抓住“四点”,走好融创课堂的“四步”
加强学科融合,使课程内容与实际生活相融,已成为当今课堂教学发展与改革的新方向。融创课堂顺应了时代的需求,推动着教学变革与学校教育的创新,为培育学生核心素养、促进五育融合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为了保证融创课堂有效且顺利地开展,教师应当遵循“理解—实践—融合—统整”的实施路径,落实“融会贯通,创生未来”的融创理念,为学生的思考、探究、合作创造有利条件,激发课堂的活力。
理解:融创课堂的出发点
教学的终极价值是引导学生理解知识、他人和自我,使学生持续充盈内心世界,丰富自身生命意义。为此,教师要真诚、深入地理解学生,积极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在融创课堂中,师生互相尊重、共同合作,培养学生的健康人格,发展学生的自由个性。
首先,教师应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让每个学生都能在学习和校园生活中掌握自主权,体验自信,收获快乐。一方面,教师要学会倾听学生的心声,尊重学生之间的个体差异,理解他们情绪、情感的变化;另一方面,教师要与学生展开平等、民主的对话,做学生学习的参与者与合作者,理性引导学生的思想,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正确价值观的熏陶。
其次,教师要转变教学观念,改进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创造一种释放学生创造力、激发教学热情的氛围。
第三,教师要照顾和关心学生,建立健全能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新型且多元的教学评价机制。
实践:融创课堂的生长点
丰富的实践活动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载体,更是融创课堂的生长点。良好的实践活动需要以教师把握学生的兴趣爱好为前提,以融入学生直接经验为基础,结合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而展开,突显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学生的活动时空得以拓展,学生的精神生活得以充实,学生的创造能力和核心素养得以发展。
为此,教师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树立教学新理念
通过对“融会贯通,创生未来”的融创理念的理解与内化,让教师带着融创的思维行走在课堂上,以“教”更好地服务学生的“学”。新课标强调学生通过自由合作、主动思考、自主发现等方式达成深度学习,并从学习体验中收获成就感、愉悦感,这就要求教师创设良好的育人环境,运用适宜的教学手段,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第二,制定合理、明确的课程目标
善于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关注的热点且对教学有意义的内容中提取问题,以缜密的逻辑设置问题链,在课堂中做好问题、环节之间的过渡和衔接,保证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教师要寻找适当的教学切入点,引导学生探究并获得知识经验,带领学生完成从经验走向理论、再从理论回归生活的思维及实践活动。
第三,广泛运用、合理改造及转化教材中的素材和网络上的资源
在教学过程中增加大量有趣的学生实践活动,体现知识的互通运用和学科的整合性。学校与课堂不应是封闭的象牙塔,而应是其乐融融的“生态场”。因此,教师要渲染愉悦的实践氛围,强化课堂与生活的联系,使各种活动要素互动、互渗、互融。
融合:融创课堂的切入点
融创课堂的切入点在于“融合”。教师要把德、智、体、美、劳五育融入课堂教学的各环节,将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落实到每门学科的每节常态课中。五育融合是推动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重要路径,也是打造课堂的必经之路。
五育在整合的过程要突出整体性
所谓整体性,即体现为在完整的知识架构内,教师要融合、衔接五育,基于全局思考和统筹规划,探索出落实五育的具体、有效、切实的办法,而不是仅仅将五育进行简单的罗列和叠加。
从五育融合的大视角出发
教师要研读新课标、新方案、教参、教材,更具针对性、科学性地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挖掘学科内蕴的五育元素,使抽象的五育理论知识和鲜活、真实的生活案例紧密结合,让五育深入人心、扎实落地。
核心素养须融入课程的目标和内容
教师要根据每门课程的主题内容和实施目标,采取灵活的方式重组课程内容,如用项目式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参与活动、探索项目、训练技能、领会知识,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和能动性。又如,用混合式学习的方式引导学生通过“线上自学+线下体验”的模式交流讨论、加强反思,不断完善认知结构。
统整:融创课堂的突破点
统整是教学改革新趋势,也是新课标、新方案出台后教师改进教学的必然要求,还是教师设计教学、构建课堂的常用手段。
统整包括资源的分类统整、学科的综合统整以及学习方式方法的优化统整,旨在模糊学科边界,挖掘、显现学科内容的相关性。
统整并不意味着全盘否定分科课程,而是让学生理解现实问题,并在教师的学科思想方法的指导和统领下创造性地提炼学习要素、梳理学习环节,高效利用学习资源,深度沉浸于学习情境,切实提升学习效率。未经统整的传统课堂拘泥于学科中心主义的学科观,致使学生习得的知识是零散、琐碎的,既不利于知识的整体生成,也不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
统整后,教师运用学科融通和跨学科的思维,启发学生完善整体认知,进而重新建构知识。
例如,语文教师可以布置批注、日记、报告、随笔等实用类的写作任务,组织学生通过分组交流、班级演讲等方式展示学习成果、彰显个性特色,在此过程中完成阅读与评价鉴赏、表达与分享交流、排序与研究等项目的统整。
撰文丨朱祥勇,成都高新新华学校,高级教师
图片丨成都高新新华学校
编辑丨陈敬
校对丨赵灵
来源丨《四川教育》2023年第6期
识别关注“四川教育杂志”
ID:scjy1957
与教师一起专业化成长!