历史教学(上半月刊)、中学历史教学参考、中学历史教学、历史教学问题(偏学术)。

  4.教师培训。参加对于本学科有直接指导作用的教师培训。现在的教师培训更多是从宏观角度把握方向,让很多老师感觉到不实际,没有实际效用。但是小历感觉真正的大家讲座,都是既有宏观理论又能同步指导教师课堂落地,让教师能明确下一步要干什么的讲座,有幸听到过几次,万分感激。

  5.课件网站。这个小历就不再多说啦。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http://zxls.com)、学科网 (http://zxxk.com)。

  03 小历备课反思

  近10年,上层理论改了一遍又一遍,我们的课堂备课仍然没有实质性的变革?从教师层面来讲,是我们不够专业。

  社会上总认为老师这个行业几乎没有专业壁垒,当然我们很多教师自己也这么认为。我们对于教师的培养更多的只是传授专业知识,并没有培养我们所有需要的专业技能。老师的PPT设计、板书书写、地图绘画(历史老师)、计算机技术……这些技能其实都需要在大学内培养合格但并没有,小历在工作之后倍感能力不足也是如此,很多技能都需要在工作之后才能看到学到,怎么在求学时期自己就没有这个意识?这些基础技能都存在的情况下,教师在备课上才会有更多的点子,才更能够把现代的科技应用于日常的教学行为之中,把我们提出的现代化的教学理念践行在课堂上,从而改变传统的历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