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7课《大雁归来》知识点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
《大雁归来》知识点总结
1【主题思想】
全文对大雁进行了拟人化的描写,用充满诗意的笔触描写了大雁回归的情形,介绍了大雁的鸣叫、觅食、群居以及飞行等活动,说明大雁是人类有益无损的伙伴,表达了作者对大雁的喜爱之情。同时,作者也呼吁人们把动物当的喜爱之情。同时,作者也呼吁人们把动物当成朋友,与它们和谐相处。
2【文章结构】
大雁归来一“我”心欣喜
大雁鸣叫一“我”心喜爱
大雁联合一“我”心赞赏
3【文学常识】
文题中的“大雁”是作者的写作对象,而“归来”具有两层含义:既指迁徙的大雁从远方返回,又指作者从心底发出的对大雁的呼唤,表达了一种对大雁的喜爱之情。
奥尔多·利奥波德(Aldo Leopold,1887年1月11日——1948年4月21日),美国享有国际声望的科学家和环境保护主义者,被称作美国新保护活动的“先知”“美国新环境理论的创始者”。他同时又是一个观察家,一个敏锐的思想家,一个造诣极深的文学巨匠。一生共出版了三本书和大约500篇文章,大部分是有关科学和技术的题目。《沙乡年鉴》是作者的自然随笔和哲学论文集,也是土地伦理学的开山之作。
为了更好地体验和研究生态平衡,1935年4月,利奥波德在威斯康星河畔购买了一个废弃的农场。在此后的十几年里,这个被称为“沙乡”的地方,就成了他和家人亲近自然的世外桃源。《沙乡年鉴》就是他在此地对生态和环境问题研究和探索的结晶。
4【词汇-25个】
五【多音字-2个】
六【形近字-2组】
7【成语-7个】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