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编都成功如何抉择?“录取不就读”趋势盛行,清华教师点出真相
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很难找工作,常常会有人说,学士学位已经“贬值”,以至于连学士学位都很难找到合适的职位。作者认为,虽然目前的人才形势没有太大变化,但大学生人数增加了,在今年,全国各省的大学录取率达到了50.64%,录取人数超过了一半。
现在,学生们的综合实力得到了提高,也可能是因为国家的政策发生了变化,所以所有人都知道,从名牌大学毕业的大学生,在找工作上会更有优势,而那些普通大学和私立大学的大学生,则会面临更多的困难,因为他们知道,大学会给他们颁发一张毕业证,但他们也知道这张毕业证的含金量。
这样一想,才能理解现在大学生找工作这么困难,大家都要为自己的未来规划,到底是考研,还是考公务员?不知道该怎么选,由于这两种考试的竞争都非常的激烈,如果只报其中一种,没有被录取肯定会非常的遗憾,因此有些同学同时报了两种。
考研与编制一起上岸如何选择?“录而不读”已成为一种习惯,复旦大学的一位老师剖析其中的利弊
考公是为了找工作,找一份稳定的工作,两个人的时间差不多,所以大多数人都会在考公和研究生之间徘徊,不知道是考公还是研究生。
经过一番权衡之后,这些考生都作出了一个比较均衡的选择:谁能考上谁就去读。毕竟考上公务员的难度要比考上研究生要高得多,而且这些人考研的目的本来就是为了找工作。现在有了工作机会自然要优先把握。
而考研的成功率则要高得多。一旦考上了研究生院就可以继续攻读硕士学位。获得更高的学历。所以很多人都会选择考研而不是放弃读研。
天津大学高耀教授特别就“录而不读”现象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引起了大家对既要应聘又要考研的现象的深思。
由于现在的就业困难,许多学生都面临着困境,他们会对自己的未来做好充足的规划。站在学生的立场上,这是一种非常成熟的行为。但站在学校和客观的立场上,这并不是一种利他的行为。高老师说,这些人通常并不是出于对学科的爱好而报考的。当他们在读研的时候,一旦看到好的工作前景,他们很有可能会放弃读研。然而,造成“录而不读”现象的因素很多,其中包括许多其它因素。
例如,在报名和录取的过程中,全日制考生被调剂到了非全日制的研究生。那么,如果学生无法接受,那么就必须要退出。因为全日制和非全之间有着本质上的区别。所以,他们有可能会因为这一点而选择放弃入学。也有一些考生,在考上研究生之后,却发现自己要花很多的时间和钱,而他们的家庭又承受不起,于是就选择了放弃。
另外,还有一些原因,比如家里出了什么事,让他们不得不放弃继续学习的机会。“录而不读”的现象固然可以被原谅,但总体而言,却是扰乱了大学的正常录取,也是一种对大学名额的浪费。一旦大学中出现了“录而不读”现象,就会严重地损害大学的声誉。
考研或文职人员,心理倾向哪一种?
既要报名公务员,又要报名研究生,而且两个考试的时间都是一样的。所以如果两个都报名了,那就需要准备两个。尽管心里想着平衡两者,但在现实生活中,他们肯定会倾向于其中一方。
这样的学生一般都是选择比较容易通过的学校。主要是为了考个好成绩。这样就算考不上也不需要在家里吃苦。还可以去参加其他考试或者去找工作。为自己的未来做准备。
所以普通的学生都会倾向于公务员。而那些“专注”的学生看到这样的学生也会有些担忧。觉得这样会让自己的竞争变得更大。不过作者觉得也有不少学生同时报考了两个专业却没有通过。而是在明年再次挑战。
不过,这种情况也说明了现在的就业形势,现在的大学生,竞争非常激烈,而工作的名额又非常的少,所以很多学生,只要有一个好的工作,就一定要抓住这个好的工作,如果遇到一个好的工作,他们一定会抓住这个好的工作,如果错过这个好的工作,他们就再也找不到了。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